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潮
1500010680
《奇异博士》: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就有一个困惑,当一个人处在较高层次的世界时,那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是否会跟较低层次的世界不太一样?比如,一些在低层次世界里面严禁的行为,在高层次世界里却是大家心照不宣、每个人都在做的。但是如果我打破了低层次世界的规则,我就有可能进入高层次世界,但同时,我没有了正统意义上的安全感,我要怎么做?古一法师和奇异博士告诉我:在特殊情况下,就是要打破低层次世界维护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低层次世界;同时,这个秘密还不能跟低层次世界的人说。
《超能陆战队》:世界上唯一比给予生命更美好的,就是让生命充满爱。这部充满了笑点和泪点的动画实在有太多值得品评之处,然而促使我写下这篇影评的,却是一个再小不过的细节:身着重装铠甲的大白刚刚站定,摆好小宏要求的姿势,这时一只蝴蝶飘然落在“钢铁巨人”的指尖,大白的神情瞬间变得无比柔软——勇武与温柔就这样简单而猝不及防地完美相融。那一刻,这句话浮现在我脑海:心有猛虎,轻嗅蔷薇。
《银河护卫队2》:你可能期待续集里诸位主角的锋芒收敛一些,通过自我发现之旅使他们不再那么飞扬跋扈,但詹姆斯·古恩的这部电影果断地保留了角色的混蛋本色。在第一部电影里,他们是一群混蛋,尽管在一起待了很长时间,他们依然还是混蛋。当然,他们肯定相互熟悉了彼此,这段经历多多少少使他们有所改变 ,但火箭浣熊明显依然是一个咄咄逼人的反英雄,德拉克斯凶暴,星爵依然惹人讨厌,卡魔拉依然冷漠孤傲……他们还是他们自己,没有妥协,而这正是这部电影最让我称赞的地方。
谈忆萱
1500010744
《无姓之人》:框架有点像《蝴蝶效应》,不过影片肯定了平行结局的存在。叙事结构庞大繁杂,影片通过这样的叙事去解构了一个少年未来的可能性。名字Mr. Nobody寓意深刻,这也许暗示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Mr. Nobody,在人生的未知与存在之间挣扎,在注定和改变之间苟活。每一个人对于永恒来说都是nothing,但影片告诉我们“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以怎样的身份经历过了怎样的故事。而正是未来的无常,才更凸显了现在的可贵,不是吗?
《热血警探》:典型的英式幽默,电影在荒诞不经和一本正经之间随意切换并自如衔接,让人不得不感慨编剧和导演的能力。影片里的夸张恰到好处,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样的设定:夸张的人物个性,夸张的台词,夸张的戏剧冲突和夸张的真相。在所有这些夸张里,主题却被隐晦地突出了:更高的善是什么,集体是否抹杀了个性?悬疑、动作、喜剧,被这部电影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人物思考时闪回的剪辑,得知真相时线索的回放,都不禁让人感叹这部电影的度拿捏得刚刚好。
《控方证人》:英美法系法庭正义的一个反例。可以说是推理片和庭审片的最高水准作品之一,和《十二怒汉》有得一拼。电影改编自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故而影片的反转叠加反转令人应接不暇,而真相大白时之前所有不合理的感觉都得到了合理解释。律师、法庭、陪审团都被主角的演技狠狠嘲弄了一把。这不得不让人反思英美法系程序正义的漏洞,但与此同时也更体现了程序正义的重要性,倘若失去程序正义,每个人都是漂浮不定的蝼蚁,也无所谓安全感了。
《猫鼠游戏》:这是一部从故事到角色都既华丽又可爱同时又令人心酸的电影。仅看情节的话可以说是很紧凑的,Frank每一次的冒险都讲述得很好玩,行为也符合逻辑;如果再细想Frank欺诈行为的缘由,又不得不说人物的塑造真是到位。从童年到青年,Frank始终是一个孤独的孩子。后来每个圣诞节的电话,被捕时的安心,他始终都是缺少可以依赖的根基的,这样看来,他所有的行为都得到了解释。细想,我们童年所缺失的,都会以某种更隐秘更偏激的方式表现出来,或早或晚。
肖尧
1500011442
《狩猎》:电影标题The Hunt隐喻人世间也如森林中的狩猎,无辜者也会成为猎物。泰戈尔说:“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人们只根据小女孩的只言片语就在心中构想出邪恶的Lucas,并借正义之名,在法律之外进行审判、惩罚。令人绝望的氛围展现出人性的阴暗面和舆论的可怕。《乌合之众》有言:“如果根据孩子的证词来决定被告的命运,不如掷硬币来得更可靠。”孩子虽纯真,但极为情绪化、不理性,甚至无法区分已发生的事实和心理事实(弗洛伊德),面对他们的话,还应冷静、理性分析。
《蝇王》:电影表现了当一切规范、法律被解除后,兽性开始占据主导,生存本能打败理智。我联想到另一部讨论人性与心理阴暗面的电影《斯坦福监狱实验》。就像霍布斯所说,面对野兽(未知、不测的自然界的象征),人们寻求权威与宗教形式,用狂热来麻醉内心的恐惧,而杰克也利用这种恐惧来取得统治地位。影片暴露了孩子在没有权威和规范的情况下是多么原始、可怕。在当今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政府在贫困社区放弃了对儿童的教育——包括生活和法律观念方面的教育,导致他们走上犯罪之路。此片无疑为这种现象敲响了警钟。
徐浩源
1400010731
《摇尾狗》:影片的剧情极具现实感:美国总统的政治顾问伙同好莱坞制作人,通过捏造一场战争来掩盖总统的性丑闻,以此帮助总统连任。这不由得让我们对大众传播媒介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究竟它们是为了发掘真相,还是仅仅只是受政府操控的工具?虽然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获取新闻的途径变得更加多样化,但是影片所揭示的媒体的黑暗面恐怕仍然存在。
《四个房间》:作为昆汀初期的作品之一,可以感觉到与《低俗小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前三个故事中,主人公泰德作为一名酒店门房,被不同房间的客人召去做各种稀奇古怪的事,受尽欺凌。然而这些都是为了最后一个故事做的铺垫。在最后的高潮中,泰德收了钱后,砍完别人的手指便走,干净利落,狠狠地为自己出了一口恶气。但是纵观整部电影,搞笑的台词底下,则充满着小人物们的悲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