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对三国群雄进行人格心理的深度剖析的历史随笔。全书站在与罗贯中截然相反的立场上,对三国鼎立的主要人物用比较详尽的史料进行了勾画叙述和分析评论,将发生在一千七百年前那一个英雄世纪中的英雄人物、英雄心理,近距离地挪至现代人面前。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的读者还是同名电视连续剧的观众,都会从这本书中获得全新的感受;将促使人们反省历史,反省社会,反省人生,反省自己,于趣味品读之中就拥有了智慧。
遥想公瑾当年——周瑜
周瑜(字公瑾)是极品男人。他唯一的短板是寿命,寿命决于天
意,非人力可致,而在人力可为的领域,周瑜全方位地做到了极致。如果老天爷再增周瑜十年岁数,整个汉末历史的走向都会有所不同,天下三分也可能无从说起。
周瑜容貌大有可观,高大、壮美,洋溢着阳刚性感。典故“曲有
误,周郎顾”,其实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强调周瑜出众的音乐素养,他端坐聆乐时,只要听出点异样,就会转过身来,在众多乐女中一下看出那个弹错弦的人,准确得就像老练指挥家一下听出第三小提琴手拉错了弓弦。第二层意思是说,有些企慕周瑜的乐女,为求周郎返身一瞥,常会故意弹错。唐代诗人李端的小诗《听筝》,描绘了这幕风雅小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中国古代妇女素来不以情感主动、表达奔放著称,乐女频使此等小手段,想必只有一个原因:俊美周郎,对她们构成一种不可抗力。
诚然,相貌无所谓伟大,再非凡的仪表也不会成就男子英名。春秋时期的晏子任齐相时,其马夫身长八尺,相貌堂堂,举手投足,得意扬扬,不料回家后遭到妻子一顿抢白:“你好没出息!看人家晏子,身高不足六尺,为齐国相,名满诸侯,却志念深沉,表情谦和,哪像你,当个小小马夫就目空一切,白长了一副伟岸身躯。”可见,鄙陋容貌有时还能彰显伟大,非凡仪表说不定倒会泄露渺小。说到周瑜,可以肯定,他的仪表顶多有益于自己的娇妻小乔,与他的事业无关。然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八百年后的大诗人苏轼在“遥想公瑾当年”时,也忍不住先从“小乔初嫁了”说起。小乔与大乔,是当年名满天下的一对姐妹花,周瑜的铁哥们儿兼主公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一时风雅无双。
出众的音乐修养不同于天生蛮力,虽离不开天赋,但更多地取决于环境。欲练就“曲有误,周郎顾”的绝技,必赖于良好教养和相当的聆乐经验。的确,周瑜不是苦寒出身,他隶属于一个极有地位的士族大家,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均曾官居太尉,父亲周异亦曾任洛阳令。孙坚早年讨伐董卓时,周瑜曾让出自家一处宅院供孙家居住;孙策举兵时,周瑜亦率自家部曲相迎。可见,周瑜家族绝非泛泛,该家族提供的封建贵族式教育,想必给予了他极大熏陶,并最终让他成长为一代儒将。
“儒将”是个美妙概念,也是个古典概念。按“儒者以六艺为法”,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一望可知,其中并无文武壁垒,
文武双修乃古典贵族教育的当然内涵。无独有偶,欧洲中世纪骑士也有所谓“六艺”,除箭术、骑术、游泳、狩猎外,还需研习棋艺和吟诗,同样含有文武双修的要求,至于古希腊、古罗马名将,几乎个个擅长演说,精于法律。古代没有职业军人,古罗马凯撒大帝在征服高卢后,亲自撰写了一卷《高卢战记》,罗马人并不觉得奇怪。东汉讨伐黄巾军的著名将领卢植,也是一位大学者,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时人亦视为正常。另外,儒将的“儒”并不取决于学术或文学成就,而是注重一种内在光华,所以,周瑜虽无文章、书法传世,人们仍然依据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超凡气度和绝世战功,确认其儒将身份。
