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如何进行思辨性阅读(中文版)/思想者指南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17.90
湖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1306958
  • 作      者:
    [美]Richard,Paul,[美]Linda,Elder
  • 译      者:
    王素娥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思辨能力的高下将决定一个人学业的优劣、事业的成败乃至一个民族的兴衰。在此意义上,我向全国中小学教师、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大众郑重推荐"思想者指南系列丛书"。相信该套丛书的普及阅读和学习运用,必将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众思辨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深远的贡献。(孙有中,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展开
作者简介
Linda Elder:教育心理学专家、思辨研究专家,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主要教授课程为教育心理学、思辨能力培养;思辨研究协会会长、思辨中心执行主任。Richard Paul:思辨研究专家,国际思辨研究运动主要负责人,已发表200余篇与思辨研究相关的论文、出版21部论述思辨研究的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如何进行思辨性阅读》为“思想者指南系列丛书(中文版)”中的一本,属于其中的“教学篇”。全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系统讲解思辨性阅读的理论基础及实际操作,并在附录中提供相关材料进行深入阐释,旨在指导学习者掌握思辨性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和产出效果。

展开
精彩书评
  ★思辨能力的高下将决定一个入学业的优劣、事业的成败乃至一个民族的兴衰。在此意义上,我向全国中小学教师、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大众郑重推荐“思想者指南系列丛书”。相信该套丛书的普及阅读和学习运用,必将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众思辨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深远的贡献。
  ——孙有中
展开
目录

理论基础……………………………………………………………… /01
指南前提… ……………………………………………………………/01
带着目的阅读… ………………………………………………………/01
考虑作者的目的… ……………………………………………………/02
开发知识"地图"… …………………………………………………/03
避免印象式的阅读和写作… …………………………………………/04
反思性阅读… …………………………………………………………/05
阅读时对阅读进行思考… ……………………………………………/05
学生生成的知识图谱… ………………………………………………/06
教师生成的知识图谱… ………………………………………………/07
与文本互动… …………………………………………………………/08
拜书为师… ……………………………………………………………/08
读懂思想… ……………………………………………………………/08
阅读之运作… …………………………………………………………/10
研读的五个层级… ……………………………………………………/11
结构阅读… ……………………………………………………………/13
如何阅读句子… ………………………………………………………/14
如何阅读段落… ………………………………………………………/15
如何阅读教材… ………………………………………………………/15
如何阅读报纸… ………………………………………………………/16
如何阅读社论… ………………………………………………………/18
真正掌握所读内容:标记… …………………………………………/18
从阅读中学习… ………………………………………………………/20
通过阅读来理解思维系统… …………………………………………/21
学科阅读… ……………………………………………………………/21
研读的艺术… …………………………………………………………/22

阅读训练:研读练习………………………………………………… /24
《独立宣言》… ………………………………………………………/24
《论公民的不服从》… ………………………………………………/31
《论公民的不服从》… ………………………………………………/35
《十九世纪的美国人》… ……………………………………………/38
《爱的艺术》… ………………………………………………………/42
《从众心理》… ………………………………………………………/49
《大众的反叛》… ……………………………………………………/52
《教育之理念》… ……………………………………………………/55

附 录……………………………………………………………………/59
附录一:释义范例… …………………………………………………/59
附录二:文章、论文或章节的逻辑分析… …………………………/61
附录三:教材的逻辑分析… …………………………………………/63
附录四:通过标记真正掌握文本:例一… …………………………/64
通过标记真正掌握文本:例二… ……………………………………/66
附录五:生态学的逻辑… ……………………………………………/68
参考文献… ……………………………………………………………/6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