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老书店
宋云彬:发时代新声
宋云彬:进步『开明』
宋云彬:出版两部大书
宋云彬:『大书』《辞通》
宋云彬:《二十五史》与《二十五史补编》
宋云彬:抽版税发财
宋云彬:《开明英文读本》的畅销
冯和法:竞争者出现
宋云彬:《爱的教育》
宋云彬:惜哉!开明
王大煜:进步文化的堡垒——生活书店
胡愈之:结缘生活书店
王大煜:生活书店与救国会
王大煜:生活书店的人事制度
王大煜:关心读者
王大煜:从《生活周刊》到《生活日报》
王大煜:生活书店开架售书
王大煜:举办义卖,支援抗战
王大煜:改善职工待遇
魏晋:生活分店
张启宗:黑名单变『明』
王大煜:生活书店遭查封
沈静芷:成立新知书店
冯和法:辛苦办新知
薛暮桥:出版《中国乡村建设批判》
沈静芷:别具一格的《文化线》
赵晓恩:香港新知
赵晓恩:新知关门
张嫂英:辛垦一二事
萧作霖:拔提书店
张企程:中国世界语书店
陈子爷:短命的半岛书店
冯和法:设『不二书店』
李成俊:惠记书店
第二辑
老书局
贾平安:创办商务印书馆
贾平安:教科书营业冠于全国
贾平安:随书编写教授法
陈廷缜:早期发展的奥秘
黄警顽:商务的图书推广
陈廷缜:推销的窍门
曹冰严:影印善本古籍丛书
曹冰严:创办公共图书馆
曹冰严:东方图书馆
曹冰严:任人唯贤
卢天白:商务印书馆的稿酬制度
卢天白:『新标准办法』的风波
朱友伦:杭州分馆的运营
万籁鸣:我在商务画插画
朱蔚伯:改组编译所
朱蔚伯:四角号码检字法
顾祖荫:撤柜开架的创举
董涤尘:在数学部当编辑
胡愈之:由合资变民企
邹修庵:也是文具店
杨荫深:重编《高中国文课本》
王云五:《万有文库》的缘起
王石乓:《万有文库》的发行与预定
朱蔚但:《百科全书》的破产
朱蔚伯:功亏一篑的《丛书集成》
陈廷缜:可取的经营管理方法
陈廷缜:职工培训——学徒制
陈廷缜:年功加给制薪酬
王之恕、宣节带:京华印书局的全盛期
王之恕、宣节带:拓银行业务
王之恕、宣节带:京华难逃厄运
章锡琛:中华书局诞生
朱联保:早期中华书局责任人
金寒英:欲编《辞海》
章锡琛:『游击战』胜出
朱联保:分馆分局
朱联保:书局副业
朱朗亭:选择分局经理的标准
朱朗亭:杭州分局的运营
豆稚乓:昆明分局的经营特点
朱联保:改组公司
俞鼎梅:从招考集资
朱联保:创用标点符号
邱仲和:出版有一手
刘季康:初期推广活动
朱联保:获得[亏召力]
朱翊新:勉强生活
刘廷枚:用赠:叩吸引读者
刘季康:正常推广方式
刘弘任:边陲设店
翁稚棠:特色设店
邱仲和:排辈论[字]
刘弘任:《千字课本》
朱联保:日伪下杀手
朱翊新:最好的时机
朱联保:出版长篇通俗小说
朱联保:创用新词『连环图画』
朱联:陈嘉庚与世界书局
朱联保:教科书的送审內幕
朱联保:不为;亙兀折腰
朱联保:朱生豪的稿酬
谷馨山、赵树芬:接任泰东
谷馨山、赵树芬:出版转移
谷馨山、赵树芬:不弃政治往来
谷馨山、赵树芬:创造社的第一个据点
谷馨山、赵树芬:出版国故
谷馨山、赵树芬:假公济『泰东』
谷馨山、赵树芬:随『时』而动
谷馨山、赵树芬:只愿遂民意
谷馨山、赵树芬:自树一帜
谷馨山、赵树芬:赵公陨落
冯和法:合作办书局
冯和法:从[三个一]开始
冯和法:初办黎明
冯和法:初到黎明
冯和法:《经济学季刊》
冯和法:包办『黎明』
冯和法:黎明一期刊
冯和法:真正负责人
冯和法:『独裁]一面
冯和法:难定方针
冯和法:在文学方面的一贯性
冯和法:农书出版
冯和法:《中国农村》应运而生
冯和法:《中国农村》脱离『黎明』
冯和法:黎明『后台』
冯和法:各取所需
冯和法:在粵书局
冯和法:又看到希望
冯和法:再次白手起家
冯和法:变成文具店
冯和法:名存实亡
冯和法:出版大学课本
冯和法:转移广州
博荣恩:命名正中
黎孑遗:正中之谜
傅荣恩:文化『特务』任务
黎孑遗:抗战以前的正中书局
黎孑遗:『七联处』的成立
黎孑遗:生财之道
刘寒英:国定本的产生
刘寒英:反对七联的风潮
黎孑遗:正中西迁
黎孑遗:正中瓦解
萧佳霖:中国文化书局
张超济:敌伪的『新民』
张超济:疟狗本质
张超济:成立『学用品部』
张超济:茶毒思想的书馆
范予遂:应急的『民力』
江文汉:青军协会书局
第三辑
老书社
李小峰:难被认可
李小峰:印些像样书
李小峰:《新潮》的推销员
李小峰:推广新文化
李小峰:竭力服务
李小峰:《吶喊》新气象
李小峰:革新出书
李小峰:社址被销
陈铭枢:角茏混杂
陈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