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村上春树发表了小说《挪威的森林》;1989年,林少华翻译了《挪威的森林》。这部给作者、译者带给巨大声誉的小说,出版至今整整三十年,当年的小读者也近三十了,作者和译者也已六十余岁。时光匆匆,一不小心就老了。
本书是著名文学翻译家林少华的散文随笔。不同于以往林少华的译文,这次收录的随笔都是林少华的人生慨叹,言尽他六十余岁的思想录,分享他阅尽沧桑后的人生经验,关于青春、关于孤独、关于村上、关于年龄、关于阶层、关于焦虑……
在书中,他回忆了自己的年少心事和乡土故里,自己的求学之路和与村上的缘分,从广州到青岛,从日本到中国,从青葱少年到资深翻译界前辈。一生奔波半生忙碌。或许每代人都一样,都有着无法抗拒的时代压力,无法言说的焦虑。焦虑并不独独属于现在的年轻人。但回头审视,比之于过去的自己和外在的世界,当下的自己与内心的自己,已在时光中变得丰盈起来。原来,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坦然接受时间,坚持自己的初心,也是一种智慧。时间会给你想要的一切,终会教给你如何与世界相处。
写在前面
前年,也就是二〇一五年我写过一篇小文章《一不小心就老了》。记得那时候“一不小心……”差不多是个流行语。如一不小心就混上了教授、一不小心就考上了博士、一不小心就当上了处长、一不小心就有了漂亮的女朋友、一不小心就怀上了二宝……不用说,这大体是个俏皮话。因为作为惯常语感或习惯用法,“一不小心”后续的多是负面状况。如一不小心把碗打了,一不小心栽了个“狗抢屎”之类。而开始几例显然反其意而用之,“一不小心”后续的都是正面的,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好事、美事。唯其如此,也才成其为俏皮话,成其为流行语。
那么,我笔下的“一不小心就老了”的“一不小心”算是哪种用法呢?当然是传统用法,因为“老”无疑是负面状况。不否认有搭顺风车的自我调侃意味。问题是,再调侃也稀释不了个中悲凉、凄寂、无奈、意外等人生况味。是啊,有谁会为老而欢欣鼓舞呢?至少,男人年轻,可以去追女孩———一不小心就追到手了;女人年轻,可以等男孩来追———一不小心就上当了。而老了,再小心也是枉费心机。一不小心闹了个晚节不保或人财两空倒有可能。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样的场景诚然令人欢欣鼓舞。遗憾的是,它发生在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这部小说的开头和同名电影的银幕上。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如此场景的概率,肯定不会高于杜拉斯在中国任何一个村庄的知名度。
老了势必考虑老了的事。比如灵魂的有无,天堂的有无。即使去年以一百〇五岁高龄去世的杨绛女士这样的大智者生前也考虑过,九十六岁时写的《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就集中表述了她在这方面勇敢而执着的思索。得出的答案是:人活着的时候有灵魂,至于死后有没有,因不能证实,所以存疑。存疑不意味否认。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因为上天的神明,岂是人人都能理解呢”,只能存疑。疑其有,疑其没有。作为心情,杨绛大约是希望有的。我也希望,由衷希望。这是因为,倘有灵魂,即意味着多少年之后可以在宇宙某个地方———叫天堂也好天国也好瑶池也好抑或西方极乐世界也好,叫什么无所谓———同先于自己去世的亲人相会,那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曾经做错的,可以纠正;没做的,可以弥补;没做好的,可以做好———遗憾、懊恼、愧疚将不复存在,从而得到真正的解脱和超度。倘有灵魂,还意味着来生可能存在。有人说女儿是父亲前生的情人———不知何故,好像没人说儿子是母亲前生的情人———那么自己的来生将是别人的什么人呢?将以怎样的属性和形象重新出现在这个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世界上呢?将和谁恋爱、上哪所大学、在哪座城市以至哪个国家谋生呢……单单这么一想都乐不可支。
