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俞陛云为家中孩童特意编选的启蒙读物,专论唐人五七言律绝,侧重于分析声调、格律、意义、句法、字法等,观点独特,品评精到。不仅可以做为学诗的法门,同时还是一部欣赏诗境之美的读本。
诗境浅说甲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首句言所居之地,次言送友所往之处。先将本题叙明。以下六句,皆送友之词,一气贯注,如娓娓清谈,极行云流水之妙。大凡作律诗,忌支节横断。唐人律诗,无不气脉流通,此诗尤显。作七律亦然。后半首言得一知己,则千里同心,何须伤别。推进一层,不作寻常离别语。故三四句言送别而况同是宦游,极堪伤感,正以反逼下文,乃开合顿挫之法也。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起句言狱中闻蝉,题之本位也。三四句由蝉说到己身,层次井然。而玄鬓白头,于句法流转中,兼工琢句。五句言蝉因露重而沾翅难飞,犹己之以谗深而含冤莫白。六句言蝉因风多而响易沉,犹己之以毁积而辞不达。末二句慨然说明借蝉喻己之意。此诗取譬最为明切。大凡咏物诗,或见物兴感,或借物自况,或借物寓意,方有题外之味,不拘拘迹相,《诗经》兴赋比三体中之比体也。
咏物用典能贴切固佳,能用典切题而兼有意则尤佳。昔人诗《长沙过贾谊宅》云:寒林空见日斜时。用庚子鸟事。《隋宫》云:终古垂杨有暮鸦。用隋堤栽柳事。《桃花》云:怪他去后花如许,记得来时路也无。用崔护重来事及《桃花源记》。雅切而又活泼。咏物数典者,可以此类推。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首二句言与友皆在客中逢春,非在故乡,故因物候而惊心也。中四句赋“早春游望”四字。云霞句写早之景,梅柳句写春之景。五六句,一写在陆而闻者,因春至而时鸟变声;一写在水而见者,因春至而渚出水。一年容易,又值春光,正乡心撩乱之际,况闻陆丞之歌诗,声音感人,不觉归思沾巾矣。此诗为游览之体,实写当时景物。而中四句,“出”字“渡”字“催”字“转”字,用字之妙,可谓诗眼。春光自江南而北,用“渡”字尤精确。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此为游破山寺后禅院而作。为寺中深静处,故首二句点题外,以下六句,愈转愈静。三四句在诗律亦可不作对语。由幽径至禅房深处,惟有鸟声潭影耳。鸟多山栖,而写鸟性用一“悦”字;水令人远,而写人心用一“空”字。名句遂传千古。末句但余钟磬,所谓静中之动,弥见其静也。
破山寺即常熟兴福寺,米襄阳所书诗碣,尚在禅堂,“照高林”作“明高林”。此诗“悦”字“空”字,其平仄不用谐律,则作“明”字为佳。余两游此寺,在空心亭凭阑小憩,山容鸟语,不异当年。洵千载名蓝也。
……
诗境浅说甲编 | 001
诗境浅说乙编 五言摘句 | 029
诗境浅说丙编 | 050
诗境浅说丁编 七言摘句 | 086
诗境浅说续编一 五言绝句 | 103
诗境浅说续编二 七言绝句 | 155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