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天才与狂徒:跨越200年时间与空间,解读人类创新史
0.00     定价 ¥ 98.00
湖州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13100147
  • 作      者:
    [英],西蒙·温切斯特(Simon,Winchester)
  • 译      者:
    文家欣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 送给天天焦虑但心怀梦想的创业者

开拓者如何跨越逆境——

所有的努力都需逆流而上,只有用智慧与勇气穿越逆境,才能抵达逆境的终点。

创新的方式与步骤是——

获取保护、挖掘本质、寻求交易、提升速度、高速发展,所有的创新都应具备以上五个步骤,创新才能持久。

团结与联结的重要性如何——

一个(初创)组织的成功关键,是将互不相干的物与人捏合成一个组织,这种捏合既包括物理上的联结,更包括心理上的团结,只有合纵成一,才能塑造成功的团队与组织。

能成事的团队包括——

一个组织的成功,不能缺少奠基者、开拓者、研究者、梦想家、实干家、癫狂者……汇聚起优秀的人才,用人之长,才能成就成功的团队。

● 送给危机之下需逆流而上的进取者

开拓精神是冲破逆流的箭矢——

进取者需逆流而上,只有从荆棘中开辟道路,才能抵达成功。

优秀的个人品质是成功的基础——

坚韧、毅力、百折不挠、一往无前、好奇心……优秀的个人品质,成就危机之下的进取者。

● 送给喜欢看历史类图书,以史为鉴的终身学习者

历史不仅是教科书上的时间线,而是对过去的讨论,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模式。唯有“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你的人生才能有所突破。

● 全新视角,不落窠臼。前所未有的写作角度

作者受中国传统五行文化启发,一反经济史类图书以时间为主线,流水账式写作的传统写作习惯,别出心裁地选择了木、土、水、火、金五大视角,内容有重点、有取舍,跳出成功学视角,以中式经典叙事,讲述西方经济史发展。

● 湛庐文化出品。

 


展开
作者简介

西蒙·温切斯特(Simon Winchester)

 

l 英国知名作家、探险家、记者,中文名文思淼。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名誉研究员。

l 毕业于牛津大学地质学系,曾任《卫报》海外记者及《星期日泰晤士报》海外特派员,长期为《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及BBC等媒体撰稿。在温切斯特担任《卫报》记者期间,曾报道了举世哗然的“水门事件”。

l 作品选题涉猎广泛,尤其擅长叙事;写作视角独树一帜,能用渊博的知识给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出版了多部文学作品,第一本引起轰动的作品是1998年出版的《教授与疯子》,该书讲述的是《牛津英语词典》背后的故事,并从中揭示人的卑微与伟大。图书刚上市,销量就迅速攀升,一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2019年,此书被翻拍成电影上市,由好莱坞两大著名影星肖恩·潘和梅尔·吉布森领衔主演。即使在20多年后的今天,这本书的平装版和精装版仍然在不断重印。此外,还著有《改变世界的地图》《世界边缘的裂痕》《大西洋的故事》等多部经典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 近200年间,人类的经济发展远超之前数千年,是什么让经济加速发展?是什么让大型企业甚至大国涌现?作者温切斯特从美国近300年的断代史入手,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探索者、进取者、破局者、创新者、融合者的群像画传。

● 人类是如何连接更紧密的?是什么塑造了今天人们所认识的现代国家?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温彻斯特追随zui重要的探险家、思想家和创新者的脚步,展示了近三个世纪那些改变历史的人如何通过勇气、智慧和勤奋在人类经济史中留下他们的印记。在书中,温切斯特介绍了在创造现代经济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历史人物。这是一部铺天盖地的叙事史诗,也是一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旅程,提供了全新的看待人类创新历史的视角。

● 阅读本书,你能够看到一部跌宕起伏的近现代资本主义狂想曲。以史为鉴,你可以了解土地带来的生产力改变、铁路的巨大力量、内循环等宏大经济概念的真正含义。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开拓者和创新者的敬意,作者用准确且精彩的描述带我们回溯历史,感受传奇。《天才与狂徒》足以带你赴一场令人震惊的、极具原创性的阅读盛宴。

——斯泰茜・希夫(Stacy Schiff)

美国知名作家、普利策传记奖得主

历史很少像西蒙・温切斯特讲得那样迷人和有趣……读这本书实在是一种享受。

——《纽约时报》

生动,有价值……毫无疑问,《天才与狂徒》是一部极具张力、精彩非凡的著作。

——《华尔街日报》

作者以全新巧妙的视角和扎实的写作功力重述传统的历史,毫无疑问,温切斯特开辟了一条新的的写作路线。

——《经济学人》

温切斯特对历史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洞察力。强烈推荐给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以及所有寻找新奇刺激的历史故事的读者。阅读《天才与狂徒》,你将获得一窥历史真容的全新视角。

——《图书馆学报》

温切斯特是位讲故事的大师。他笔下的人物和事件都栩栩如生,细节描写非常细腻。

——《纽约书评杂志》


展开
精彩书摘

杰弗逊的遗产

托马斯·杰弗逊一生都对树木格外着迷。在他看来,树木就好比是他的宠物。蒙蒂塞洛庄园是杰弗逊在弗吉尼亚州阿尔伯马尔县(Albemarle County)的一处山麓精心打造的宅邸,为了在庄园开阔的西侧草坪周围植下最心爱的树,杰弗逊费尽了心力。

