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案是新媒体运营的内核,而运营又给优质文案插上了翅膀,两者相得益彰。
笔者有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和8年营销运营经验,曾在头条、腾讯、网易、搜狐、简书等平台,发表过多篇新媒体文案与运营的文章,全网阅读覆盖超5000万,本书正是笔者这些年的一些写作与运营的经验总结。
《新媒体文案编写与运营实战》具体内容包括新媒体文案的编写要点、市场调研、选题策划、标题拟定、文案内容、写作技巧,以及图片素材、工具应用、新品上市、广告文案的写作方法和运营技巧等,帮助大家快速写出10W+的新媒体文案,玩转新媒体的运营!
《新媒体文案编写与运营实战》适合从事文案策划与运营的新媒体人员、自媒体人士阅读、参考。
1.2 写文案的四个要点,不明白会白写
最近在朋友的公司接触了一些写文案的人,有刚写文案的新人,也有从业多年的老手。和他们面对面深入沟通之后,发现很多文案人虽然接受过系统的学习,都是科班生,也有很多实践经验,但是在思维上总是缺了点什么。
他们在公司写过很多文案,基本上企业画册、营销文案、通信稿、创意文案、产品文案等所有的常规文案类型都有涉及。而他们的文字能力不仅无可挑剔,甚至还很惊艳,其中一个硕士甚至在一篇1000多字的文案中用了193个成语。
笔者虽然当时也拍手叫好,却没有看出他的战略意图,也没有感受到他想向读者表达什么,更没有产生任何共鸣。因此,笔者想结合一些经验,和大家分享四个写文案的要点。
1.2.1 第一步:构建文案目标战略
战略往大了说叫布局,往小了说便是规划和把握。写文案也一定要有战略思维。它绝不仅仅是表现层的文字工作,更是对于战略和目标的体现。
我们在写文案前,一定要先完成整个文案目标战略的构建,这是很多文案人都缺失的。目标战略的构建是什么意思呢?换言之,就是指在开始写文案之前一定要知道对方的需求是什么,不是表面需求,而是要摸清这种需要的核心本质是什么,文案要达成什么目的。
其次要基于这个核心本质,以及对于读者的洞察,规划好这篇文案的切入点,并明确这篇文案要达成的目的。有了这个风向标之后,整个文案的所有元素就要围绕这个点去推进了。
很多人写文案都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天马行空,没有规划,根本不知道自己追求什么目标,甚至在写完之后自己都不知道在讲什么,这就是缺乏文案的战略构建。
在笔者看来,这其实是写文案最重要也是必须做的一步。就像做营销方案,一定要想清楚顶层的战略规划,然后才去写具体的细分点。建议大家在思考这个战略规划时,尽量细化。比如细化下述各点。
(1)你的文案的脉络是什么?你准备如何层层推进到你的目的?
(2)你整篇内容的逻辑结构是什么?是否能环环相扣?
(3)你准备去调动用户的什么情绪?如何调动?
(4)你的每一阶段的目的是什么?是对战略推动有帮助,还是可有可无?甚至在每写一部分的时候,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写,对于达到目的有帮助吗?
把自己当成一名建筑师,文案就是要建设的大楼,当我们把建楼的每一个步骤都想清楚了,构建了清晰的思路,剩下的就是让它漂亮地展现出来。
文案大神休格曼也有类似的建议,他写文案的一个窍门就是创建一份文案逻辑路线图,文案要依图而写,所有的问题应该按照图示的逻辑方式提出。休格曼会提前把文案分成很多小的板块,然后以一种有条理的方式贯通起来,并形成清晰的脉络,达到最终目的,以下就是他为一款电子产品制定的营销文案流程。
兴趣激情→独特性→为什么不同→怎样操作→惊艳的特性→使购买合理化→永久有效→售后免费→现在马上下单。
有了整个文案的清晰规划之后,就可清楚地知道需要寻找什么样的资料,该在什么时机提出关键问题,要准备好哪些内容给读者,哪些内容是不需要的。所有的问题会顺着事先规划好的路径迎刃而解。最后,读者就会对自己说:“好吧,我想要得到这个东西,就它了。”
因此,笔者不建议漫无目的地下笔,辛辛苦苦写完之后还得不到读者的肯定。先构建战略再开写才是聪明的写文案方式,当所有的力量都集中于一个点的时候,才不会乱也不会偏,也更方便做自我检查。
1.2.2 第二步:预判读者预期效果
构建清晰的文案战略之后,接下来就是着手写文案了。在写作过程中,笔者给大家的一个建议就是学会预判读者预期,这是一个非常好且实用的方法,能让文案效果更显著。
什么叫预判读者预期呢?简单来说,就是不断地转换用户视角,预估读者在看到每一个部分时的心理变化、行为以及可能导致的结果,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做优化。换言之,不断地问自己:读者看到这些内容会有什么反应,达到你的预期了吗?
