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别把养生变养病
0.00     定价 ¥ 35.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6484610
  • 作      者:
    作者:郭志红
  • 出 版 社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当下全民都在谈养生,但养生到底养什么?
  方法越多,越背离养生的初衷
  养生不能跟风,需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盲从的养生等于养病
  上医治未病,
  本书源于《黄帝内经》及医圣张仲景养生思想
  为你还原中医本质,纠正养生误区
  揭示天人合一、大道至简的本真养生之道
  让你在饮食起居中,时时处处受益!
展开
作者简介
  郭志红,1952年生人。第二炮兵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军中医药学会康复与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任全军科技进步奖评委、全军科技进步奖专家库专家。
  从事中医、中西医临床工作约40年,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荣获多项军队医疗成果奖,主编和参编专业及科普书籍10余部。出于热爱,潜心钻研中医经典著作,力主“阴阳为纲”“阳主阴从”“天人合一”及整体观念。由于遵循医圣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善用“扶阳”方法,曾被患者称为“北京扶阳D一人”。通过自身尝试多种烈性、毒性中药,得到第一手宝贵用药经验。施方用药注重扶持元气,开通路径,整体调理,心身并治,治养结合,既纠正病患,又改善体质,以使患者终身受益。
  曾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北京电视台《健康生活》《快乐生活一点通》、陕西电视台《见招拆招》、河北电视台《健康360》等多档健康栏目录制。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下全民都在谈养生,但养生到底养什么?
  早晨要吃“皇帝餐”?五谷吃得越多越健康?香菇木耳治百病?每天必饮七杯水?夜练要比晨练好?多吃水果能养生?
  道听途说的方法越多,往往越背离养生的初衷。养生不能跟风,需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盲从的养生实际上就等于养病。
  本书源于《黄帝内经》及医圣张仲景养生思想,分为养生误区、天人合一、关于中医三部分内容。作者结合毕生所学及40年临床经验,为读者还原中医本质,纠正养生误区,为您揭示一条天人合一、大道至简的本真养生之道!

展开
精彩书摘
  1.早晨要吃“皇帝餐”?
  “皇帝的早餐,大臣的午餐,乞丐的晚餐”,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一次我受邀担任某电视节目的嘉宾,主持人也提倡早晨要吃“皇帝餐”,我当时就予以纠正:“这种说法就是个误区。”
  面对主持人的不解,我举了一个病例。一位病人和我说他头晕,早饭后容易困倦,上午的工作时间干不成事儿,感觉脑子不好使。我在诊疗时问及患者的饮食习惯,发现他的早餐非常丰富,就是这顿“皇帝餐”引发了他以上的种种不适。
  “皇帝餐”隐患重重
  人经过一夜安静的睡眠,阳气入于阴,到了早晨起床,我们身体里的阳气才慢慢升起来,人处于半苏醒状态。这时候的阳气就像刚从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它还不够强大,人体内只有一点点能量,人是不能用这点儿阳气去做大运动的,特别是中老年人。
  在新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有的老人早晨出门扫雪心肌梗死急性发作导致猝死。原因就是早晨在气血还未运行起来的情况下去做运动,刚刚苏醒的身体里阳气也刚刚开始运转,还不足以护卫自身,推动气血的运行,再加上突然来到寒冷的环境中,身体毫无招架之力,在这种内因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就有可能发生猝死。
  《黄帝内经》云:“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也可理解为,根据天“气”的变化时序,可对应人“气”的盛衰变化。所以,在阳气还未完全上升的早晨,气血还没有完全运转起来,这时来一顿丰盛的“皇帝餐”,不但要消耗大量的气血,同时会妨碍气血运转,自然是隐患重重。
