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合群没那么重要,你才重要
在公司年底的绩效测评中,May被领导打了D,也就是最差的那个级别。看到邮件的她先是吃惊,继而是愤怒。自己一直勤勤恳恳工作,业绩虽然不是最突出的那个,但也不至于是最差的那个。无法接受这个结果的May当下就敲开了领导办公室的门,无论怎样都要问个究竟。
面对May的质疑,领导细数了May工作中的种种不足,包括工作不积极,经手的项目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效益,等等。已经冷静下来的May针对领导的指责一一给出了自己的态度和解释。只有一条她没有解释,就是领导说她不合群。在跟我复述这件事时,May说,对于领导的这点质疑她真的没办法给出让对方满意的答复,“因为我不是孤僻,我只是对于有些集体活动不是很热衷于参与而已。如果这也是减分项的话,那我也没办法,我只能选择站在自己这一边”。
我认识的May确实不能用“合群”来形容,但也不是社交低能儿,她也有很多聊得来的朋友,在很多陌生人的聚会中也能自如应对;在工作中无论是跟同事,还是跟客户的交往也丝毫不存在障碍。她只是在有些场合,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本性敷衍而已。
比如中午吃饭时,同事们会聚在一起讲一些公司八卦或明星绯闻,对这些都没兴趣的May就会宁可自己一个人吃饭也不去同事邀约的饭局。在团队郊游时,May也往往是坐着看大家聊天,偶尔参与几句,因为那些家长里短的话题她丝毫插不进话,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于是在很多人看来,May逐渐就被归类到了“不合群”的队伍里,再加上她又长着一张严肃的脸,就自然成了团队中的异类。
May说其实她也做过很多努力,试图融入同事们的私下活动中,在集体活动中也争取表现得积极一些。但这些时刻的她就像一块电池,一开始还能电力强劲地支撑一段时间,但总是很快就耗光电力、不知所措。后来就索性直接选让自己舒服的方式,没话说就做个旁听者,不想去的聚会就照实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她觉得尊重自己的意愿比一味地合群要重要得多,况且自己好像也没做错什么。
May说得没错。不合群的她没错,那些合群的人也没错。热闹的一群是真的开心,不凑热闹的这个是真的很难让自己凑到热闹里去,那不是让自己舒服的方式。但现实情况却往往是,没办法融入集体活动的这个人常常被扣上“不合群”的帽子。其背后的含义就是不能跟同事好好相处,不能“以厂为家”,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各色。
但如果我们客观来看身边那些所谓不合群的人,就会发现,合群的人并没有比不合群的人在工作上更出色;相反,不合群的人因为不用拿那么多时间来混圈子,反而可以把时间都花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并且,其实平庸的人更容易抱团取暖,真正的猎手大多都是独自作战的。毕竟独自作战不管是从心理上还是从技能上都对人的要求更高。
这两天在看《欢乐颂》,其中刘涛饰演的金融女高管安迪也被称为不合群,并且这也似乎成了她的一个困扰。但当她把这个问题抛给自己的好朋友时,对方说了这么一句话:曲高和寡。安迪是一个有着超高智商的博士,又因为特殊的家庭出身对于很多事都很冷漠。这样的一个她当然不太可能是一个合群的人,但丝毫不影响她在工作中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合作伙伴和领导者。
其实合群与否只是一个相对的问题。跟自己三观一致、趣味相投,就算异类如安迪也还是有几个至交好友,在这样的圈子里,安迪就是合群的,她不合的只是别的群而已。
不合群和内向是一个向度的词,都是被贬义化了的,以至于让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都深受其害。昨天跟一个朋友聊天,她说自己在三十岁之前一直因为性格内向而自卑,直到后来看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感触才发现,其实内向也有很多美妙的地方。比如内向的人大多敏感,观察力强,总会察觉到很多很细微的东西,这点对于很多工作都非常有裨益。同时内向的人也更善于体察别人的内心,也就更有同情心和同理心。
不合群也是如此。有些人天性如此,在很多场合他更愿意做一个旁观者,而非参与者。如果非要让他合群,就像强迫一个左撇子非要和大家一样使用右手的情况类似。人有群居属性,但也有独处的需求,如果没有影响和同事的正常工作往来,也没有因此导致自己的工作不能如期保质地完成,又何必在意合群与否呢?
所以合不合群并不是最重要的,就像May觉得这根本是一个无需解释的问题一样。如果你自省了自己,觉得自己并不存在跟同事在正常沟通上的障碍,只是不热衷于参与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的话,那就没必要为之分神。相较于一定让自己合群,做自己就显得重要得多。小孩子最怕不合群,因为小孩子还没有完整而独立的价值观,内心也还没强大到可以自洽,所以小孩子需要一个不会孤立他的群体。但作为一个成年人,尤其是有着独立判断能力的成年人,有很多比一定要做一个合群的人重要得多的事。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别因为盲目追求合群而丢了自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