预判读者在看文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回答它们,解决问题。按照这个逻辑,读者在看文案时,会发现每当他有疑问的时候,总能在下一句话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消除阅读障碍。这样,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已经预判到并且解决了。那么,我们要如何进行预判呢?比如:
(1)写这个标题要预判读者看到标题后能够想到什么,读者会点击吗?
(2)每写一段内容就要预估读者看了会产生什么疑问。
(3)当你预判到某一段内容读者有可能看不懂或不明白的时候,要去简化它。
(4)当你写完一段感性内容试图打动读者时,要去预判是否真的能打动读者。
(5)当你认为读者看完一段内容会有顾虑时,那就去打消顾虑。
(6)当读者看完文字可能会产生不信任感时,那要去解决信任问题。
(7)当读者看完文案对购买还有迟疑的时候,要想办法让他下定决心。
总而言之,在写文案的过程中,对读者预期的预判不能少,我们需要不断地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文案,然后填满一个一个可能出现的“坑”。
那我们怎么才能更好地去预判读者的预期呢?一是靠长期的经验,二是去考察用户,去了解需求、去深入沟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你是文案人,也是用户的时候,预判就没那么难了。
1.2.3 第三步:把握文案的节奏感
节奏感,决定了你的读者在阅读时,是畅快淋漓还是磕磕绊绊。读者在看文章的时候肯定会有阅读的节奏感,而文案人在写文案的过程中就要把握这个节奏感,让读者更顺畅地阅读。那怎么去把握这个节奏感呢?
首先,把握节奏感,本身就是对前面战略规划的执行以及语感能力,战略规划没有执行好,整篇文章读起来肯定是磕磕绊绊的。而语感这个东西就要考验文案人的文字能力了,包括韵律、对仗、表达等,这是通过练习得来的,需要多看、勤写。
其次,文案节奏感的把控,也确实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营造。比如:
减少认知陷阱,不要假设读者和自己有一样的背景知识,你懂的东西他未必知道,要学会传达。
避免理解障碍,毫无逻辑地堆砌华丽的辞藻,反而让文案显得臃肿,读者理解起来也费劲。
不要强塞信息,千万别强塞给读者大量的信息,东一条西一条没有核心点,读者能消化吗?
多用短句,用短句来控制文案的节奏,简洁明了,叙述紧凑。
多讲故事,故事是一种强节奏的文案形式,它有把读者卷入到场景中的强大力量,读者会聚精会神地听你讲完。
多用活泼的动词,动词是最容易带动读者的,不要动不动就使用形容词,这样节奏感会很弱。
方法还有很多,当然,最重要的是文案人自己要保持节奏,写文章的人如果没有节奏,再多的技巧也很难发挥作用。那么,文案人自己应该怎么掌控这个节奏呢?很简单,把自己写的文案读出来,放弃一个字一个字检查,放弃默读,而是大声地读出来。通过这样的办法,你会发现,哪里有阻碍、哪里有问题、哪里读起来不舒服,甚至哪里读不下去,这些问题都会找出来。不妨去试试,找找你的文案节奏感。
总而言之,真正的文案应该在策略中、应该在创意上、应该在生活里,而不单单体现在文字中。要做到让别人夸你的策略强,而不单单是文采好。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