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民族、区域与国家: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西南传统与多元范式
0.00     定价 ¥ 98.00
湖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7760279
  • 出 版 社 :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龙晓燕,女,史学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史所教授,清迈大学社会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区域中心(RCSD)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西南民族关系史、历史人类学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民族史研究经历了从基于民族客观特征论基础上的线性溯源式研究到主张民族是主观、流动的范畴的“边缘研究”的范式转移,具有深厚传统的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也面临“被解构?的挑战。《民族、区域与国家: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西南传统与多元范式》的5篇中国少数民族史论文,在传统史料的基础上扩展了对图册、口述、档案以及少数民族文献的使用,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诠释方法对西南民族及其社会历史进行研究,一方面延续了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西南传统,以史料的收集与阐释为基础,以民族、区域和国家的关系为研究的核心,但同时也不断扩展历史的视角,开拓新的史料来源,提出新的问题,丰富历史的分析与阐释。“横看成岭侧成峰,左右高低各不同”,展示了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多种可能。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日时间的变化。泼水节中断前的时间是在清明节后第7天,节期根据情况过三到五天,大年过6天,小年过5天或3天,具有一定的机动性与随意性。节日恢复后,节日时间由佛爷推算,有的村子没有了佛爷,节日时间由老人们商议定夺,节日的宗教权威开始弱化。同时,德宏州把州层面的泼水节日期固定为阳历4月12日至14日,固定节期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的节日组织时间和组织者,村落中进行的节日在时间上要避开州政府的时间,村落层面传统的组织人员届时也会被抽调到州上参与泼水节活动。
  第二,节日组织的变化。从相关民族调查资料和老人的口述发现,泼水节作为一种宗教活动,最初完全以民间自发的形式进行,甚少受到外界力量的干预。节日组织者分老人组和青年组,也完全由村民自主选举产生。节日时间的确定、节日仪式的主持、节日活动的安排,以及节日期间的费用收支等都由老人组负责。而青年组除了协助老人组的工作外,还要负责青年男女之间的交往活动和节日期间的串寨子。现在,节日的组织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州政府逐渐参与到节日的组织中来,并成为影响节日的重要力量:二是基层政府的介入及成为组织者。
  第三,节日参与者的变化。之前过泼水节的几乎是本村寨的人,节日恢复后,参与的主体扩大到其他村寨、其他民族甚至境外同一民族。据老人们回忆,20世纪80年代恢复泼水节后,寨子之间互相往来增多,节日规模更宏大,气氛更浓重,德宏州潞西市三台山乡邦外村的佛爷被认为是“最仙”的佛爷,每年过节的时候都有很多傣族、汉族、景颇族的人来参加,特意找佛爷“问事”,送钱送米给他。除了普通百姓的参与,政府也逐渐介入泼水节并扮演组织者和参加者的双重角色。近年来,境内德昂族还邀请缅甸的崩龙族前来参加节日,中国这边也派代表团前往缅甸参与他们的泼水节,这种基于节日的跨境互动持续了好几年,直到最近缅甸发生动乱才停止。
  第四,节日内容的变化。其一,节前准备的多样化。早些时候过节,囿于生活水平,节日的准备比较单一,除了基本的仪式器物准备,几乎没有娱乐活动。现在节日的准备内容更加丰富了,除了添置新衣服,打扫奘房卫生,搭建浴佛竜亭,制作泼水工具,准备祭拜供品等,青年人还要准备各种表演,这些娱乐活动除了在本村寨节日期间表演外,还要去其他村寨参加联谊,甚至被邀请到德宏州参加演出。其中变化较大的是服饰方面,以前过节的时候,人们的服饰必须都是民族传统服饰,现在当然也有很多人仍然会在节日时穿着民族传统服装,但是也有不少人开始着汉人的装扮,或者把民族服饰和汉人的装扮混穿,甚至有的女性将传统的长筒裙改成高于膝盖的短裙,并且裁剪得更为贴身。这样的行为虽然引起了一些老人的不满,但他们并未加以干涉,而这种行为在以前是要遭到批评的。其二,仪式活动的世俗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因素不断向边疆地区渗透,生活逐渐走向多元化,人们不再依附于宗教获得精神上的支持,而是将目光更多地转向现实生活,加之政府介入节日并逐渐成为组织者,因而促使以浴佛、赕佛为表征的节日活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向世俗化发展:
  形式上,一是主体信教群众规模的减少和多民族参与的趋势加强。
  ……
展开
目录
目 录序1清代«普洱夷人图说» 研究赵 荔1绪 论3一、清夷图概况9二、版本与源流20三、归属与特征37四、承继与发展55选择与归属 ———口述史视野下德昂族的历史文化研究王 燕77导 论79一、史籍中的德昂族90二、口述史中的德昂族历史表述115三、口述史中的德昂族文化表述149四、民族 符号 利益——— 一个选择与归属的过程1781清末以来云南小凉山彝族农村家庭家支通婚的历史考察 ———以嘉日家支为例全海燕195绪 论197一、云南小凉山彝族嘉日家支的基本情况200二、清末至民主改革前嘉日家支的家支通婚210三、民主改革至改革开放前嘉日家支的家支通婚227四、改革开放至今嘉日家支的家支通婚251结论277金平勐拉傣族的历史源流及族群关系研究刘 洁285导 论287一、金平勐拉傣族的基本概况295二、金平勐拉傣族的历史源流考释302三、历史上金平勐拉傣族的族群关系322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平勐拉傣族的族群关系339耿马摆夷土司及其与国家关系研究朱 迪347导 论349一、耿马摆夷源流与族群关系356二、耿马摆夷土司的国家化进程384三、边缘的姿态: 耿马摆夷社会与国家间的张力434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