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两汉之交从西域传入中国以后,在与本土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中,逐渐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与中国的文学、乐舞和戏曲等,都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佛教自西汉之交从西域传入中国以后,在与本土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中,逐渐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与中国的文学、乐舞和戏曲等,都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空谷妙音:佛教与文学、乐舞、戏曲》为华夏文库“中国佛教文化之旅”丛书之一种。该书主要介绍性地论述佛教之于中国文学、乐舞和戏曲的影响,从佛教对文学理论、文人阅历及思想的渗透,到佛教通俗化的文学表现,再到佛教对中国乐舞艺术的影响。同时,在佛教不断地被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中国的文学、音乐、戏曲等艺术也赋予了佛教本身一些新的生命元素,比如生根于本土的禅宗也受到过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刻启发。当然还有一些我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直接脱胎于佛教的,这便是专属的佛教艺术领域:像梵呗、盆舞、目连戏等。
佛教的“境界”观与文学的“意境”
佛教把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境”,“眼、耳、鼻、舌、身、意”和“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分别是“六根”和“六识”。“六境”“六根”“六识”三者合一就是“十八界”,统称为“境界”。
印度大乘佛教中的瑜伽学派认为,除了心识之外,没有任何独立的客观存在,“境”是依赖“识”而存在的,它是“世俗有”,“识”决定了“境”,因此是“胜义有”,“胜义有”就是真实的存在。
在唯识宗看来,只有“识”才是真实的,外境是因为诸心识的转变才生成的。诸识以自身的见分来对待自己的外在物相,从而产生了“境”,然而,诸识本身又并非一成不变,它的转变也要在“境”中产生,这样一来,由“境”又产生了新的识,这种“境界”的理论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学中的“意境”理论。
其实我们在《诗经》《楚辞》等早期诗歌经典中,就能捕捉到意与境的完美交融。但“意境”一词,首次作为美学范畴的正式提出,还是在唐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佛教“境界”理论的影响,唐代文艺理论家对于诗歌审美意象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主要表现在王昌龄(690—756 年)、皎然(生卒年不详)、刘禹锡(772—842 年)以及司空图(837—908 年)等人的著作中。
王昌龄对其诗有“三境说”,开启了后代意境类型的先河。他在《诗格》中说道:“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弛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明确地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在本质上触及了意境的基本特质,应该可以算作“意境说”的萌芽了。皎然的《诗式》也探讨了意境理论的某些方面,并多次提到境和境象等概念。关于诗境的创造,皎然在《诗式》中提出了“取境说”,所谓取境,就是选择、提炼诗境。
皎然还提出取境的两种方式:一是从生活中出发,先取境美,融入情思,二是先积精思,触景而发。对于创造意境的方式,皎然强调,首先要站得高,看得远;其次,要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这两种取境方式都要求意境浑圆,自然流丽。此处比兴之“比”,和单纯意义上的比喻有所不同,已经属于意境的范畴,已是融情入境,构成了完美的情景统一的艺术意境。
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出自《董氏武陵集记》),提出“境”是由象外产生的,这个理论可谓是对“意境”这个范畴最基本的规定。而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更进一步扩大了意境论的研究领域。
由上所述,唯识宗讲“境由识变、唯识无境”,文学家讲“取境”——而诗境的取得常常取决于人主观的情感和意趣,这与瑜伽行派所讲的“心识”有集起的作用以及万法由心所生是相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境”又是心造的,而“意”和“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得益于唯识宗的“识”和“境”之间张力的影响。
一 佛教与中国文学、乐舞及戏曲的因缘……………………………1
二 佛教与中国文学…………………………………………………………………6
1 文学性的佛典与佛典翻译文学…⋯⋯⋯⋯⋯⋯⋯⋯ 8
2 佛教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影响…⋯⋯⋯⋯⋯⋯⋯⋯⋯ 17
3 佛教与中国文人…⋯⋯⋯⋯⋯⋯⋯⋯⋯⋯⋯⋯⋯⋯ 31
4 中国佛门人物与文学…⋯⋯⋯⋯⋯⋯⋯⋯⋯⋯⋯⋯ 46
5 佛教通俗化的文学表现…⋯⋯⋯⋯⋯⋯⋯⋯⋯⋯⋯ 54
三 佛教与中国乐舞……………………………………………………………… 64
1 佛教音乐… ……………………………………………………………… 66
2 佛教舞蹈… ……………………………………………………………… 80
3 佛教对中国乐舞艺术的影响…………………………………… 95
四 佛教与中国戏曲…………………………………………………………… 106
1 佛教与戏曲形态…………………………………………………… 108
2 中国佛教戏曲… …………………………………………………… 119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