  刚刚苏醒的人,身体里的气血运行相对缓慢,五脏六腑的功能也处在逐渐苏醒、激活的过程中。这时,一顿丰盛的“皇帝餐”,对我们心脑血管的压力,对全身脏器的负担,对胃肠系统的冲击实在太大了。这么多的食物,需要把全身的气血调动过来消化吸收,这样一来,人的大脑能不缺血吗?人的心脏能不缺血吗?人身体该苏醒的地方,该工作的脏器哪里还有足够的气血用啊?气血去哪儿了?它们都去消化“皇帝餐”了。
  早晨本就不足的气血忙着在消化“皇帝餐”,五花八门的食物吃进了肚子,胃对食物进行加工腐熟消磨,但因为气血不足,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不足,又不能很好地代谢,那么吃下去的食物无疑变成了一堆堆存下的垃圾。人们一早便用掉了刚刚生发起来的气血,又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留下的非但不是营养,反而全是垃圾和毒素,那必然会在早饭后感到头晕胸闷、困倦无力。
  古人在这方面有很多告诫,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食无求饱”“不多食”。《黄帝内经》说:“食饮有节。”
  太多的疾病都和饮食有关。我诊治过很多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患者,在用药的同时指导患者管理饮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人吃完“皇帝餐”后一天都打不起精神,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心绞痛患者胸闷、胸痛,肺脏病患者会出现憋气、咳喘等,其他慢性病患者慢性病也发作起来,这些都与“皇帝餐”有关。
  气血不足的身体无法对大量食物进行深加工,因此产生了毒素。这些毒素堆积在身体里,慢慢变成了不良物质,最后导致了种种疾病,就像堆积的树叶沤久了会发酵,会变臭发霉一个道理。身体各种机能全都被毒素堵住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身体开始衰老、患病,各种机能逐渐下滑。现在很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患有“老年病”、慢性病,而且这样的年轻人群日益增多,也都和“皇帝餐”不无关系。
  我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起饮食的正确与否常常会决定我们一天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工作生活状态和效率等。一顿“皇帝餐”破坏了这么一个重要美好的时间,还让我们一天剩下的时间无法正常进行工作,身体也不能好好地进行新陈代谢。所以,这顿“皇帝餐”我们还是应该谨慎对待的。
  吃得越多越难受
  脾胃病患者在当今社会日益增多,他们要么腹胀、腹痛,要么反酸、打嗝,要么口苦、口臭,要么腹泻、便秘,更严重的甚至出现息肉、结石、肿瘤??
  我曾看过一个患者,他的口臭很严重,甚至全身都是臭味,他妻子直言不讳地说他身上比茅厕还臭,家人都不能近他的身。这几乎成为家人的一块心病。像这位患者的体味臭到这种程度,毫无疑问是饮食不当导致的。一问得知,这位患者不光吃得好,还顿顿都不少吃。我让他在服用中药调理的同时调整饮食,结果这位患者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想想看,患者口臭到这样严重的地步,身体里得有多少毒素啊!这些毒素都是没有消化的饮食沤在身体中形成的。
  早餐吃太多后,很多人一天中脑袋昏昏沉沉,记忆力不好,肚子也发胀。这一切的不适,都是因为阳气被堵住了。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阳气是和自然界的日出日落一致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体的阳气也一点点升起;到了日上中天,人的阳气也最旺盛;傍晚太阳落下,人的阳气也随之慢慢减少。一顿太多、太好的早餐,会让人的气血受阻,使身体的阳气无法升起来,更无法和大自然的日出日落一同运行。
  从生理学上讲,吃得过饱会使腹压升高,而使体内气机运行受到限制,加上吃进过多难以消化的食物,以致胸腹压力迟迟得不到放松,如果是冠心病人,其血液循环会进一步受限。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反过来,血瘀的人气机也不畅,形成恶性循环。冠心病人气血机能本来就差,机体的阳气都是处在一个堵塞状态,势必会让冠心病发作。很多心脏病患者虽然在治疗,但病情还是加重,有的人会在早饭后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症状,问起他们的饮食情况,其中不少人都是由于吃得过多、过好,使心血管系统负担过重导致。
