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丛书的出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基础工程和创新实践。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将其代表性传承人和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成长从艺经历以及其艺术经验记录、整理保留下来,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由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口传心授”的艺术特性,随着光阴的流逝,老艺术家们或者离世或者年事已高,“艺随人走”的现象随时都在发生,许多经典剧目也随之消失。此外,一些传统戏曲的老艺术家,由于文化水平有限,自己著述成书,将自身的经历、经验整理成文存在较大困难,此次通过音像资料馆有计划的口述历史项目来抢救,可以将老艺术家的戏与艺保留下来,让历史得以保留,意义非凡。
其次,对各艺术门类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丛书的整理出版,旨在保存剧种发展演变的史料,抢救、总结和传承老艺术家的经验,探寻艺术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勾勒出近现代上海戏曲发展的脉络和细节。而该丛书的内容依托口述音视频资料整理,信息量大、细节丰富,涉及各剧种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样貌、艺坛轶事,艺术家的人生轨迹、艺术体会和经验,戏剧中各工种的情况,整理成文后又经过艺术家本人审阅,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最后,目前的戏曲类专著多侧重于历史渊源、作家作品、语言声腔、表演技巧等方面,而缺乏戏曲家的个人从艺生涯,以及幕后的编剧导演、音乐创作等方面的资料整理和研究,本书可说是弥补了这方面的一个缺憾。
丛书内容简介
上海音像资料馆口述历史工作室团队自2006年起,即致力于以“口述历史”的方式采集资料,用影像记录上海城市的发展,传承文化,力争建立全面、真实、生动的有关上海文化历史发展各方面的口述档案。多年来,形成了SMG特有的“口述历史”品牌,在国内享有盛誉,并2次获得“国际电视资料联合会(FIAT)”媒资保存类大奖提名。项目团队先后获得“上海市非物质文化保护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此次推出的“老艺术家口述历史”丛书,就是以该团队十余年来从事口述历史采访工作所形成的大量口述素材为基础整理而成,完整的保留了老艺术家们口述过程中的原汁原味,力争通过文字的形式生动再现老艺术家们的成长、成才以及从艺经历,与读者分享老艺术家们数十年舞台积累背后的体会及感悟。
《我的京昆生涯》:由16位京昆老艺术家口述采访音频编辑整理成书,包括张南云、童祥苓、岳美缇、梁谷音、张洵澎、王芝泉、计镇华、张铭荣等名家。书中京昆老艺术家们回顾自己的学艺之路、成长历程,并从各维度展现了20世纪京剧和昆曲艺术的辉煌,呈现出一部鲜活生动的京剧、昆曲史。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