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爵士乐时代的流星:菲茨杰拉德传(英汉对照)
0.00     定价 ¥ 65.90
湖州市图书馆
  • ISBN:
    9787521315851
  • 作      者:
    [美]Edward,J.Rielly
  • 译      者:
    王晶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爵士乐时代的流星:菲茨杰拉德传》一书中既有原汁原味的英文,又有生动流畅的译文,书中还穿插了许多背景知识拓展,扫描封底二维码即可查看文内精彩知识点解析。菲茨杰拉德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的作者,他是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如流星般在美国文学的天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
作者简介
爱德华·J. 瑞利(Edward J. Rielly)是圣约瑟夫大学的教授。他发表了许多有关棒球和流行文化题材的书籍,其中包括《20世纪60年代》,他还著有10本诗集。
展开
内容介绍
  菲茨杰拉德的一生与时代共浮沉。在喧嚣繁荣的爵士乐时代,他名满天下,抱得美人归,但他也能在纸醉金迷中保持清醒,为“美国梦”谱写了一曲华丽的挽歌;“经济大萧条”开始后,属于菲茨杰拉德的黄金时代也悄然逝去,但他在孤寂落寞时却依然笔耕不辍,满怀希望,负重前行。在短短四十四年的人生中,他用笔记录下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铸就了他在美国文坛不朽的声誉。
展开
精彩书摘
  《爵士乐时代的流星:菲茨杰拉德传》:
  菲茨杰拉德与海明威
  1925年春,菲茨杰拉德夫妇客居巴黎,斯科特有机会见到了文坛新秀欧内斯特·海明威。此前,他一直密切关注着海明威早期的创作生涯。此次见面开启了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文坛佳话之一,不过他们日后的关系过于复杂微妙,并不能单纯地称之为友谊。事实证明,两人之间的交往最终没给菲茨杰拉德带来什么好处。
  人们对两位作家早年会面的了解大多源于海明威的巴黎回忆录——《流动的盛宴》。海明威于1957年开始创作此书,但这《爵士乐时代的流星:菲茨杰拉德传》直到1964年才出版,那时他已去世三年了。由于一些原因,海明威的叙述不足以让读者信服。例如,事情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他的回忆可能与事实有些出入。另外,海明威特别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似乎是从抬高自己的角度再现了事件经过。读者应该认真考虑海明威在前言里的建议——把这《爵士乐时代的流星:菲茨杰拉德传》当成小说来阅读。不过,书中的很多内容倒是确实符合历史事实。
  在海明威笔下,二人在巴黎蒙帕纳斯区德朗布尔街的丁戈酒吧相遇,一位已经名扬四海,另一位则是有志于取得文坛声名的新人。不过,还没等读者深入了解这次会面,海明威的叙述就出现了一处事实性的错误。在海明威的回忆中,菲茨杰拉德身边的同伴名叫邓克·查普林,曾是普林斯顿的棒球运动员。但是,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查普林那时并不在巴黎。这种错误虽然无伤大雅,但是读者应该因此保持警惕。海明威对菲茨杰拉德的外形描写经过了深思熟虑,语气中透出既高高在上又难掩欣赏的态度。
  在整个回忆录里,海明威都采用了一种慈父的口吻,尽其所能地呵护着才华横溢却稚气未脱的孩子。他认为,在菲茨杰拉德面临的种种问题中,有一部分该怪他自己,另一部分则是他那位嫉妒的妻子导致的。在描述二人相遇于丁戈酒吧的场景时,海明威这样写道:菲茨杰拉德长着“一张介于英俊与漂亮之间的脸”,“嘴唇长而精致,带着爱尔兰人的特点,要是长在女子脸上毫无疑问是美人嘴……而他英挺的鼻子几乎可以称作漂亮,没有任何瑕疵”。但是,一张“漂亮的脸”并非褒义词。海明威本人是位硬汉,平时都把拳击当作消遣。在他看来,上面提到的漂亮的脸、女性化的嘴巴和毫无瑕疵的鼻子没有一个是褒义的。在这段的结尾中,海明威写道,菲茨杰拉德的那张嘴令他担忧,在渐渐了解他之后,那张嘴甚至令他更加担忧。这表明,海明威在描绘菲茨杰拉德的时候,将幽默与批评融为一体,而这两者都是有损菲茨杰拉德的形象的。
  海明威还抱怨菲茨杰拉德不合时宜地询问私密的问题,尤其是问海明威在婚前是否和他妻子同过床。这暗示了菲茨杰拉德对自己性能力的担心,《流动的盛宴》在后文中提到了这一点。此外,菲茨杰拉德酗酒成性,难以自控,这一点也给人们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夜色渐深,菲茨杰拉德的脸色慢慢发生了变化——用海明威的话说——变得如同“死人一般”,他需要别人搀扶才能坐进回家的出租车。
  初次见面后没多久,海明威就陪菲茨杰拉德去里昂取回夫妻俩的雷诺汽车,车子先前留在那里是为了把车顶拆掉。海明威兴奋地与菲茨杰拉德一同前往,但据他描述,返程的时候他们遇到了点小麻烦。因为下雨,他们不得不在一家酒店停留。斯科特认为自己可能发烧了。在《流动的盛宴》中,海明威说自己借着这件事情搞起了恶作剧。海明威充当着父亲的角色,安抚菲茨杰拉德说他没有发烧,但后来还是让服务生出去拿温度计,以让菲茨杰拉德放心。可是服务生拿来的却是一支大大的、浴室用的温度计。
  ……
展开
目录
目 录
VI 前 言
XVII 大事年表
179 第一章 早年的岁月:圣保罗和纽曼求学时期(1896—1913)
191 第二章 普林斯顿大学:希望与失望(1913—1917)
203 第三章 战争与爱情:梦中情人泽尔达(1917—1920)
215 第四章 早年的成就:《人间天堂》和爵士乐时代(1920—1922)
228 第五章 长岛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玫瑰花是一种多么丑恶的东西”(1922—1925)
241 第六章 走向毁灭:20 世纪20 年代的终结和泽尔达的第一次崩溃(1925—1930)
256 第七章 挣扎求生:《夜色温柔》和婚姻的破裂(1930—1934)
271 第八章 崩溃时期: 菲茨杰拉德跌入谷底(1934—1937)
282 第九章 全力重启梦想:好莱坞、希拉·格雷厄姆和《末代大亨的情缘》(1937—1940)
297 第十章 归来: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美国文坛的地位(1940 年至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