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经济学的异端:经济理论的一些老问题/经济学名著译丛
0.00     定价 ¥ 32.00
湖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0172844
  • 作      者:
    [英]琼·罗宾逊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琼·罗宾逊(1903-198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历史上伟大的女性经济学家之一。她的主要著作包括《不完全竞争经济学》、《资本积累论》、《经济哲学》、《现代经济学导论》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琼·罗宾逊在《经济学的异端:经济理论的一些老问题/经济学名著译丛》中从当代主流经济学的历史根源出发,以静态的瓦尔拉斯模型为开端,从供给需求、利息利润和生产过程等诸多方面,对背离经济现实的新古典和新新古典经济学的本质和局限性进行了全方位的批评。
  《经济学的异端:经济理论的一些老问题/经济学名著译丛》提出了一种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经济学思想,是经济学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和专业人士的必读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经济学的异端:经济理论的一些老问题/经济学名著译丛》:
  产出和价格对不可预见的需求变化的反应,取决于有关生产厂商的竞争状况。在某些类型的贸易(主要是农产品贸易)中,商品被投放到市场上,是按商品所能获得的价钱出售;但对制造品来说,事情正好相反:生产者报出价格,并按市场能够接受的价格出售。
  马歇尔假定,工厂设备的使用率较高就会有较高的价格。在庇古的理论体系中,这一观点得到了系统阐述,庇古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考虑到价格抵补了平均直接成本,产出水平总是呈现为边际成本高于价格。如果情况果真如此,在卖方市场中,价格将会被推高到一个点,在这一点上,需求将会减少到与产出能力相等的水平。在买方市场中,高成本的产出能力将被迫关闭,那些还在持续运转的设备,则是因为其平均直接成本小于价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仍在生产的任何一家工厂,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
  20世纪30年代的完全买方市场经验让我们惊讶地认识到(马歇尔一直明白这一点)①,产品价格可能高于直接成本,工厂的生产可能低于满负荷工作能力。最近一段时间的卖方市场经验则表现出了较长的交货时间,以及因价格低于抑制过度需求的水平而出现的客户限量供应。简而言之,不完全竞争是制造业的普遍规律。
  在现代工业资本主义中,市场结构和卖方策略迥然不同。在市场中,独家垄断企业对市场具有强大的控制力,或者说,市场是由两到三家寡头操控,单边策略在市场上有很大的活动空间。普遍来看,在那些多少具有竞争性的行业里,最常见的行为似乎就是成为跟随者。企业根据设备正常或者标准的利用率制订计划,并计算自己的平均生产成本。高于或者低于正常水平的适度产出变动不会使价格发生变动,但是,需求的大幅波动会使价格发生变动,又或者,由于工资率的变动或原材料价格的变动而引发的成本变动,会要求企业对价格进行重新审议。如果很多企业在为同一市场提供产品,没有哪家企业愿意成为最后一名降价者或者最先一名提价者。原因无他,只是害怕失去自己的客户而已。由此而产生出了价格领导机制,即确立一个准则,所有企业都等待一家企业作出变化,然后所有企业紧随其后。领导企业奉行的是方便自己发展的政策,但这种情况就像是领地里的至上君主之所为。领导企业的独立性受限于它必须避免冒犯企业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利益。而且,这种价格领导者机制也时不时地连续引发各种纠纷。
  在正常情况下,由领导者确定价格会使得领导者能为自己轻松赚取一笔利润,而其他那些规模较小且效率不高的跟随企业或是奋斗中的新人企业,则只能以较高的成本赚取较低的边际收入。在买方市场上,领导者定价机制还要防止竞争者的相互残杀;在成本上升的时候,使所有企业自我防卫以免出现损失。在强大的卖方市场上,定价领导者企业在整个短缺时期宁可维持价格低于“完全竞争”水平以培育市场。
  最简单的概括好像是这样(只要计入直接成本的工资率和要素价格都是常数),适度的需求波动对价格毫无影响(短期供给曲线是完全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对利润也毫无影响。在不变价格条件下,高于成本的超额收益越多,产出率就越高,因为管理费用与效用无关,所以,随着产出的增长达到产能的极限,甚至每单位直接成本也可能下降。事后实现的投资利润越高,设备平均使用水平超过其使用寿命也越长。
  况且,马歇尔的看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即对某一特定行业的产品之需求增加,将会导致产品价格的上涨,据信这样就有足够强大的理由进行扩张生产能力的投资。但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原因在于,边际成本会上升,相关企业会需要更多的利润用于投资。而且,人们也有理由用正当的商业原则来要求他们,同时他们也发现,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他们在生产能力增长之前就很轻松地通过需求的扩大赚到了钱。
  从另一方面说,在买方市场上,维持原价甚或提高价格(正如在垄断或者强大的领导者定价机制下可能发生的那样)都不可能防止利润下滑。
  ……
展开
目录
弁言
导论
一 静态
瓦尔拉斯
天国
马歇尔
维克塞尔过程

二 短期
供给价格
预期
有效需求

三 利息与利润
瓦尔拉斯
马歇尔
凯恩斯
新新古典理论
李嘉图和冯·诺伊曼
剥削率
储蓄与投资
有效需求

四 报酬递增与报酬递减
不可逆性
“边际产品”
规模经济

五 非货币模型
市场价格
单一商品经济
货币与“现实力量”
黄金增长期的货币
“现实”不稳定性

六 价格与货币
利息与货币理论
反革命与复辟
芝加哥学派
就业理论
通货膨胀
记账单位

七 企业理论
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
垄断与寡头
技术选择
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

八 增长模型
哈罗德
利润与储蓄
创新
诱导性偏向

结论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