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社会结构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0.00     定价 ¥ 135.00
湖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30654847
  • 作      者:
    卢岚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社会结构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立足社会学与政治学的学科交叉点,以社会结构转型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置于当下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实践场域中,通过剖析社会结构转型的社会现实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建构的运作机理,进而揭示社会结构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模式,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框架及其路径取向,以期构建起立体化的、全方位的、合力式的全新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 1
第一章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及人的精神嬗变 4
第一节 社会转型:理论蕴含及其价值 5
一、社会结构转型的理论概述 5
二、现代性与社会结构转型的关系 10
三、社会结构转型在纵剖面上经历着历时性的传统与现代的视角切换 24
四、社会结构转型在横断面上经历着共时性的空间视角切换 28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修正 33
第二节 整体勾画: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基本图景 39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主轴 39
二、中国政治结构模式的表现形式 41
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实态描述 45
四、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之拐点 47
五、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深化 51
六、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场景分析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54
第三节 精神生活:当代社会转型期中国人的思想道德发展境遇 56
一、转型期人的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57
二、人的生存关系的反省与审视 61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上的若干重大问题辨析 68
第四节 学术意蕴:社会结构转型之于现代社会科学的意义 73
一、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对现代社会科学的补充 73
二、社会结构转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75
第五节 本章小结 75
第二章 社会结构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建构的理论探讨 77
第一节 场景置换: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结构转型中的生长 78
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社会学意蕴 79
二、社会阶层分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的影响 81
三、社会结构转型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挑战 89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领域生成与演绎的理论解释框架 97
第二节 内部和谐共生:社会结构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相互建构 101
一、社会变迁中的崇高与兜底纠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困惑 102
二、意识形态与生活世界的缠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 104
三、系统内部要素和谐共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系统与社会结构相互建构的路径取向 106
第三节 外部协同共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脱嵌”与“反嵌” 110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对嵌入性理论的借鉴 111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脱嵌”的境遇 113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反嵌” 115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深度在场 118
第四节 双向建构逻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结构转型相互建构的合理性论证 119
一、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于社会的逻辑必然 119
二、社会结构转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变革 120
三、社会结构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建构的逻辑支撑 123
第五节 联结与融合:社会结构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构模式 126
一、社会结构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主体的多元性 127
二、社会结构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时空的多维性 128
三、社会结构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内容的二重性 128
第六节 本章小结 129
第三章 社会结构转型: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分析视角 131
第一节 视角转换:一种社会结构的分析框架 131
一、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分析方法的形成 132
二、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几种理论视角 136
第二节 理论基石:社会结构转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分析框架的合理性 140
一、从历史与经验事实考察社会结构转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框架的合理性 141
二、从理论逻辑揭示社会结构转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框架的合理性 144
第三节 价值评估:社会结构转型分析视角的解释效度评估 149
一、社会结构的视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种分析框架的意义 149
二、社会结构转型作为一种分析框架的重要价值与理论解释效度 152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53
第四章 社会结构转型中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整体框架 155
第一节 时空嬗变:社会结构转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155
一、时空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共生性与同构性 156
二、时空压缩与时空扩展:时空结构呈现的两种形式 159
三、时空压缩性的特点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的重要特征 160
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时空压缩结构中的发展境遇 162
五、时空压缩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机会窗口 163
第二节 双线并进:社会结构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变革 168
一、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博弈:社会结构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 168
二、社会结构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双重节奏 171
第三节 三重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整体框架 175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历时性维度上的持续性特征 176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共时性维度上的断裂性特征 178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维度上持续性与断裂性的有机统一 181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83
第五章 立体化、全方位、合力式的全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184
第一节 主体深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场域的生成 184
一、关照弱势群体、加强社会合作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 185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参与模式 189
三、从触及灵魂到触动利益:思想政治教育的反向启蒙 190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基层社会领域中的适度“进去”与“出来” 193
第二节 资源开发:社会结构转型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供给 198
一、社会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展的新领域 198
二、大众(草根)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维度 201
三、社会结构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展的动力 202
第三节 全新格局:立体化、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204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创新研究的回顾 205
二、纠缠与互动:社会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内在逻辑关系 208
三、异化与反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革的几个问题辨析 209
四、突围与超越:社会结构转型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路径 212
第四节 本章小结 217
后记 21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