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微软传奇的缔造者:比尔·盖茨传(英汉对照)
0.00     定价 ¥ 74.90
湖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1315257
  • 作      者:
    [美]Michael,B.Becraft
  • 译      者:
    喻佳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微软传奇的缔造者:比尔·盖茨传》一书中既有原汁原味的英文,又有生动流畅的译文,书中还穿插了许多背景知识拓展,扫描封底二维码即可查看文内精彩知识点解析。比尔·盖茨是一个电脑天才,在软件行业不断创造奇迹,带领微软缔造了商业传奇;他创造了一个财富神话,年仅39岁便成为世界首富,并连续13年雄踞福布斯全球财富榜榜首;在走下微软的神坛后,他投身慈善,在医疗卫生和教育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
作者简介
迈克尔·B.贝克拉夫特(Michael B. Becraft)博士是帕克大学的一名金融学教授,同时也是商学院的主任。他居住在密苏里州的帕克维尔,在堪萨斯城工作。他从小学习电脑技术,并很早就学会了使用微软开发的系统进行编程。
展开
内容介绍
  他是一个电脑天才,在软件行业不断创造奇迹,带领微软缔造了***的商业传奇;他也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沃伦-巴菲特曾说:“就算他卖的不是软件而是汉堡,他也会成为世界汉堡大王。”他创造了一个关于财富的神话,年仅39岁便成为世界首富,并连续13年雄踞福布斯全球财富榜榜首;在走下微软的神坛后,他投身慈善,在医疗卫生和教育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微软传奇的缔造者:比尔·盖茨传(英汉对照)》:
  微软建立先动优势后,其产品便成为了行业标杆,因为它没有竞争对手。早期IBM电脑在操作系统方面没有其他可行的商业选择,因此所有人只能购买微软操作系统。随着时间推移,微软方面开始认识到,虽然行业标准已由他们建立,但潜在的竞争对手必将出现,于是开始了一个“使用每个处理器都要购买一个操作系统许可证”的时代,这为微软后来的第一份和解协议埋下了伏笔。之所以签订和解协议,是因为在微软与电脑厂商(原始设备制造商)签订的合同中,要求其生产和售出每台电脑,都要购买微软的操作系统许可证——即便这些电脑安装了其他操作系统。最初,阻止微软以这种方式独占先动优势是和解协议在1994到1995年间最重要的内容。
  微软确立了优势平台(Windows),可以说已经成功了。除目前广泛应用的操作系统之外,微软还有许多适用于各类设置的应用程序。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熟悉了微软Windows,电脑设备也日益流行。在这样一种良性循环下,新用户还会带动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微软产品,从而扩大微软的用户基础。这样的网络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越来越强的,每位新用户都能带来比以往更大的价值,用户之间的任何关联都有益于此。对因特网的利用也是一种良性循环,不过事实有些出乎盖茨意料。
  微软为许多机型开发了语言、操作系统,又为其优势平台Windows开发了许多应用程序,按照路径依赖理论,上述产品就是微软成功的保障。所谓路径依赖理论,即一旦进入某种路径——无论喻指还是实指——则极难再改变方向。如果商业用户和家庭用户都非常习惯于使用Windows和Offce,他们就没有理由再改用其他不同的系统和应用。同时,文件类型也以特定的应用或操作系统为基础,因此更不可能去更换系统,因为现有系统内的文件很可能与新系统不兼容。因此,用户更需要始终使用同一套系统,以最大限度降低更换系统所需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指企业竞争力中最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部分。1975年至今,若微软在此期间不能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其产品很容易就会被淘汰,像其他很多电脑和软件厂商所遭遇的那样。微软最初的核心竞争力来自编程语言,其后才是操作系统,再后来变成了“操作系统+应用程序”,通过以下几步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1.微软是否将“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模式广泛应用于多种设备,从而获益?确实如此,从家庭电脑、服务器到手机、电子游戏机再到其他各类电子设备,只要学会操作一种设备,便能操作其他设备。
  2.微软生产的产品是否对用户有益?用户懂得在一种设备上使用Windows和一系列应用之后,再更换其他设备或其他版本的Windows时,过程就会显得相对简单。
  3.微软软件是否难以模仿?是的,因为微软Windows中含有大量代码,且若竞争对手抄袭微软电脑程序的某个片段,就会构成侵权。虽然市场上有各种可以选择的操作系统,还有成千上万的其他应用,但普通消费者使用最多的仍然是微软或苹果开发的产品。
  开发软件需要资金。我们知道盖茨曾经在“致电脑爱好者的公开信))中提过,开发最早几个版本的BASIC耗资4万美元(而且是按照1975年的美元价值来说的)。当时的电脑还有许多局限,因此所开发的软件体积也很小。可即便如此,仍然投入了很大的成本。事实上,受芯片容量所限,Altair BASIC第1版的体积小于4000字符。如今重大软件开发工作可耗资数亿美元。据报道,微软仅对Windows 95的广告投入就达到了3亿美元。为保持盈利,微软须做到:
  ……
展开
目录
目 录
V 前 言
XIII 大事年表
209 第一章 自动化计算前的比尔·盖茨
214 第二章 初识计算机技术
228 第三章 微软创立之初
252 第四章 现有产品的开发历程(1985—1998)
271 第五章 盖茨使微软如此成功的原因
276 第六章 微软审判案
301 第七章 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
306 第八章 比尔·盖茨的著作
317 第九章 比尔的家庭及住宅
327 第十章 比尔·盖茨在公司管理、公益活动和外部权益中的角色
336 第十一章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和“捐赠承诺”
358 结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