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二十个站台(精)
0.00     定价 ¥ 36.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ISBN:
    9787540780494
  • 作      者:
    作者:江汀
  • 出 版 社 :
    漓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江汀的行文风格雅驯,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作为一位诗人,江汀擅长使用比喻,他的散文充满修辞之美;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散文包含了对于生活意义的探询,让读者得到强烈的认同感。长久的外国文学阅读经历为其提供了深厚的滋养,像他所喜爱的俄罗斯诗人曼德尔施塔姆一样,江汀也是一位“对世界文化深怀眷恋”的写作者。这一批文章,既是一份很好的阅读索引,以供外国文学爱好者按图索骥,也见证了一位诗人渐渐形成的诗学观念:他称自己的散文写作为“日光下的见习”,以此与邻人建立联系。

展开
作者简介
  江汀,安徽望江人,1986年出生,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现居北京。著有诗集《明亮的字码盘》《来自邻人的光》《寒冷的时刻》。曾参与发起北京青年诗会,参加诗刊社第31届青春诗会;获阁楼诗歌发现奖、安徽文学年度诗歌奖、胡适青年诗人奖,入围第14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具潜力新人奖提名。

展开
内容介绍
  《二十个站台》是青年诗人、评论人江汀的散文集。这批文章按照写作主题分为三辑,第一辑是关于自己生活和写作的散文,第二辑是为作者身边的诗人、小说家、画家而写的随笔,第三辑是对外国文学所写的阅读札记。它们中的大部分曾刊登于在国内颇具影响的《经济观察报》书评版,其余篇目则散见于《北京青年报》《诗刊》《诗建设》《中西诗歌》《旅行家》等报刊。

展开
精彩书摘
  在桥与门之间旅行
  有时候,我们不能信任自己的时间感。比如,我总是觉得,自己对周作人的写作与生活感兴趣很久了。但翻检自己的笔记,这种兴趣仅仅开始于一年前。去年我的生活充满了变动。下半年,我从一次旅行回到北京,在那种情境下写了一篇散文,开篇谈到挪威作家哈姆生对自己少年时的影响。不知不觉地,我从哈姆生想到了周作人,他们两位有着相似的历史处境。那篇文章的末尾提到,自己正准备一次搬家;可是在那时我没有想到,这次搬家推迟了一年,更不会知道,一年之后,这次旅途的终点正是周作人先生。今年秋天我毫无知觉地搬到北京的西城来住,几天之后才发现,新的住处与从前的苦雨斋仅仅一街之隔。
  “热带雨林将原色蝴蝶吞入万劫不复的时空”。当我想要说起人与事的时候,却首先想起村上春树的这个比喻。在某种压力下,我将会提笔,像赫尔岑和卡内蒂那样撰写回忆录。我手头也有一套夏天买来的《知堂回想录》,刚刚读完。
  几天之前,我去德胜门字里行间书店参加一次活动,在那儿我不由自主地记起了周作人回忆录中的一个片段,他仔细描述二十年代的时候,自己从西直门出发去燕京大学上课的一条路线。“……行程如下:即十五分高亮桥,五分慈献寺,十分白祥庵南村,十分叶赫那拉氏坟,五分黄庄,十分海甸北篓斗桥到。”我毫无理由地喜欢这段话。
  与之对比,有这样的诗:“抚摸我走过的每一寸土地”。这是八年之前,我仍在青岛读书时写过的句子。现在我逐渐脱离了那种狂热的情绪;或者说,我克制了对抽象事物的热情,转而从具体的经验开始,去认识生活与真实。而再往前回溯,小时候我常常翻阅家里的旧地图册,我记住了所有的国家和它们的首都。地名是我所喜欢的东西。
  我会越来越习惯于谈论自己的童年经验。布罗茨基在散文里,历数他幼时所着迷的那些物件,罐头、收音机、电影、明信片;而在我的那些地图册里,苏联还没有解体。我刚刚掩卷的另一本书,是《悲伤与理智》,我带着它去参加了一些聚会。仍然是在德胜门书店的那次,我在交谈中提起布罗茨基,他刚刚流亡到西方时,受到两位朋友的热情接待,并引他进入文学家庭。当时,我做了一个或许是不恰当的比喻:我把正在交谈的两位朋友陈家坪和李浩,比作我的奥登和斯彭德。
  愿有朝一日我将抛弃所有的比喻。想想奥登的一首诗,“歌声不再来了:他不得不制造它。”我将逐渐不再热衷于谈论阿克梅派、德国浪漫派或者是京派。生活是一条有着确定终点的道路,我凝神观看那终极性的东西。在一本诗集的后记里,我引用了曼德尔施塔姆的句子“我们将死在透明的彼得堡”。事实上,我最初直接将它写成:我将死在透明的北京。但女友不允许我这么表达,我当然必须听她的。
  布罗茨基的列宁格勒,仍然是阿赫玛托娃和曼德尔施塔姆的那一座吗?至少,我暗自希望与周作人成为邻居,无论在哪种时空里。但出现在我面前的是张杭、昆鸟、秦失、丝绒陨和钟放。我们第一次聚会,是在东四十条桥东的一家火锅店。那天秦失说我的长相像曼德尔施塔姆,我觉得很奇怪。这一切的时间顺序或许被我颠倒了。后来我很多次地经过那家店,因为在搬家和换工作之后,它恰好位于我的上班路上。我总是在傍晚的泥泞中,抬头看到它的红色灯笼。
  钟放曾反复跟我说他的情史;虽然事实上,他那时只谈过一次恋爱。他尤其提到西直门,说这里是他的伤心地。但那时,我们都不认识李浩,钟放也还没有信仰基督教。而今,这么久之后,我才知道李浩也曾与西直门有缘,常常去西直门内的圣母圣衣堂做礼拜,他将这个经历写进了笔谈。
  我将在其他地方继续把这些故事讲完。我们这些人,能够在北京相遇,完全只是因为诗歌,但北京的生活经验是复杂的。此刻我仍在冬夜的公交车上坐着,我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2015年12月12日夜
  ……
展开
目录
前记
第一辑
二十个站台
更美的事物仍要以花为名
在桥与门间旅行
文雅的歌尔德蒙
大写的处境
预言
星期一纪事
第二辑
钟放的忧郁
天通苑的穆旦
昆鸟和“公斯芬克斯”
我们会在生活中感到疲惫
“犹如集合的儿童”
画家江满芹
关于光的寓言
第三辑
福楼拜,或事物的面貌
穆齐尔的“迷魂汤”
熟知死亡的人
一本幽僻的书就像一颗彗星
清晨的澄澈
艰辛向前的船夫
在地球的圆桌前
来自童年的各种药物
“直接地,简洁地被白昼回答”
西班牙的抽搐
温柔的刻度
永不散场的筵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