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诗与远方(来自未名湖的灵感)/我们共同走过丛书
0.00     定价 ¥ 3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5406220
  • 作      者:
    作者:郭梓林
  • 出 版 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郭梓林,北大公益讲座北京001号志愿者。

展开
内容介绍
  《诗与远方:来自未名湖的灵感》系《我们共同走过》丛书之一,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2015公益课题”项目。
展开
精彩书摘
  《诗与远方:来自未名湖的灵感》:
  说“放下”,常常会有人反问:“我还没有拿起,谈何放下?”有道理!没拿起,放下什么呢?所有的放下,当然是先要拿起。没有拿起,谈放下,总是少了一些说服力。
  但再细细想想,好像又不对。人的欲望永远都是大于可能,而可能总是大于机会,机会总是大于能力……所以,没有拿起时,说的放下,是指在全部可能中,你要放下一些可能;在所有的机会中,你要选择某些机会;在已经选择的机会中,你要拿起与你能力相匹配的那件事。所以,没有拿起,也是可以谈放下的。放下不切实际的想法,放下喜欢却得不到的,放下可以得到却又不喜欢的。
  有一次我问儿子:“为什么要把家搞得这么乱?”他说:“每一样我都想玩呗。”这是什么哲学?原来“乱”与人的欲望太多,有直接关系。孩子是老师啊!人,不可能只有一件事可做,但做多了,时间精力有限。为了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实在做不过来的时候,自然要做出取舍,舍就是一种放下。
  例如,5×6×7×8×9,如果必须放弃一个数,自然是放弃5。因为留下的四个数之积,比其他组合都要大。以此类推,放弃两个数,放弃三个数,道理都是一样的,留大放小。所以,放下是选择的结果,不是什么都不要,而是选择那个对于生命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比方说,放下“利”、放下“名”、放下“自以为是”,那是因为从生命到慧命,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
展开
目录
自序“纳什均衡”与北大公益讲座
蓝色梦想
盼望追求造境
善良并快乐着
我们只是在度己
付出,从甘愿到享受
放下“得”,“失”就放下了
人生即看待
精心设计的随意发挥
利他,需要智慧
行中修与修中行
相由心生:光明圆融善
穿时越空
讲师是做出来的
做好自己

恬静心灵
静心
生命之问
灵魂的求诉
慧命之光
回家的路
小孩与海
假若自由明天来临
一切都会过去
善良是灯塔
夫唯不争
灵魂的守望
我是一条小河
去去就来
就这样
为此而来
写意音符
蓝色志愿者
善的缘起
公益行
公益之路
庐山之恋
银滩之梦
天坪山传奇
情系桂林
道源丫山
依然青春
梦想者
志愿者之爱
真爱的曙光
是你们让我知道
有你们,真好
我们的祈祷
无需言语
美丽神奇的丫山
仰望泰山
爱的回应

诗化人生
相见欢·忆往昔
青花瓷·当年
雪境
心空
醉陶然
知难行难
天洗
不思归
惜当下
童心
静灵
流水年华
忆当年
悟知空樽
愿当还
应无住
真空妙有
真善即美
散宴
梦里归客
何必
闲趣
春风梦境
清平乐·莲舍
悄然
孤影芳菲
晓月轻风
洱海渔歌
中秋有感
秋的思绪
秋景
秋景漫想
再驻富士山
既然
感恩(外一联)
内观十日
际缘
呀诺达,从生命到慧命
夜游漓江
中秋感言(诗三首)
贺北大公益讲座落地武汉
天菊蓝黄(外一首·歌词)
东莞至庐山
登庐山
大林寺红叶
江水阳明
丫山落日
童年的海
西江月·丫山之秋
踏浪的小孩
保定归来
南阳瑞雪
梦里的朱港(外一篇)
宜春行
亭前品茗
虞美人·丫山道源
忆往昔·知青岁月
丫山之巅
乙未端午一日
道源丫山揽胜
云林天乡·紫薇花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