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不灭志士:柳子明评传
0.00     定价 ¥ 46.00
湖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1210484
  • 作      者:
    柳燃山
  • 译      者:
    李玉花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柳燃山,笔名柳一叶,1957年8月生于中国吉林省和龙市,1982年毕业于延边大学,曾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延边作家协会小说创作委员会主任。著有随笔集《首尔之风》《满洲阿里郎》,小说集《荒野恋情》,长篇游记《血缘之江》(上、下),作品集《世人种的中国朝鲜族》,长篇人物传记《不灭志士——沈茹秋评传》,长篇报告文学《不朽的英灵——崔采》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柳子明作为一代历史风云人物,我们从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不仅可以看到朝鲜半岛近代史的发展足迹,而且也能了解到中朝合作、共同抗日的光辉历史,以及历史悠久的中朝友谊的现当代发展轨迹。书写并纪念抗日斗士柳子明先生的生平及其丰功伟绩,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随着中韩交流的日趋活跃,生活在中国和韩国的柳子明先生的子孙们,终于奇迹般地相逢,追忆他的革命历史,分享亲情,相互勉励。目前,国内外对柳子明先生一生的关注度倍增,有不少学者对柳子明先生的生平、思想进行学术研究,已经出现不少颇有影响的论文。如今,柳燃山同志撰写的《柳子明评传》(中文版)也终于问世,更加使人感慨万千,《不灭志士:柳子明评传》的出版对柳子明先生的生平与思想的研究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不灭志士:柳子明评传》:
  子明的父亲给孙子起名叫基熔,地基的基,熔铁的熔。文化柳氏家族到子明的儿子是“基”字辈,他的父亲常常自豪地说,起这个名字的含义是不要忘记根本,像熔岩那样燃烧。可以看出,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日益加剧的时代,普通百姓就是以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爱国精神。
  柳子明到忠州简易农业学校当了一名教师。忠州简易农业学校是建在忠州普通公立学校旁边的一所新学校,忠州普通公立学校是柳子明梦想开始的地方。日本帝国主义强行占领朝鲜后,每年平均掠夺粮食二百万石。他们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以便获得更多的收成,在朝鲜十三道,处处设立了普通农业学校和简易农业学校。忠州简易农业学校也是日本政府以掠夺朝鲜粮食为目的而新设立的学校。公立普通学校的校长兼任该学校校长,朝鲜教师只有柳子明一人。学校任命这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农业秀才为教务主任。柳子明在负责繁杂的教务工作的同时,为母校公立普通学校的四年级讲授农业课。
  沈光默先生回忆起1972年第二次访问柳子明教授时的情景:
  “柳子明曾对我说:我虽然在日本人办的学校里做事,但我并不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反倒觉得很幸运。我觉得教孩子们并不是为日本服务的。我只是想把故乡的孩子们培养成为农学家。因为我相信,不远的将来日本就会灭亡,我们就会重新找回我们的祖国。我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把我们国家的孩子们培养成为农学家。柳子明教过的中国学生达三千多人,现在都是中国一流的农学家。”
  忠州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过去许多文人墨客,挥毫写下赞美忠州的诗句。柳子明希望好好培养自己的儿子,让他长大后建设美丽富饶的故乡。他带领学生在学校后院的地里栽种果树、蔬菜,还修建了花坛。他把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园艺学、果树学、花卉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指导学生。与此同时,在学生们的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他认为,在日本人经营的学校里,在日本殖民统治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能够避开日本人的监督,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祖国观教育的学科就是农学。因此,每到星期天,他组织学生去郊游,率学生到忠州附近的山川和古迹去踏查;到达川江边捕鱼,给学生们讲这条江的故事。李荇曾经称赞达川江的水为“朝鲜第一”。壬辰倭乱时,明朝大将李如松过达川江时喝了江水后,称赞这里的水“可与中国的庐山之水相媲美”。他还与孩子们一起手拉手做转圈游戏,给他们讲这个游戏的由来。壬辰倭乱时,为了向敌军示意我军人多,同时也是为了监视敌军从海岸登陆,南海岸一带的妇女们成群结队登到山上,载歌载舞,迷惑敌人,让他们产生错觉。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们感受到了面对外敌入侵时祖先们所表现出的机智勇敢和保护祖国的精神。
  假期,柳子明还组织学生进行修学旅行。他把自己在校期间从植物与土壤中感受到的祖国气息,以及修学旅行时看到祖国的山川景色时的体验,不知不觉地用在学生的身上。他以自己在学生时代受到的教育来教育自己的学生,给他们种下深深的乡土之爱,并将其升华为爱国主义情感的同时,希望学生们成为“林中千年,人间千年,水中千午”最后升天的龙塘洞的螭。
  1918年9月,柳子明的次子基滢出生了。老二的名字是柳子明自己亲自起的。他希望儿子不要忘记根本,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所以取晶滢的滢字。滢还有小溪之意,寓意即使是一条小溪,也要无愧于家族、祖先和国家。
  作为两个儿子的父亲,柳子明在家庭中算不上一个称职的丈夫,因为一个大家庭牢牢占据了他的心。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与祖国共命运
1.幼小心灵播下火种
2.是日也放声大哭
3.农学者的梦想
4.朝鲜独立万岁

第二章 反日斗士的第一步
1.赤子
2.从首尔到上海
3.年轻议员
4.重返首尔
5.出路

第三章 义烈团
1.在北京
2.与若山握手
3.《朝鲜革命宣言》
4.失败
5.关门
6.不屈的义士
7.“朝鲜民族革命党”
8.厦门救世医院
9.铁窗生涯

第四章 转折点
1.在南京
2.岔路口
3.黎明中学
4.立达学园
5.结婚
6.沈克秋与《我的回顾》
7.巴金和罗世弥
……

第五章 激情时代
第六章 漂泊的一生
第七章 农学者之路

终章
抵抗与想象:国际友人柳子明的中国体验叙事
国际友人柳子明的生平与意识世界
参考资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