  《黄帝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意思是五谷、肉类、果类、蔬菜,这些食物可以调养身体,但不可过用,否则会损伤正气。
  现代营养学权威—美国的坎贝尔教授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也反对吃高营养食物,他认为高营养的食物是所有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致病元凶。过多的高营养食物吃下去,不光得不到多少营养,还给身体埋下种种隐患。
  很多学生家长向我咨询,说孩子要考试了,是不是要给他在考前加强营养。我的回答是:恰恰相反,让孩子少吃肉,少吃蛋白质,这样孩子的脑子才是最清爽的,才能有最佳的发挥,考出最好的成绩。
  人们吃了过多高营养高蛋白的食品后,消化障碍、精神不振、身体困倦,甚至情绪也会变得抑郁、沉闷。中医管这种状态叫“湿性重浊”“湿性黏腻”。这些高营养食物消化不了,容易产生痰浊、湿浊,令身体感到很沉重。很多人觉得四肢无力、手脚发胀,打不起精神,这些多半都是过食高营养的早餐造成的,他们的阳气全用来消化早餐去了,怎么还会有其他的力气?因此一天的精神状态极差、工作效率极低。
  有的人没有饥饿的感觉,但到了用餐时间还是坚持吃饭,这种做法很不可取。本来吃饭的目的是为了补充能量,饥饿是我们身体需要补充能量时产生的提示,在没有饥饿感的情况下吃饭,势必会给我们的身体、脾胃造成负担。
  唐代大医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说:“先饥而食。”这对养生非常重要。因此每顿饭都不要吃得太饱,下顿饭前自然就有饿的感觉了,这时吃起饭来又香,又能得到健康。
  水果可以不上早餐桌
  在很多家庭、单位食堂以及宾馆饭店,各式各样的水果也出现在早餐桌上,早晨吃一些水果也成了很多人的习惯。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早晨我们的阳气刚刚开始生发,应该推动、协助阳气的生发,而不能妨碍阳气生发。
  我曾遇到容易晕车的患者,与早晨吃水果有明显关系;还有部分容易腹泻的患者,也是早晨吃水果所导致。早晨吃了凉性的水果,阻碍了阳气的生发,自然容易头晕;脾胃弱的人还会出现腹泻。
  由此可见,我们之所以说早晨最好不要吃水果,其原因有二:
  其一,很多水果偏凉性。凉性的东西吃下肚子后,我们的胃要将它加工成热的,这样的做法不但损害了我们的“中气”,同时妨碍了阳气的生发。
  其二,水果富含大量纤维素,纤维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吸附大量水分,增加粪便量,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排泄,它并不能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然而我们吃早餐的目的是为我们一天的工作学习提供能量。我们胃的装载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在早餐食用了水果,会占据原本属于粮食的位置,客观上使我们减少了粮食的摄入。这样的一顿早餐吃下来,我们不但不能摄取足够的能量,还摄入了大量帮助排泄的纤维素,我们的身体怎么受得了?
  人体不是机器,我们的身体是由复杂的系统构成,我们的身体有负责保卫的免疫系统,有负责运输能量的血液系统,有维持基本生命的呼吸系统等等。古人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千百年来,我们对人体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它有很多尚且未知的神奇功能。因此,身体并不需要那些所谓的“饮食条款”,很多问题身体会自行解决,并不是完全依赖于外部调整的。
  早餐吃肉因人而异
  网上有一个观点,认为早上很适合吃肉包子,因为它包含肉和碳水化合物,人体先消化碳水化合物再消化肉,肉包子全部被消化后刚好到了午餐时间,这样可以有效地抗饿。很多人觉得上午工作很辛苦,早餐更应该吃好点儿,最好来点肉食,因为肉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据一些生活在国外的朋友讲,外国人对于中国人早餐吃得很油腻也是感到疑惑的。其实早餐要不要吃肉,应该因人而异。
  肉是很难消化的东西,它不像粮食能直接变成单糖,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肉类在体内消化吸收的时间也长短不一,有的要经过好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被消化吸收利用。早晨人的阳气本来就不够,还处在少阳状态,我们消化肉类需要很多的阳气,吃肉耗费了体内的阳气不说,还因为难以消化从而容易残留毒素。轻则产生积食,重则会诱发脂肪肝、胆结石等多种疾病。