。。。。。。
周瑜另一个过人之处在于,他早早看出刘备的枭雄本色。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所谓“联刘抗曹”乃是刘备的一厢情愿,周瑜本人既不在乎刘备那点兵力,更对刘备的野心抱有警惕。他曾数次提醒孙权除掉刘备,顶不济也要对刘备实施软禁,通过将孙权妹妹嫁给刘备这种温柔方式,把刘备长期扣押在东吴。类似方法,郭嘉早先曾向曹操建议过,亦可见出“英雄所见略同”。可惜,孙权也和曹操一样一时犯浑,使刘备再次得以蛟龙入海,猛虎归山。
作为天生的“大场面先生”,周瑜最厉害的一着棋,是觊觎西蜀。
当时刘璋任益州牧,张鲁频频生事滋扰,而曹操新败,暂时不会对孙权兴兵,周瑜觑准了大好机缘,打算攻取益州,兼并张鲁,结援马超。此计若成,东吴的国土面积将大为扩充,人口将大为增加(人口是当时最重要的战略力量),东吴不仅获得与曹操长期抗衡的资本,一旦时移事易,曹操老去,北边中国的权力格局发生变化,东吴还可能实施战略反攻,北吞中国。那完全是另一个历史走向。这条计划绝非纸上谈兵,因为,实力弱于孙权的刘备,在诸葛亮建议下,日后差不多复制了这条进攻线路,从而建立了蜀汉政权。
然而,就在周瑜紧锣密鼓地筹划伐蜀时,一场突发疾病夺去了他的生命,年仅三十六岁。
在《三国演义》里,周瑜被描绘成诸葛亮的嫉妒者。将气度宽宏的周瑜写成小肚鸡肠,自是罗贯中的非凡创造,值得给予文学上的崇高敬意。但真相不可能如此,依照合乎情理的逻辑,两人的真实关系应该是这样的:诸葛亮首先感谢周瑜恰到好处地活着,其次庆幸周瑜恰到好处地死去。周瑜生龙活虎地出现在赤壁,才使刘备逃过一劫;周瑜壮志未酬地死去,才使刘备获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周瑜不死,属于诸葛亮的伟大人生将如何展开呢?事实上,周瑜一死,孙权旋即放弃了攻占益州的计划,刘备也随之获得了自己的另类前程。不是孙权甘愿放弃,而是孙权找不到周瑜的继任者。不得不说,在封建专制时代,历史主要是个人创造的,它随个人之兴而兴,随个人之亡而亡。
死于盛年的周瑜,给孙权带来了无尽的失落和遗憾,给刘备带来了天赐转机,给后人带来了永恒谈资。撇开汉末乱局,单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角度看,周瑜早逝不算坏事,对名将来说,寿终正寝总是有点乏味,何况,那将意味着“周郎”变成“周翁”,这几乎等于西施变形为东施。记住周郎,等于铭记一段优雅的沙场英气,铭记一场帅到极致的指点江山。转瞬即逝的煌煌战功,造就绵绵无尽的人生嗟叹,生时有无限英勇,死时含无限缠绵,周郎无愧“极品男人”。
英雄是民族的缩影,一个民族铭记什么样的英雄,总能反衬该民族的若干特性。在罗贯中于元末明初撰写《三国演义》之前,诸葛亮与周瑜并非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两人的联袂存在,共同丰富了我们民族的英雄长廊,洋溢于周瑜身上的诗性英雄特质,至少反映了汉唐人的英雄观。当罗贯中以一道虚构的周瑜遗言“既生瑜,何生亮”在两人中做出择一弃一的选择时,也就意味着诗性英雄的气质逐渐远去,巫师妖道得以大行其道,尽管,真实的诸葛亮绝非这样一个人。这种选择,折射出英雄气概的倒退,文化审美的软化,精神内涵的剥落。大致可以认为,真实的周瑜和诸葛亮皆有值得敬爱之处,单单迷恋《三国演义》里的孔明,难免有点偏激。
……
自序:再煮一壶英雄酒
一 独夫董卓
二 独狼吕布
三 天生郭奉孝——郭嘉
四 郁郁乎文若——荀彧
五 文和乱武——贾诩
六 泡沫英雄——袁绍
七 两张臭嘴——孔融和祢衡
八 遥想公瑾当年——周瑜
九 江东那一双碧眼——孙权
十 玄而又玄的枭雄——刘备
十一 千古云长——关羽
十二 一代完人——诸葛亮
十三 九面曹操
十四 狐媚与狼顾之间——司马懿
十五 英雄末路
十六 汉末三国的女人
十七 文学的虚实与历史的曲直
十八 话说“不分胜负”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