在这点上,我很羡慕太阳。一如史铁生《我与地坛》所说,太阳“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毫无疑问,太阳是轮回的。今晚西山落下,明晨东海升起。而人呢?存疑!不过在铁生那里,存疑固然存疑,但存疑之余似乎倾向于肯定。他紧接着写道:“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如今,铁生“走下山”六年多了。那么……
在这点上,我甚至羡慕植物、所有植物。比如再寻常不过的牵牛花。每一朵牵牛花凋落后都留下一个小铃铛。小铃铛长大成熟后自行炸裂,喷出一二十粒种子,来年春天早早就会有一二十对嫩芽破土而出,重新长大爬蔓开花。那当然不是去年的那朵花,但是,那真不是去年那朵花吗?我以为是的,真的是。无需存疑。再比如蒲公英。蒲公英的生命力更顽强更有诗意———无数把降落伞翩翩然随风飘去。飘去篱笆的那边,路的那边,山的那边,明年不知有多少朵金灿灿娇嫩嫩的小脸在大地上挤眉弄眼。如果你仍然存疑,那么请看它们的母体———同一株蒲公英熬过冬天后翌年就在乍暖还寒时节像大梦初醒一样活生生拱出地面。是不是有灵魂我不敢断定,但有轮回、有来生这点毫无疑问。
那么人呢?存疑。存疑也好。存疑,才有哲学,才有文学,才有艺术。也才有我这本小书。自不待言,任何人都不是一开始就老态龙钟的。我当然也年轻过。有过蹉跎岁月中青少年的孤独与苦闷,有过向往诗与远方的青壮年的奋斗与飘泊,有过心仪陌上花开的中老年的怠惰与徘徊。其间尤为引人注意的,想必是村上春树伴随下的译海独航。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时空轨迹居然赢得了百花文艺出版社不无欣赏的目光,承其十分小心地据此分成四个板块编了这本小书。这也是我五六百篇散文的第一个主题选本。从中不难看出,我就是这样一天天一步步一点点变老的,一不小心也罢,处心积虑也罢。又不知幸与不幸,没有人不变老。倘若书中我变老的旅途风景能为朋友们提供某种启迪、某种审美情思,那么我就会觉得自己没白变老,老也值得了。
林少华
二〇一七年三月一日于灯下窥海斋
时青岛春夜喜雨灯火空蒙
……
第一辑书与故乡:青春岁月
青春:修辞与异性之间
小站抒情
乡关何处
无法回游的“鲑鱼”
怀念母亲
父亲的手
人生从此孤独
那个格外冷的冬天
书的背影
开往火烧云的火车
山梁的那边
第二辑诗与远方:人到中年
那橘黄色的灯光
那一窗梧桐
青岛:我的城市
另一种怀念
母亲的视线
八十年代:贫穷与奢侈
中年是一部小说
我收藏的古董
我的书房
一不小心就老了
故乡中的“异乡人”
我仍是乡下人
乡愁,诗与远方
马也有乡愁
第三辑梦与夜雨:鬓已星星
感念流星
寂寥之美
无需成本的幸福
杏花与乡愁
四合院里石榴红
三十五年的梦
旅游:寻找失落的故乡
慢美学或美学意义上的慢
书房夜雨思铁生
演讲:抗拒衰老
夜半听雨
醉卧钱塘
候机大厅里的讲演
乐活读书的魅力
我的三十五年:功成、名遂?
第四辑我与村上:翻译人生
歪打正着:我的文学翻译之路
我见到的和没见到的村上春树
第二次见到的村上春树:
鲁迅也许最容易理解
我和村上:认同与影响之间
百分之百的村上是可能的吗?
让“房间”远游与远游的房间
我和《挪威的森林》
村上为什么没获诺贝尔文学奖
就诺贝尔文学奖写信给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笔下的中国人
村上的“小确幸”和我的“中确幸”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到了这个年龄……我身上还有很多孩子气的部分,当然相应的老成的部分也有。感觉既好像比过去圆熟了,又有比以前更锋芒毕露的地方……说到底,人变得成熟总是相对的。
——村上春树
65岁以前算中年人,65岁至74岁算青年老年人,75岁至90岁才算正式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
28岁的话其实还算不上是大人哦,才刚刚开始呢。——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