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上海故事/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献丛书
0.00     定价 ¥ 4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8058133
  • 作      者:
    作者:(美)朗格|总主编:熊月之|译者:高俊|校注:王敏
  • 出 版 社 :
    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7-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随之,英、法、美租界相继辟设,来沪的外侨人数不断增加。他们其中的一些人,以游记、演讲、回忆录、日记等形式,以他们的视角,记录了其在上海的所见所闻所感,记述了他们所经历的事件。这些记录而成的英文文献讲述了开埠初期的租界、外侨社会状况以及外侨的家庭生活等,内容翔实可靠、幽默诙谐,且极具史料价值。看外侨眼中的上海,听他们讲述上海开埠早期的故事,领悟上海开埠早期的外国租界、外侨社会和华洋关系。

展开
内容介绍

  《“外语文献中的上海”丛书:上海故事》共收录六部稀见上海开埠早期英文文献,多形成于19世纪后半期,包括游记、演讲、回忆录、日记等种类。其作者或为长期在上海等口岸城市生活的外侨,或为来华游历的外国人。这些文献则翔实地记录了他们在中国所经历的重要事件,是反映开埠初期的上海以及中国其他口岸城市的华洋关系、外国租界以及外侨社会情况的珍贵史料。另一方面,这些文献也反映出这部分具有特殊的中国生活经验的西方人对近代中国的观感,对于全球化的视角之下深化近代中外关系和中西关系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泥城之战”

  我从未听人说过: 这一事件为什么被称为“泥城之战”?又是谁将之称为“泥城之战”?事件所发生的地点,在当时以及事件发生之后,都不叫作那个名字。在最近一本由一位上海居民出版的书中,作者称这是因为战争发生在城墙下,那里的烂泥可以没至脚踝。事实上,事件并非发生在城墙下,当时的地面也是相当干燥。麦克莱伦(Maclellan)先生在他的《上海故事》一书中称这一事件只持续了2个小时。实际情况则是它超过了24个小时,从1854年4月3日下午开始,直到次日傍晚才结束。

  以上的片言只语,还有时常在当地报纸或其他地方出现的报道,都显示出: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与这一事件有关的许多事实存在着误解。而我恰好从头至尾参与其中,如果我能回忆此事件,或许对现在的上海居民而言也是有意义的。有一点希望得到您的原谅: 叙述大多来自我的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这些,我应该最有资格来叙述。

  从上一年9月起,上海县城就已经被“叛军”占领了。除了租界,政府的士兵——也就是“帝制的拥护者”——已经遍布全城。根据《领事条约》,不允许他们进驻租界。然而,“叛军”的食品和弹药补给正是通过这一不设防的渠道得以进行的,这就自然导致了政府军和外国人之间的龃龉。

  政府军的大本营设在苏州河石桥上的红庙,牢固的防御工事和加固的营盘一直从城南的董家渡延伸过来,与城墙平行,直至西北部的宁波会馆——那里有一座坚固的泥砖堡垒。然后再穿过泥城浜,一直绵延到苏州河的西岸,沿着现在跑马厅的边缘,大约到马街一半的位置。

