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动物与中古政治宗教秩序(增订本)(复旦文史丛刊)
0.00     定价 ¥ 138.00
湖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2596331
  • 作      者:
    陈怀宇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作者以动物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宗教研究领域的一般性问题,如十二生肖、龙王等都在本书讨论之列,既新颖又富有趣味。

展开
作者简介

  陈怀宇,生于1974年,江西樟树人。现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助理教授,2011—2012学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历史学部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宗教史与思想史、丝绸之路文化史、近代思想与学术。已出版著作《中国中世寺院主义之复兴》、《普林斯顿东亚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出土汉文文书注记目录》,并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从第一章开始讨论初唐时期佛教僧人对动、植物进行的分类,这一分类一方面继承了佛教律典的传统,另一方面结合了分类者的文化背景以及个人日常生活经验。随后在第二章讨论南北朝隋唐佛教文献中十二生肖形象和意义的变化,从这一变化可以看出佛教世界观在中国文化背景中被理解、接受、扭曲、修改的过程。在第三章讨论驯虎叙事,从这一讨论中可知僧人作为中世纪社会秩序中的特殊群体,与动物在日常生活中结下不解之缘,而其与动物相伴的行为亦被塑造成理想的宗教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与欧洲基督教所塑造的圣徒与动物相伴的形象可以对应。第四章讨论中古佛教文献中的动物名号变迁,着重讨论佛教在进入中国文化之后从以狮子为主要象征性动物变成以虎为主要象征性动物的过程,同时追溯了狮子在塑造佛教思想和实践权威过程中如何被赋予特殊意义,以及这一意义与古代印度次大陆自然环境之关系。第六章讨论九龙在中古文献中的流变。首先探讨佛教文献《普曜经》的汉译术语问题,探讨中国古代作为政治权威象征符号出现的九龙如何出现在汉译佛教文献中,然后揭示了这一主题如何进入道教文献传统,以及其影响如何又进入政治话语的过程,这些章节均是从具体史料出发来提出新问题,并从各个角度来解决这些新问题。在具体讨论中也引入了文学批评、人类学分析等手段对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第五章谈世界史视野下的猛兽与权力,则更多是从基本假设出发提出新问题。将猛兽作为象征在古代政治权力和权威建构中的意义放在一个世界史的上下文中考察,并试图提出世界各地动物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有共通性和关联性的问题。

展开
目录

缘起

导论:动物、宗教与秩序

 一、引言

 二、理论框架与方法论的检讨

 三、主题的阐释:动物、政治与宗教

 四、材料的解释:叙事、隐喻与象征

 五、结语

第一章 中古时期佛教动植物分类

 一、引言

 二、佛教动物分类学

 三、佛教植物分类学

 四、结语

第二章 从十二时兽到十二精魅:南北朝隋唐佛教文献中的十二生肖

 一、引言

 二、从四方顺序的转换看世界观的转换

 三、从十二时兽到十二精魅:六朝隋唐佛道思想的交融

 四、结语

第三章 中古佛教驯虎记

 一、引言

 二、早期佛教文献所见自然空间及其猛虎论述

 三、高僧驯虎记

 四、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