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远方:来自未名湖的灵感》:
说“放下”,常常会有人反问:“我还没有拿起,谈何放下?”有道理!没拿起,放下什么呢?所有的放下,当然是先要拿起。没有拿起,谈放下,总是少了一些说服力。
但再细细想想,好像又不对。人的欲望永远都是大于可能,而可能总是大于机会,机会总是大于能力……所以,没有拿起时,说的放下,是指在全部可能中,你要放下一些可能;在所有的机会中,你要选择某些机会;在已经选择的机会中,你要拿起与你能力相匹配的那件事。所以,没有拿起,也是可以谈放下的。放下不切实际的想法,放下喜欢却得不到的,放下可以得到却又不喜欢的。
有一次我问儿子:“为什么要把家搞得这么乱?”他说:“每一样我都想玩呗。”这是什么哲学?原来“乱”与人的欲望太多,有直接关系。孩子是老师啊!人,不可能只有一件事可做,但做多了,时间精力有限。为了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实在做不过来的时候,自然要做出取舍,舍就是一种放下。
例如,5×6×7×8×9,如果必须放弃一个数,自然是放弃5。因为留下的四个数之积,比其他组合都要大。以此类推,放弃两个数,放弃三个数,道理都是一样的,留大放小。所以,放下是选择的结果,不是什么都不要,而是选择那个对于生命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比方说,放下“利”、放下“名”、放下“自以为是”,那是因为从生命到慧命,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