《万千心理·脑锁:如何摆脱强迫症(修订版)》:
有时候,因为痛苦过大,并且做出的努力太让自己精疲力竭,你不得不屈服一下,去做强迫行为。那么就将它视为后退的一小步吧。告诉自己下一次你将战胜它。正如病友杰里米所言,“即便暂时输了,你也在胜利的进程中——只要你能坚持下去。只要你用全然觉知来接纳强迫症这个对手。”
安娜是一名哲学专业的学生,她描述了自己是如何运用重新确认这一步骤去同总是担心男友(现在是她丈夫了)不忠的强迫观念较量的。尽管她也很清楚自己的担心并无事实依据,但她还是忍不住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轮番轰炸他。她急于知道,他过去的恋爱史是怎样的,他是否看过色情杂志,喝什么酒,酒量多少,吃的东西都有哪些,一天当中的每一时刻都在什么地方。安娜这种无休无止的审问使得他们的关系濒于破裂。她回忆道,“征服症状的第一步是学会重新确认我的那些想法和冲动。第二步则是将它们重新归因于强迫症。在我的治疗过程中,这几个步骤是紧密关联的。从理性的层面上,我也知道强迫的原因是我脑子里化学物质失衡,由此引发的感觉或多或少都是些无意义的症状罢了。可是,理性上清楚是一回事,而当被病症猛烈攻击的时候,能够清醒地说出你此时此刻的感觉根本就不重要则是另外一回事。”
强迫症最让人难受的一点在于,当被症状包围的时候,你的担忧、冲动以及强迫观念看起来都是那么至关紧要的头等大事。因此,能够与它们保持足够大的旁观距离并识破它们就是症状的真相绝非易事。
在安娜学习使用重新确认的早期阶段,她的男朋友盖伊不断地提醒她说,她的这些观念“就是强迫症”,然而,他并不总能使她信服。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不停地练习,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变得擅长识别什么是强迫症,什么才是有实际意义的担心和焦虑。这使我能够在强迫症的陷阱边缘搭救自己。强迫观念之类的想法袭来的时候,我不再像以前那般忧虑紧张。经常,我的视线已经可以越过强迫念头的桎梏,我告诉自己:‘再纠缠于这个念头不会有任何的好处。这些我以前都经历过了,被病症的伎俩蒙骗实在是一点意义都没有。’这么做可以带来一些安全感,也令我得以从症状中抽离。”安娜还发现,在一刻钟到半小时内,这个侵入性的念头——或者至少是这个念头引发的剧烈不安感——就会消散。
沉浸在儿子会失明的这种强迫观念里的多蒂,也运用了这个句子“这不是我,这是我的强迫症”。重新确认这一步骤在阻击强迫症的过程中给予了她最大的帮助。“并非简单比如只是凝视着它、识别出它,并且说:‘好的,这只是一个念头,全部真相不过如此。’大多数时候,这样做是有效的,而有些时候,也得经过一番艰难的挣扎。要我说,强迫症患者只有在找到了仙丹之后才可能去掉这个病。”可是,通过贯穿全书的故事你将会了解到,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你所获得的力量是任何灵丹妙药都没法给予的。
不能停止洗手的杰克,就一直在寻找这种魔药。(他的想法很简单)“这里是美利坚。你只用服下一片药,生活就会变得万事如意;你就成了一个全新的人,譬如变得更有闯劲了,或是更和气了,或是更苗条了,等等。”但是,当药物未能令症状缓解,副作用却变得让人越发难以忍受时,他只好来寻求认知行为疗法的帮助。对他而言,重新确认的第一步就是认清他这样不停洗手的荒唐性,并且说服自己这是不合理的。当他在家时,几乎不间断地一直在洗手,但在外出的时候,洗手的重要性就会降低。“在接受行为治疗时,我想到,‘先别急啊,你想想看,你去到卖快餐的地方,也不洗自己的手,然后你或者是卖东西的都接触了钱,可是并没有什么糟糕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啊。而且即便是你想去卫生间洗手,如果不碰触门把手,也很难出来啊。…杰克有的并非一双脏手,他有的只是强迫症,而现在他开始用理性的思维去克服症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