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成为一流匠人的12条工作哲学》:
我把成功分为两种:一种是世俗的成功,只是追求物质上的成功,具有强烈的功利心;另一种是高尚的成功,不但追求物质上的成功,更要追求心灵和精神上的成功。世俗的成功源于人格的缺陷,高尚的成功源于人格的不断完善。
人格包含外在人格和内在人格。外在人格,主要是一个人的性格;内在人格,主要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精神信仰,统称为哲学系统。我觉得,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人都应该学点哲学。
总结下来,人格=性格+哲学。
人格的形成,与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有关。人在成长过程中会自觉地注意外界环境的需要,并与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而人格的完善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例如,有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得很自卑,个性敏感、懦弱,但他不喜欢自己这样,他想要让自我变得自信乐观起来。那么对于他来说,理想的自我就是自信,现实的自我就是自卑。他需要不断与现实的自我进行斗争,才能做到自信从容。那这个理想的自我就是个体内心所期望的自我形象。一个人的人格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以及自我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和谐。
一般来说,理想自我往往是比较完美的。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到各方面都尽如人意,现实自我往往同理想自我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一个人要成长为自己所希望的样子,也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需要付出长久的努力。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别人的一面镜子,换句话说,我们总能从别人对自己的各种外在神情、意见、态度了解到自己的状况,反观自己,形成自我观念。在我们想象别人对自己满意还是厌恶的时候,我们会做出改进,尽量做到与对方希望的协调一致。一个人的自我判断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越接近,说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强。
所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你身边的人如何看待你,怎么议论你,都是自己人格的折射。你常常挂在嘴边的其实就是自己的人生。对此,你唯有不断上进,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当你走进社会,你为他人所容纳,受到他人的欢迎,这就说明你具备了一定的人格。人格往往指向精神和灵魂层面。当一个人有着高内在的价值形象,那他的人格魅力一定会散发出光辉。
可是,当下的我们大多数还停留在低层次的需求,而忽略了自己的人格修养。也许我们知道自己的不足,却不懂得成长。
如果我们把马斯洛所提出的人的基本需求,比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称为匮乏性需求,那么高层次的理想人格的追求,则可以成为成长性需求。这就好比我们要养活养好一棵树,坑是必需的,土壤是必需的,而对树苗的栽种和培育才是最重要的。再反观一下自己,我们买一套房,肯定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买两套、三套,可能是出于安全感的需要,但当我们拼命去追求数量的时候,这是出于一种什么需求?我们买一个手机,是出于基本的需求,如果经常换手机,只要哪里有新产品出现,就一定要去尝试一下,甚至有人准备露营用的椅子、充足的食物和衣服,十多个昼夜的等待……这一切只是为了在第一时间抢到新鲜出炉的某某品牌的手机,这又是出于一种什么需求?一个人吃一顿饭就要花掉好几万元,又是出于什么需求?当下一些人,匮乏性需求满足之后,没有方向,常常不知道接下来自己的生命之力该往哪方面使,茫茫然不知所措。殊不知把生命之树种进坑之后,我们还需要培育它,让它长得更茂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