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新诗年度研究报告2018(洞悉当代诗的艺术价值)
0.00     定价 ¥ 68.00
湖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7599048
  • 作      者:
    李森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这部极具洞察力的新诗研究报告的出版,将会对中国当代诗歌的振兴起到极其深远的作用。主编出众的才华,不仅洞悉当代诗的艺术价值,也给我们展示了诗歌史意义上的文化景观和发展脉络。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森,1966 年 11 月 6 日生,云南省腾冲市明光镇人。现任云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云南大学中国当代文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本科教指委委员,“中华文艺复兴论坛”主席。《学问》主编,《新诗品》主编。在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和作品集 16 部,发表论文和作品 400 余篇。《他们》诗派成员。“语言漂移说”诗学理论创始人。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新诗年度研究报告2018》是云南大学中国当代文艺研究所研究员团队对中国新诗现状的动态研究成果之一,是“中国新诗动态研究”系列学术研究的发轫之作。本书以年度为单位编选和出版,主要内容分为年度关键词、年度大诗、年度观点摘编、年度大事记、代表诗人研究、年度影像、年度青年批评家奖项等版块。本书是诗歌界、学术界新世纪以来第一种专门的诗歌研究报告,以学术之严谨,梳理纷乱之现象,呈现深邃之脉络,具有重要的诗学和史学的双重学术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分道而行:2018年中国新诗写作概观
一行 执笔

诗,关乎语言的更新与生长,也关乎文明的气运与走向。中国新诗作为现代中国的历史处境和生命经验的结晶或提炼物,始终与现代汉语和中国现代文明的命运息息相通。“观风俗者必先观诗”——通过对一个时代的诗歌进行总体观照,我们既可以理解这个时代的困境和要求,又能对其中的制度、人性和语言状况进行透视,并据此反思文明在这一时代上升或没落的可能性。在本文中,我们将对2018年中国当代新诗写作状况进行一个概观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据此对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新诗的主要趋势、成就与问题展开审慎的理解和评判。尽管这离我们最近的一年的诗歌状况只是百年新诗历史地层的最上面一层,但它却是此前历史的汇聚物,并以全息方式浓缩着所有的时间。我们不妨将这一时间切片当成一块目镜镜片——对“当下”进行凝视的视线,总是穿越了当下,进行着对过去的回观和对未来的眺望。

……

一、立场的分歧:保守主义、民主诗学与文学自律

成熟诗人与不成熟的诗人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成熟诗人的写作是依托于一套稳定、完整的世界观、诗学理念和方法论的。而在诗人的世界观之中,文化立场又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在今天,所有的重要诗人都具有自身的文化立场:文化立场不仅决定着诗人在诗中试图表达或呈现的观念和经验内容,而且也决定着其采用何种写作方法,并最终决定着其诗歌的整体风格、气质或面貌。作为诗作中隐含的精神信念,诗人的文化立场是其诗歌力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因为读者总是热爱那些坚定和彻底的事物。成熟诗人对自身文化立场的显示,有时是直接而明确的,有时则是隐晦、暗示性的。即使是那些反对在诗歌中承载某种道德观念的诗人,他们的写作也是某种文化立场的产物(比如强调“诗歌纯粹性”和“文学自律”的立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新诗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保守主义新诗”的兴起。2018年,陈先发、胡弦和汤养宗这三位带有不同程度的保守主义倾向的诗人获得“鲁迅文学奖”,成为了对“保守主义新诗勃兴”的又一个注脚。“保守主义新诗”这个命名看上去是一种悖谬,因为“新诗”原本是中国现代性(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似乎与“保守主义”在本性上是相反的。从新诗诞生之日起,绝大多数中国现代诗人都是现代文明及其基本价值的支持者和捍卫者。然而,近十几年来,“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立场,成为了越来越多的新诗作者的精神决定和皈依之所。这一现象当然与政治哲学意义上的保守主义有着深刻关联,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后者在文化和文学领域的一种投射物。但我们在此不准备讨论政治哲学意义上的“保守主义”——围绕它的研究和论辩实在是太多了(例如亨廷顿的著名论文《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保守主义》),无须再行置喙。今天在中国新诗中弥漫的保守主义气息,固然与21世纪以来“全球右转”和“共识政治瓦解,身份政治复兴”的大势有关,但具体到中国当下的文化场域中,其缘由还需要更为精确的说明。

……



伊卡洛斯的假面与汉语的风雅:木心的唯美之诗
魏云 撰

木心先生(1927—2011)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值得重视的独特案例。由于自外于国内的文坛,木心漫长的写作生涯无声无息,直到暮年才在海外获得国内的关注(先是在台湾引发了阅读的兴趣),此后立即在读者中引发了持久的热潮,影响力堪比畅销书作者。他的本职是一位艺术家,然而在小说、散文、诗歌方面,影响力甚至超过其艺术,颇具中国文人艺术家的风采。木心文学艺术的探索,都有其远见卓识与深广度。仅以其新诗写作而论,《诗经演》最有雄心,力图继往开来——上承三千年前之《诗经》,重拾四言诗的体式(以四言为主,杂三五等句),又采取十四行的长度,探索商籁体的语感节奏。这番努力,试图以两个“三百首”的对撞,激活汉语的风雅,同时,也为了救治文化的时弊——

……
展开
目录
•卷首语•
论原初写作(李森撰)1

•年度诗歌观察•
分道而行:2018年中国新诗写作概观(一行执笔)12

•年度批评观察•
2018年中国新诗批评与研究述要(符二执笔)57

•原初论坛•
色彩语言诸相的漂移(李森撰)——漂移说层次之一75
论坛:作为诗学方法论的语言漂移说(邱健整理)114

•个案研究•
一旦触及永恒,永恒就消失不见——读黄灿然近作(方婷撰)138
伊卡洛斯的假面与汉语的风雅:木心的唯美之诗(魏云撰)143
在语言历险中呈现藏于万物的自我——读海男的诗(朱彩梅撰)171
驼型曲线与花的轮盘——读谢笠知《花台》(谭毅撰)186
重获的轻盈:读张慧君的诗(一行撰)196
“在风景中成为风景”——读孙文波《长途汽车上的笔记》(纪梅撰)206

•大事记•
2018年新诗史纪(李日月、朱振华、欧阳黎明整理)222
征稿启示250

•年度关键词•
四个关键词(魏云撰)251

附录一 年度推荐诗集、诗歌丛书、诗歌选本存目256
附录二 本卷作者简介26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