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文背景
历史名城琅琊
文字描述的黑墩屯地图
黑墩屯村的由来
村民的历史观
半个世纪的简述
土地
水源
林木
第二章 以农为主
土地是主要生产资料
作息时间
男人的劳动
女人的劳动
经济来源
工夫市
劳动工具和日用家什
畜力和动力
农作物种植
农时与农事
农产品交换
税收与集资
消费
附录
关于统计表的说明
第三章 工商业
工商业历史
西王家的酒店
李家纸坊
两处窑场
油坊
各种小生意
从人七劳三到人三劳七
改革时期
弹簧厂
其他工商业活动
第四章 家族史
各家族来历不同
家族的地位
大姓和小姓
黑墩屯是个大家庭
家族间的联姻
家族与家庭
家族资料
第五章 政治与管理
农民的政治理想
桃花源思想
清官意识与民主要求
所有制形式及政治结构
两次土改
阶级与阶级斗争
行政方式
纠纷与调解
公民、权利与法律
缓慢推进的民主
第六章 教育
当地的教育史
黑墩屯私塾
民国时期的学堂
新式学校
第一批中学生
大学生和留学生
扫盲与夜校
第七章 人物
武秀才王允迪
李宗申
历任主要村干部
王宝串
革命先锋王进轩
刘书红
萧开富
胡德先(胡玉贞提供)
胡玉贞(自述)
朱崇利
外出的人
新人物
第八章 文化活动
勤快人几乎不休息
空闲时间
文化活动
剧团
地方戏
阅读
说书
影子戏
玩龙和求雨
打花鞭
下棋
赌博
书法、对联与刺绣
放风筝
收音机
看电影
从电视到互联网
东夷书院(黑墩屯私塾)
几种游戏
第九章 饮食
这里原是杂粮区
旱田改水田
统购统销吃不饱
食品构成
沓煎饼、轱椎和渣豆腐
做菜少放油
待客的菜肴
食品加工
第十章 服饰
材料的来源
布票的兴衰
服饰观念
从土布到洋布
泥青和印花
剪裁与缝制
传统服装种种
鞋子的继承与创造
披肩和腰带
毛巾、袜子和裹脚布
男女发型
女装与饰物
养蚕与刺绣
日趋单调的服饰
第十一章 婚姻与家庭
乡村伦理简史
女性的地位
说媒和查听
相亲面对面
定亲与聘礼
婚前交往
从登记到成婚
乡村婚礼
房事
买卖婚姻
其他异性关系
老人的赡养
家庭关系
第十二章 居住
居住观念
考虑一点风水
土屋的建造
夯实地基打好墙
扎坠子和缮屋顶
用工形式
草房子
平房
居住格局
其他建筑
第十三章 丧事与祭祀
白喜事
尽力而为
助丧会
葬礼程序
知客
送汤
丧事中的文艺演出
香车宝马金库
辞灵
送殡与路祭
土葬与堪舆
火葬
上坟与祭祀
第十四章 节日与禁忌
春节和元宵节
寒食和清明
端午节:
乞巧节和中秋节
重阳节
与农事相关的节日
各种禁忌
灾难应对
第十五章 卫生与医疗
两种卫生观点
强壮未必健康
饮食卫生
空气与水源
起居卫生:
保健和医疗
无病不信邪有病乱求医
第十六章 交流与交通
重视交流
城乡隔离意识
脱产干部
外来人和新文化
闯关东
从道路到网络
交通工具
交流方式
第十七章 社会治安
近代以来的治安
鲁南匪事
瘸造惨案
李守荣事件
拉锯时期
还乡团
“乱棍打死”政策
解放后的治安
整社运动一
人民公社时期
刑事犯罪
民兵
第十八章 宗教与思维
多种宗教共存
道教与自然神教
基督教和其他教门
宗教精神不纯粹
舆论的两面性
与时俱进
好人胆小怕事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不为天下先
“当官一日胜似为民三载”
自尊心
第十九章 方言口
“爱说话”是贬义词一
表达方式
阶层意识和文化身份
变异和发展
临沂方言
附录:小城解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