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从集市透视农村消费空间变迁(以胶东P市为例)
0.00     定价 ¥ 35.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2659170
  • 作      者:
    作者:徐京波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7-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徐京波著的《从集市透视农村消费空间变迁(以胶东P市为例)》尝试将空间带入集市研究,将其视为一种空间实践,具有动态性,从而探讨乡村工业化进程中的集市空间如何再生产?传统集市既是乡村社会的消费空间,也是社会空间。既具有经济功能,也具有社会功能。而在乡村工业化进程中,一方面,通过对自足性生产模式的消解,增加了农民对市场的依赖。另一方面,通过对农民闲暇时间的压缩,使集市社会功能减弱,基层市场社区趋向解体。另外在传统集市之外,还出现了超市、专卖店,农业专业市场和网购等新型消费空间。它们是现代化的城市消费空间在农村的延伸,不再具有社会功能。 这些变化一方面促进了农村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导致农村公共空间逐渐萎缩。本来集中于传统集市的经济、社会两大属性逐渐分离。当然农村市场体系的完善是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趋势,但是农民的公共生活也不能忽视。因为公共生活的缺失,一方面将会使农民从各种共同体中“游离”出来,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人际关系开始疏离,甚至出现信任危机,从而导致了农村社会关系的危机。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村际间的社会关联,基层市场社区的认同和边界逐渐模糊甚至瓦解。村际间的沟通协调路径不够畅通,从而使得各个村庄在跨村公共事务中形成一个个相对孤立的小集体。这不仅会削弱村际间的联系,还会导致村际间的关系更加恶化,甚至会发生一定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视角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述评
一、集市两种理论取向的比较与分歧
(一)集市的形式主义取向:市场脱嵌于社会
(二)集市的实体主义取向:市场嵌入于社会
(三)两种学术取向的反思
二、空间:集市研究的一种综合视角
(一)地理空间的进入
(二)社会理论的空间回归
(三)将空间带入集市研究
第三章 P市集市形态的历史演变
一、政区意义上的P市历史沿革
二、曲折与徘徊中发展(1949年以前)
(一)兴盛
(二)衰落
(三)复兴
三、国家进入与集市政治化(1949—1978年)
(一)恢复经济与放开市场
(二)统购统销与集市空间萎缩
(三)全面控制与集市消解
四、市场的发育与拓展(1978年以后)
(一)价格双轨制
(二)取消统购与放开价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集市:传统乡村社会的消费空间
一、定期小集市:余缺调剂交换的空间
(一)嵌入于自然村落之中
(二)为买而卖:生存经济的逻辑
(三)交易方式:物物交换多于现金交易
二、定期大集市:专业化“小市”与职业化商贩
(一)集市周期与流动的职业化商贩
(二)小市的划分与专业化经营
(三)经纪人与商品集散
三、庙会:农村消费空间的补充形式
第五章 集市:传统乡村社会的社会空间
一、跨出村界的社会交往
(一)赶集路上的交往
(二)集市上的社会关联与人际交往
(三)茶馆里的闲聊与信息传播
二、庙会与闲暇生活方式
(一)庙会与宗教信仰
(二)庙会上的宴请
(三)狂欢中的生活调剂
三、基层市场社区的形成
(一)集市与婚姻圈
(二)庙会与祭祀圈
(三)跨村的公共议事
第六章 乡村工业化进程中的集市空间变迁
一、P市乡村工业化的基本状况
(一)乡村工业化的两种类型
(二)本地农民的离土不离乡
(三)外地劳动力的流入
二、乡村工业化进程中的市场依赖
(一)乡村工业化与自足性生产模式的解体
(二)定期小集市:集市数量的增加与形式多样化
(三)定期大集市:集散的单向性与职业商贩的分化
三、乡村工业化进程中的集市社会空间萎缩
(一)乡村工业化与农民闲暇时间的压缩
(二)集市社会交往功能的工厂转移
(三)庙会的两个工具性文本
(四)基层市场社区的消解
四、集市社会空间萎缩与跨村社会关联弱化
第七章 农村新消费空间的兴起
一、超市与专卖店的农村延伸
(一)超市与专卖店的集市地理空间依托
(二)超市与专卖店交易规则的集市渗透
(三)超市与专卖店空间移植过程中的城市消费文化输入
二、农业专业市场:集市农产品输出功能的替代空间
(一)农业专业市场:适应农业专业化的市场模式
(二)农业专业市场:农产品供给与城市消费市场的衔接
三、农村网购的兴起
(一)互联网的进入与农民消费欲望的建构
(二)农村物流:缩短了农村买家与城市卖家的社会距离
(三)电视购物与网购信任机制的培育
四、消费空间的常态化与农民消费行为的个体化趋势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地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