杰弗逊惯于进行大格局的构想。得益于力求旧景重现的蒙蒂塞洛庄园的管理者,今天我们在这里仍能看到柳树成行、木兰连排、糖枫林立之景。此外,这里还有椴树、桑树、皂荚树、橡树、松树、胡桃树、梓树等十余种树木。路旁还栽种着柿树和桃树。这一切正是杰弗逊在1768 年买下蒙蒂塞洛庄园时希望看到的景象。

不过,蒙蒂塞洛庄园命途坎坷,多年来一直深陷债务泥潭,这与杰弗逊的挥霍不无干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座庄园无人看顾,成了一处华美的废墟,围绕庄园栽种的树林也被疯长的杂草剥夺了生机。不过,即便无人看顾,一些较大的树木还是艰难地存活了下来。近年来,从盘根错节的“怪物”中指认哪些才是由杰弗逊亲手栽种的近乎成了一项竞赛。人们想象着,某个夏夜,杰弗逊走进园林,将树苗的根深深地埋入柔软的沃土之中;某天,他又将护根物铺在树根上面,让树芽享受弗吉尼亚暖雨的滋养……不知不觉,这位向来最受爱戴的总统似乎更有人情味儿了。

近年来,一位荷兰树艺师发明了一台可检测老树实际年龄的X 光仪器。令人感到兴奋的是,经检测,蒙蒂塞洛庄园中有4棵树至少已有200岁了,因此它们有可能是杰弗逊亲手栽种的。然而,现实却极具讽刺意味。这4棵可能由杰弗逊、也可能由他雇来打理庄园的奴隶所种的老树,在被确认后不久,相继倒下并死去。

在这4棵老树中,2棵是极度脆弱的北美鹅掌楸,其中1棵底部周长超过10米,已对周围的建筑构成了严重威胁。另外2棵老树中,1棵是落叶松,1棵是紫叶山毛榉,据说杰弗逊晚年曾在它们如云如盖的树冠下消磨时光。大部分人会对这些树木的逝去产生一丝淡淡的伤感:杰弗逊是国家核心思想的极少数缔造者之一,而我们与他之间的这层确切而不乏浪漫的联系就这样被切断了。

不过,我们与杰弗逊还保有另一层联系。在蒙蒂塞洛庄园的树林中,存在着一个不起眼的窥孔,可以让今天的访客一窥当年杰弗逊眼中的世界。通过这个设计巧妙的窥孔,访客可以从一个奇妙的角度观看四周,心中油然而生的兴奋和感动之情,足以与杰弗逊当初的设想媲美。

蒙蒂塞洛庄园几乎完全朝西。假如没有中间的小山冈的阻挡,杰弗逊就能将40 多公里之外的蓝岭山脉(Blue Ridge Mountains)尽收眼底。幸而海拔360 多米高的蒙特阿尔托山(Mont Alto)挡得不多,仅“削”去了蓝岭山脉靠南的一小部分。杰弗逊曾计划在蒙特阿尔托山山顶修建瞭望塔,最终未能实现。然而,杰弗逊在庄园周围栽种的树木,在他生前没有成长到足以遮蔽视线的高度。因此,在最后的日子里,杰弗逊能够坐在门廊上眺望远山日落,唯有蒙特阿尔托山稍有遮挡。

然而,今天的情况已大不相同。蒙蒂塞洛庄园的树木已经长高了,如果现在有人坐在杰弗逊曾在傍晚乘凉的地方,已无法一窥杰弗逊记忆中的蓝岭美景了。相反,他将面对一堵翠绿的“高墙”;若是在10 月,高墙将被染上秋色,他将满目灿金橙红。这景象虽同样动人心魄,但由于这些数量惊人的参天大树的阻挡,已很难再看到杰弗逊当年亲眼所见的景色了。

今天的蒙蒂塞洛庄园的管理者一直致力于让这片土地重现旧貌,风景自然也包括在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管理者决定利用树木的间隙开一个窥孔。通过得当的修剪和周密的规划,在一堵由橡树、铁杉和白松组成的“远墙”上出现了一个人工制造的缺口,远看形如一只小眼睛。不过若是走近测量,这个缺口估计至少有6 米长、3 米宽。得益于工作人员的精心修剪和塑形,窥孔始终保持着原有的模样。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它,仔细端详或者粗略一瞥当年杰弗逊眼中的美景。

由于杰弗逊尤为骄傲的是创建了弗吉尼亚大学,因此修剪窥孔的工作人员特意将大学的圆形大厅“框在”了视野正中央。可惜,杰弗逊未能亲眼看到这座大厅的落成。越过大厅,映入眼帘的是远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山岭,天际线公路和蓝岭公路勾勒出它那柔和的轮廓。这条山脉在历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意义。因为在杰弗逊的时代,这条山脉不仅是当时的国界,还是当时拓荒者定居地的界线。杰弗逊在有生之年从未越过这道山脉,却一直被它吸引着,魂牵梦萦。

    ……

 


展开
目录

8

从纽约到国家中心地带的水路连接 -145

芝加哥运河的成和败 -155

驯服大河 -161

04 迅猛之火:智勇者追逐极速

国家大道,速度的起点 -173

蒸汽时代的口令:前进!前进! -179

铁路让“中间地带”不复存在 -181

第一条横贯北美洲大陆的铁路 -187

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奠基之旅 -200

用公路联结国家 -207

打开空域的冒险 -217

从空中穿越美国 -219

05 犀利之金:跨界者网罗未来

会说话的电线 -231

电报让即时通信成为可能 -234

最珍贵的专利:174465 号 -246

让电走入千家万户 -250

为草原送电 -263

从传递电码到传输声音 -269

广播电台的黄金时代 -277

电视时代到来 -283

互联网将全球铸为一体 -292

结 语 29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湖州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