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通孟子》:
这一次,她有意地把家搬到了一个学宫的附近。
学宫里,时而书声琅琅,那是先生在领着学童们诵读诗书;时而乐声阵阵,那是先生在带着学童们演习礼仪。孟轲站在窗外看着,起先觉得新奇、好笑。看了一会儿,就找地方去玩了。但学宫附近实在没有什么热闹去处,他只好又转回来,看着学童们读书、演礼。渐渐地,他能平心静气地站在那里,一看就是好几个时辰。回到家里,他也学着那些学童们摇头晃脑的样子,“之乎者也”地大声胡乱背诵起来。没想到,聪明的孟轲通过“旁听”,还真的记住了一些句子。
有时,他模仿学童们演习礼仪,还拉着母亲和他一道,做出施礼时的揖让、进退、跪拜等动作。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为自己这一次的搬家而庆幸不已。
这位一心培养儿子成人、成才的妇女,如此不惮其烦、不辞劳苦地为儿子选择良好的居住环境,是因为在她看来,环境的好坏是儿子成长过程中的大事,决不可等闲视之。
在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孟轲的母亲也从不马虎,而总是想到这些事对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一次,孟轲听到邻居家的杀猪声,就问母亲:“今天又不是过年,他家干吗杀猪?”母亲随口应了一句;“杀猪给你吃呗。”但话一出口,她立刻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她想,如果现在赶紧对孩子说,妈妈刚才的话是逗你玩的,隔壁杀猪,是因为他家有事,要招待客人。那么小孟轲也不会把刚才的话当真,更不会哭闹。可是这样一来,不就等于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有些事是可以随便说说,不必去兑现的吗?想到这里,她决定宁可最近每天节省一点日常开支,今天也要给孩子买肉吃。她打开家里放钱的瓦罐,取出一些钱,数了数,转身朝邻居家走去。这天的餐桌上,就真有了一碗喷香的红烧猪肉。从这件小事也可以看出,孟母为了使孩子能够成人、成才,是如何的执着认真、煞费苦心。
光阴荏苒。不几年,孟轲也进学宫读书了。刚开始,他学习劲头很足。以往他只能站在窗外“旁听”,现在可以堂堂正正地坐在先生的面前听课了。他上课时专心听讲,放学后认真读书写字,老师说他是一个好学童。可时间一久,孟轲开始觉得读书是一件单调、枯燥的事。他虽然每天照旧去上学,但对于学习已经没有当初的热情。这种变化,瞒不过母亲那双时时在观察儿子举动的眼睛。一天,母亲在织布,孟轲放学回家后,坐在一旁读书。读着读着,思想渐渐走了神,竟停下来不读了。母亲见了,便问孟轲:“近来你的书念得怎么样啊?”谁知孟轲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还不就是那么回事,天天如此罢了。”母亲一听,猛地站起身来,拿起剪刀,将刚刚织出的布一下剪成两段。孟轲在母亲这突如其来的举动面前愣住了。他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将辛辛苦苦织出的布剪断。
这时母亲说:“你看这布!一旦剪断,就成了无用之物。学习也是这样,只有不断地学,不断地长进,才能学有所成.天天如此,不求长进,你就只能成为无用之人。想不到你竞能说出这种不思进取的话来!”听着母亲愤激的话语,看着母亲因昼夜操劳而早生的缕缕白发,孟轲不自觉地跪下了。他流着泪对母亲说:“我错了,我错了。今后我一定发奋读书,在学业上不断进取。娘请放心,孩儿决不做无用之人!”自此之后,孟轲日夜苦读,手不释卷。他好学多思,而且好问。对于一时想不清楚的问题,他能一连想上好几天。渐渐地,他所提出的问题,连老师也感到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说清楚的了。
不觉寒来暑往,冬去春来。数年之后,少年孟轲以品行和学识闻名于乡里。不久,按照当时早婚的习俗,他娶妻成家了。但母亲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对孟轲的教诲。她认为,“读书明理”固然不错,但并不是说读了书就一定能明理。很多道理,只有经过历练的功夫,才能真正懂得。要让儿子成为懂道理、有见识的人,自己还必须遇事随时多加点拨。事实说明,她的看法是对的。
一天午饭后,孟轲的妻子田氏独自于卧房之中,斜靠在床上休息。孟轲突然推门走了进来。按当时的规矩,妻子见到丈夫,要起立施礼,表示恭敬。可田氏此时正感到饭后的慵懒,而旦刚刚在饭桌上还和丈夫在一起,她觉得也不需要那么客气,于是就向孟轲略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不料孟轲却生气了。他转身就走,来到母亲房里,说:“你的儿媳不懂礼节,我想休了她。”母亲忙问:“她怎么不懂礼节呢?”孟轲将刚才的情形说了一遍。他以为,一向教导儿子注重礼节的母亲会支持自己休妻的主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