  当时的租界向西仅至河南路,从那里到泥城浜之间的区间大多是乡下,零星分散着一些小村庄和传教士的住宅,位于泥城浜东岸边缘的老跑马厅占据了这一区域的相当大一部分。

  因为前文所述的政府军和外国人之间不甚友好的关系,后者完全被封锁线包围。越线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所以,居民们走路主要限于沿跑马厅而行。当经过泥城浜的一段时,他们经常被躲在工事后的中国人投掷砖块和其他东西。故而,除了一小部分特别胆大的人,其他人都不得不放弃了这项活动。这种情形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租界里的和平经常被无法无天、前来侵扰的士兵打断。这些士兵有一次甚至遭到附近居民的射击而被赶了出去。因为这些侵扰以及“叛军”和政府军之间的持续战斗,警报声时常响起,所以租界里的男人们时刻准备着,瞬间就能到位,以击退来犯者。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4月3日下午,消息传来: 在跑马厅附近,一对外出散步的英国男女因遭到清军的攻击而受重伤。我和其他几个居民立即带上枪出发赶往骇人事件发生的现场。到达现在马路的顶头,我们看到一队政府军士兵从马街的位置出发,朝向现在煤气厂的方向,挥动着旗帜,带着一副挑衅的姿态缓缓前行。我们加入四五个正在当班纠察的英国水兵的队伍。他们正躲在位于今天劳合路和宁波路交叉路口的圆形大坟冢后面,同正在推进的政府军交火。这样持续了半个小时或更久,没有其他人员加入进来——每天这个时间,绝大多数居民下午外出锻炼;还有一些耽搁则是因为到港口的军舰上交际。这时,政府军的左翼正朝着现在监狱的方向推进,看起来他们要切断我们的退路。毫无疑问,我们的处境很不乐观: 如果继续躲在隐蔽处,我们很有可能被抓获;如果向后面撤退,则可能被四下乱飞的子弹击中。就在我即将拿定主意向后撤退时,我听到租界方向传来“咚哒哒”的鼓声。很快,一队英国军舰的士兵和海员映入眼帘,紧随其后的是一些带着金能亨(E. Cunningham)先生的榴弹炮的美国人。援军的出现给受到围困的我们所带来的宽慰难以言表,也使得政府军迅速撤回到他们在苏州河上的大本营。他们在途中遭到英国领事阿礼国(R. Alcock)所率领的英国军队的追击,美国人则向泥城浜对岸的营盘放了几炮。夜幕降临,所有人撤回租界,宁静弥漫整个夜晚。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远东的孩子们

  直到芬利·彼得·邓恩的系列幽默短文《杜利先生》、乔治·艾德的《俚语寓言故事》和林·拉德纳的短篇小说《阿尔,你了解我》在芝加哥产生强烈反响后,我才意识到原来一个报纸专栏可以如此吸引一个城市的注意力,对埃尔希·麦考密克所写的《小孩日记》这本书,也有了更充分的理解。

  《杜利先生》、《俚语寓言故事》和《阿尔,你了解我》以小部头形式成书后,最终深受人们的欢迎。《大陆报》出版社(The China Press)也顺应了这一民意。

  本书主要描述外国人在中国愉悦、诙谐的家庭生活,以及管家、阿妈和苦力的点滴细节。这些所见所闻全来自一个外国小孩的视角,还贯穿着她的一些奇思妙想。这本书在整个远东引起巨大反响,一再重版,还在日本、菲律宾等地出版。

  每个来到上海的外国人,都想用笔随时记下他们家人古怪又搞笑的生活掠影,但很少有人拥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做到这一点。麦考密克小姐,这个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女孩,后来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用优美、生动和幽默的笔调为我们完成了这个任务。我们只需将这本小书带回家慢慢品味。你只需把它放在书桌上,不论是国内来客,抑或新居民,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愉悦。

  ——编者话

  第一章

  在这一章,小孩觉得只有孤儿才会写下“家,温馨的家”这般感慨……到新闸路拜访的喜悦……阿妈“策划”了一场葬礼……在上海,有关丝袜的奇想

  3月29日

  全家人总对两个小孩赞不绝口,一个是欧泊·怀特,另一个是黛西·阿什福德,他们都被认为是小神童。尽管我比他们俩要小很多,但我觉得自己并不比他们笨,于是我开始写日记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当然,家里人绝不会看到我的日记,他们真的很笨。刚刚还听到妈妈对阿妈说,最好把我带到外面玩会儿,因为她看见我一个人坐在餐厅地板上,在一张纸上到处乱画。我将继续在厨房里写日记,不管怎样,那里是我长待的地方。

  我们全家住在一幢漂亮的砖型别墅里。虽然爸爸妈妈也把我介绍给其他人,但事实上我只对阿妈最熟悉。阿妈会说一口流利的简单英语,没有其他人那样的滑稽外国腔,但我还得努力学着听懂。今天早上,我听到他们在谈论昨晚不翼而飞的鸡肉。我知道是厨师的两个堂兄弟昨天在厨房偷吃的,当我喃喃地开口想告诉他们时,妈妈却说: “快听听我们的小可爱,她正在学说‘爸爸’呢!”

  听到这里,我对这个家真是人失望透顶啊!好想尽快看懂、读报纸上的征人广告,这样我就可以找到另一个新家啦。

  ……

展开
目录

1前言

1上海游记[英]福  钧著

25上海社会概况[美]朗  格著

61上海故事——从开埠到对外贸易[英]麦克莱伦著

145远东生活回忆录[美]魏德卯著

186上海租界历史杂录(1842—1856)[英]卡莱斯著

200小孩日记[美]埃尔希·麦考密克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