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导言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学交流的历史重构与当代阐释
第一节 国际政治范畴的“中东欧”和文学的“东欧”
第二节 中东欧文学及其历史文化底蕴
第三节 方法、范式与视域的融合
第一章 古代华夏民族与中东欧民族的最初接触和相互认知
第一节 远古时代的遗存、推测与想象
第二节 北匈奴人西徙与东方华夏民族进入东欧
第三节 关于古保加尔人、匈奴人和中国人的关系
第四节 阿瓦尔人或柔然
第五节 蒙古帝国在中东欧的战争
第六节 第一位到达东方的波兰人本尼迪克特
第七节 马可·波罗及其故乡克罗地亚
第八节 14世纪从中欧来华的人士
第二章 明清之际中国与中东欧地区交流的地理知识、人物业绩和文化影响
第一节 明末中国舆图和地学典籍对中东欧的折射
第二节 波兰传教士卜弥格等人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贡献
第三节 波希米亚来华传教士群贤
第四节 来自南斯拉夫历史地区的传教士
第五节 匈牙利人对中国的探索
第六节 到达中国的第一位罗马尼亚人
第七节 到达中国的第一位塞尔维亚人
第八节 中东欧本土文明及史料对中国的反映
第三章 晚清中国关于中东欧民族的认识及文献记载
第一节 中国地理学著作对中东欧地区的介绍
第二节 驻外使臣对中东欧民族的记述
第三节 其他书刊对中东欧民族和国家的介绍
第四节 康有为的波兰史论和中东欧四国游记
第四章 晚清时期来华的中东欧人士及对双边文化交流的影响
第一节 匈牙利人的东方情结与奥匈帝国对华关系
第二节 中东铁路的修建与来华的波兰等国侨民
第三节 其他来华的中东欧地区人士
第五章 19世纪中东欧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关注
第一节 中国文化初入捷克
第二节 中国文化进入罗马尼亚
第三节 中国文化在其他中东欧国家的传播情况
第六章 清末民初中东欧文学汉译的滥觞
第一节 波兰“亡国史鉴”与汪笑侬的新京剧《瓜种兰因》
第二节 李石曾译《夜未央》和许啸天的“波兰情剧”
第三节 周氏兄弟与《魔罗诗力说》和《域外小说集》
第四节 周氏兄弟与匈牙利文学的早期译介
第七章 “五四”新文学作家与中东欧文学
第一节 鲁迅对“弱小民族文学”的倡导及周氏兄弟的中东欧文学译介
第二节 茅盾与《小说月报》对译介中东欧文学的贡献
第三节 朱湘与他的《路曼尼亚民歌一斑》
第四节 各种文学期刊对中东欧文学的译介
第八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东欧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第一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东欧文学译介概述
第二节 茅盾、巴金、王鲁彦、孙用等翻译家的译介贡献
第三节 《文学》、《矛盾》等文学期刊对中东欧文学的译介
第四节 以Esperanto为中介语的中东欧文学译介
第九章 20世纪前半期中东欧国家对华政治与文化关系
第一节 中东欧对华政治与外交关系
第二节 中国与中东欧民间的战斗友情及其历史贡献
第三节 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的早期汉学
第四节 捷克汉学家普实克对中国文学的译介
第十章 毛泽东时代对东欧文学的引进
第一节 新中国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政治文化关系概述
第二节 波兰文学在中国
第三节 捷克斯洛伐克文学在中国
第四节 匈牙利文学在中国
第五节 罗马尼亚文学在中国
第六节 保加利亚文学在中国
第七节 南斯拉夫文学、阿尔巴尼亚文学在中国
第八节 波罗的海三国文学在中国
第九节 中国作家出访东欧及有关记述
第十节 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的遗产与思考
第十一章 1949年以后中东欧国家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译介和出版
第一节 中国文学在捷克和斯洛伐克
第二节 中国文学在波兰
第三节 中国文学在匈牙利
第四节 中国文学在罗马尼亚
第五节 中国文学在其他中东欧国家
第十二章 新时期以来中东欧文学的译介与研究
第一节 新时期中东欧文学的译介
第二节 新时期中东欧文学研究的深入
第三节 后三十年中东欧文学研究的热点
第四节 研究视野与方法的探索和未来发展的挑战
第十三章 当代中东欧文学重要翻译家和研究者
第一节 波兰文学翻译家和研究者
第二节 捷克文学翻译家和研究者
第三节 匈牙利文学翻译家和研究者
第四节 罗马尼亚文学翻译家和研究者
第五节 保加利亚文学翻译家和研究者
第六节 前南斯拉夫文学和阿尔巴尼亚文学翻译家和研究者
第七节 东欧文学研究和译介的薪火相传
结语:相约文学未来,共襄大业盛事
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学(文化)交流大事记稿
参考文献
后记
编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