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八方面挑战的秘密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党员干部推荐书目
入选中国外文局重点图书规划项目
引 言
实现中国梦面临的挑战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论述中国梦,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描绘了中国梦的蓝图,指出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然而,中国梦能否实现?中国共产党能否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困难?中共十八大前后,很多国外媒体分析了中共面临的挑战。
美联社2012 年11 月14 日称:“新一代中共领导人将面临三大挑战:把增速减缓的经济重新拉回复苏轨道;处理好与日本等邻国的领土争端;满足新兴中产阶级和数百万农民工想要过上更幸福生活的需求。”
路透社2012 年11 月16 日称:“如今的中国比十年前更加富有也更加自信,但在外交和全球经济形势上面临的压力也前所未有。同时,他们还面临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挑战,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危及执政党的地位。”
美国《华盛顿邮报》2012 年11 月16 日报道称:“中共新一届领导人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之一,是中国缓慢和缺乏活力的经济形势。”
瑞士《新苏黎世报》2012 年11 月2 日称,“五年前尚未扮演重要角色的互联网及其使用者已今非昔比,尽管这些因素都可以被控制,但却对官员们构成新的挑战。”
印度报业托拉斯2012 年11 月15 日报道称:“习近平面临艰巨的任务是,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下确保13 亿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分析人士说,这位新领导人最大的挑战之一是确保中国人食品、饮水、空气安全。”
《俄罗斯报》2012 年11 月14 日刊文称:“第五代领导人将不得不面对中国已无法‘韬光养晦’的局面。不管愿不愿意,北京已成为全球焦点,其任何步骤都会被放大,会有各种解读,且多半带有偏见,因为有人惧怕中国的增长和规模。”
英国《金融时报》2012 年10 月17 日报道称:“新一届领导人上台后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要务都将是:在社会发生着不可预知的剧变的情况下维护中共的权威。”
法国《费加罗报》2012 年11 月14 日认为:“‘威信’是十八大后中共面临的重大挑战。解决地方官员的‘威信’问题,让他们为人民谋利益,是摆在习近平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挑战。这要求解决重大腐败问题。”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2 年11 月17 日发表社论称:“摆在这个中国新执政团队面前的任务和挑战是极其艰巨的,习近平时代的帷幕才刚掀开,真正的考验也才开始。单反腐这一项,就将严苛考验习近平的政治意志和魄力。”
……
显然,以上分析都是有道理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至少面临八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世界经济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要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不容易。特别是实现健康的发展,就更不容易。
二是如何稳步有序发展民主。民主是人民的需求,老百姓不光希望吃饱穿暖,还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民主自由权利和越来越健全的法治环境。
三是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如何通过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念把全国人民凝聚起来;中华文化怎样真正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让人承认中国不光为世界生产了很多廉价商品,还对人类制度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是如何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目前还不太和谐,矛盾多发高发,甚至有时候比较尖锐,演变为群体性事件。
五是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清洁的空气,清洁的水资源等。
六是如何促进国家和平统一。国家统一是个重要标志,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真正解决,就没有资格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实现。
七是如何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快速发展必然改变国际格局,让有些国家不舒服。应该让世人相信,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是机遇,不是挑战,更不是威胁。
八是如何解决党内的消极腐败问题。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诸多挑战中,最重要、最需要解决的是消极腐败问题。这个挑战解决不好、应对不力,应对其他挑战无从说起。上述各种挑战是严峻的,但是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化解风险,应对挑战。
2012 年11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给全党和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表明了对民族、对人民、对党的重大责任,庄严承诺,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不断增强着全党、全国人民以及全中华民族成员对未来光明前景的信心。抓“八项规定”,吹来一股强劲的新风;“苍蝇”、“老虎”一起打,反腐败力度空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进着党群干群关系;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强军目标的提出和实践,加速着国防现代化建设;全方位的成功外交,使中华民族更自信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改革的范围和力度都是空前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虽然履职仅仅一年多时间,但已经赢得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高度信赖,在世界范围内也受到普遍好评。
本书对每一个方面的挑战,都力求讲明以下问题:困难和挑战之严峻;问题由来及原因;中央应对之思路;实践效果及前景。
本书的主持者和参与者是《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团队的主要成员。沈传亮撰写第一、三、五章,李庆刚撰写第二、四章,韩晓青撰写第六章,董洁撰写第七章,卢毅撰写第八章。在本书的策划、编写、出版过程中,新世界出版社社长杨雨前、总编辑张海鸥和责任编辑李淑娟、乔天碧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在此,向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谢春涛
2013 年 7 月
第一章 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1
中国经济“危机” / 3
改革仍是最大红利 / 7
创新才有活路 / 12
向城乡一体化迈进 / 19
开放型经济求量更求质 / 25
第二章 如何发展政治民主 / 35
毋庸讳言的挑战 / 38
党内民主 / 45
完善人民民主 / 52
发展协商民主 / 57
支持基层群众自治 / 66
第三章 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77
有待成长的文化软实力 / 80
开展强“魂”行动 / 84
文化体制改革再出发 / 92
消除文化服务供应鸿沟 / 98
扭转文化软实力“逆差” / 104
第四章 如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 113
纷繁复杂的严峻形势 / 115
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 / 123
大力完善社会保障 / 131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 146
第五章 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155
绿色觉醒刻不容缓 / 157
珍惜每一寸国土 / 162
以革命的勇气节约资源 / 167
环境保护“这一手”硬起来 / 175
靠制度保护环境 / 180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但是,由于世情、国情和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党在自身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此情况下,我们所面临的舆论环境也纷繁复杂,各种声音和观点充斥媒体。特别是由于目前在社会经济等领域面临的一些体制和机制性问题及尖锐的社会矛盾,也使公众产生了一些困惑和迷茫的情绪。《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挑战?》一书,从国内外读者高度关注的当前我党和我国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入手,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展示了我党应对挑战的勇气和智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丰富实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定将继续获得读者的关注与喜爱。
——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李君如
《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挑战?》是谢春涛教授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本书直面我党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问题入手,继续用“以故事讲思想”“让别人来评述”的方式,向读者说明我党的执政理念和方式。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李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