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文学地理学(第八辑)
0.00     定价 ¥ 99.00
湖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364812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曾大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及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词学、文学地理学与岭南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柳永和他的词》《词学的星空》《20世纪词学名家研究》《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文学地理学研究》《气候、物候与文学》《文学地理学概论》《岭南文化的真相》等。
  
  夏汉宁,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江西省政府文史馆馆员。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江西省文艺学会会长等。著有《宋代江西文学家考录》《宋代江西文学家地图》《北宋江西籍进士考录》《南宋江西籍进士考录》《宋代江西籍进士地图》等。
  
  李仲凡,陕西安康人,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汉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学地理学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地理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1项,作为首参与人参与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1项教育部项目,主持并完成1项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学地理学(第八辑)》收录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20余篇,包括《十六国北朝时期河西儒学的师承关系》《论美国华裔小说中的唐人街书写——以汤亭亭的小说为例》《论美国华裔小说中的唐人街书写——以汤亭亭的小说为例》《地理感知、文学创作与地方文学》等等,文献资料丰富,论证严密,新见迭出,行文规范,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推动文学地理学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文学地理学(第八辑)》:
  三 地理批评现状
  一方面,以列斐伏尔、福柯等为代表的法国哲学家们,把分析的视野从时间转向空间。同时,英语国家的地理学者们将“历史”“文化”等视角引入地理学,二者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哈维所说的极具革命性的“地理学想象”,在新的时空观念下重新定义了知识的概念,导致了研究范式的革命和研究范围的更新扩张,文学文本成为重要的和必要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文学文本在概念旅行中经历了从自在的文本观到建构的文本观,从封闭的语言客体到开放的互文性机制的过程,文学的疆界不断敞开,向外延伸。可能世界理论将文学建立的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平行,使虚构世界获得了合法性地位;认识论意义上,将文学文本提高到与哲学文本同样的高度,文学文本中的可能世界叙事具有对现实世界的指涉功能,通过多种文本间互文性参照,可以绘制出一幅现实世界的认知地图。文学理论和哲学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地理学想象与可能世界理论,打通了文学与地理学的樊篱,在此基础上,一个新的跨学科领域——地理批评应运而生。
  地理批评作为跨学科的批评理论,它的两大主要来源是空间批评和文学批评。具体说来有:巴什拉的“空间诗学”和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詹姆逊的“认知地图”理论;赛义德的“想象的地理学”理论;福柯的空间理论尤其是“异托邦”思想;德勒兹的“地理哲学”和“解域”“归域”理论;人文地理学及存在主义现象学中的“人地关系”命题;其他如大卫·哈维的“时空压缩”、索雅的“第三空间”等,均为直接的理论来源。
  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这方面的专著和论文成果是以爆炸式形式出现的,在这方面美国学者罗伯特·泰利(Robert Tally)对地理批评的译介和推动功不可没。他是《地理批评:真实与虚构的空间》的英译者,从2011-2017年,共编辑了6部地理批评批评论文集,汇集了上百篇欧美当代文学地理批评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地理批评研究还得到了国际学术会议、大型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如麦克米伦出版社的《地理批评与空间研究》系列丛书,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的《空间人文学》系列丛书;还有一些重要期刊聚焦述评“地理批评”研究成果,比如《美国书评》和《文学地理与地理人文》。地理批评,或者称为文学制图、空间文学研究,无论以何种名称命名,无论作为理论话语还是批评方法,均已成为前沿领域,也因为研究的目的、方法、领域的差异而表现出多种面貌。正如波特兰·维斯法尔所说,地理批评“并不关闭空间,也不能闭锁在理论里,它需要让事物尽可能地敞开”。
  法国学者波特兰·维斯法尔是公认的地理批评学派的创始人,他在1999年首次提出“地理批评”的概念,2000年发表的《走向文本的地理批评》被认为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文献。文章提出以地理学方法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成为这一流派的奠基文献。文章定义地理批评“是这样一种诗学,它的目的不再是对文学中的空间再现进行分析,而是着眼于人类空间与文学的互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核心内容就是对文化身份确定性方面的独特见解”。地理批评首先是文学的,文学文本是它的支撑。它把文本再现空间和人类现实空间进行比较,一方面文学文本构建人类空间,另一方面人类空间也构建着文本,人类空间和文本空间是互相作用的。
  ……
展开
目录
文学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
地理学想象、可能世界理论与地理批评
语言的空间性——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思考
文学地图绘制的相关问题
文学景观三题

中国文学地理
十六国北朝时期河西儒学的师承关系
南宋交聘行记中的北方城市映像
抗战期间易君左的“西北壮游”及其文学书写
晚唐诗人商於古道的书写及意义
论范成大地理诗的叙事性
李白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现地研究
建炎间李清照避兵行迹
东南社会与现代文学的“革命地理学”
从“他者”到共同家园——以唐宋笔记为中心的岭南西道(广南西路)考察
明清小说西南形象“套话”的建构及文学意义

域外文学地理
论美国华裔小说中的唐人街书写——以汤亭亭的小说为例
流动的居所——华兹华斯《序曲》长诗的地理空间与主体建构

硕博论坛
地理感知、文学创作与地方文学
论汉赋作家的地理分布

学科建设动态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三届硕博论坛召开
文学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学地理学学科初步建成的标志性成果——曾大兴《文学地理学概论》述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