  拿我个人的经验举例,每天上午门诊要接诊病人,一上午可达四五十位。我的气血都集中在处理一个接一个的病人上,为了集中精神为每一个病人分析、判断病情,开出有效方剂,我早餐都吃得很清淡。要是吃几个肉包子,由于肉食难以消化,大部分气血都会被调去消化它,也就不会有充足的气血去工作了。气血被分散后,既不能集中精神工作,也没法好好消化食物,消化系统也会受到伤害,身体里就会逐渐留下了许多毒素。另外,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脑力劳动者都是坐着工作的,这种工作状态决定了我们本身就不需要,也无法消化太多高蛋白及高脂肪的食物。
  如果是体力劳动者或者运动员,那自然早餐可以吃些肉,因为他们气血旺盛,脾胃强壮,且日常消耗大,需要并且也能够消化肉食。
  有的读者会产生疑问:你说早上不能吃“皇帝餐”,最好不吃肉,那爱喝早茶的广州人岂不是生活习惯很不健康?早茶的种类丰富,荤的、素的、冷的、热的,好消化的、不好消化的食物都有,但它不属于上班族正常的饮食状态。因为早茶一般都是在上午九十点钟进行,这时已经不是清晨,用古人的话说已经是“晌午”,他们不慌不忙地起床后,和朋友一边聊天一边喝茶吃点心,身心都处于一种很放松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吃早茶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负担。要是吃得饱饱的马上去工作,恐怕就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了。
  清粥馒头最健康
  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早餐呢?我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清、净、平、和。
  清晨是一个非常清净和谐、悠然自得的环境,我们吃的也应该是非常清净平和的食物。这种食物比较容易被“逐渐苏醒”的脾胃消化吸收,再加上细嚼慢咽,营养能够吸收得非常好。
  稠稠的大米粥、香香的小米粥、软软的白面馒头,都是很好的早餐。可是很多人觉得吃这些清净平和的食物没滋味儿,因为他们的味觉被自己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给弄麻木了。同时丰盛的“皇帝餐”会破坏很多人的胃肠,让胃肠进入一个麻木的状态。这样的胃肠没有本能的知觉,没有饥饿的感觉,吃饭自然没有香甜的感觉了。很多人说:我当然吃饭香甜,我一吃肉就香,吃别的就不想吃。要我说这叫吃肉香,不叫吃饭香。这已经不再是正常状态了,“基本饮食”吃起来都没滋没味,只是对深加工、高刺激、放了很多作料的食物才能产生感觉,这是胃肠功能的扭曲,说明它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感知能力。
  我向大家推荐的早餐比较简单,就是主食,馒头、花卷、烙饼、烧饼、稠粥等,可以轮流选用,这些对于中老年人更是益处良多。当然,这个食谱也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像我这样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一上午只坐在办公室里看病,早上来一碗稠稠的大米粥或小米粥,就能够满足我身体的需求了。这样简单清淡的饮食让我精神好,大脑清爽,身体舒适充满活力。很多年前,我选择的早餐也会有鸡蛋和牛奶,但吃完后,我发现脑子不清醒,并且情绪不稳定;而改变饮食习惯后,我感觉脑子非常好使,心情也很轻松,从而使我接诊的时候,有足够的脑力去分析判断患者的病情,同时可以开出最具疗效的方剂。
  有的人问我早餐喝红豆薏米粥好不好,我认为对有些人是不太合适的,因为红小豆和薏米都是下气利水之物,且红小豆微酸、薏米偏寒,对早晨的阳气生发大为不利。有的朋友不爱喝粥,喜欢喝豆浆。营养学认为豆类富含大量对我们身体有益的物质,但殊不知豆类远不如大米、白面好消化。我们早晨煮粥时,可以偶尔放一点豆子进去,调剂一下口味,但如果是浓浓的一碗豆浆的话,会给肠胃带来很大负担。
  清淡的早餐是否就可以多吃呢?也应该有个度。中医一般不会将饮食分量精确到每餐多少克,按照我国古人的观点,吃七分饱比较合适。尤其现在人们从事体力活动较少,所以一般不能吃得太饱。吃太少会饿,工作的时候容易分散精力,但是吃太饱会使我们的大脑供血不足,容易犯困、心烦气躁、发脾气等,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工作。
  每个人都可以拿七分饱的标准去衡量一下自身状态。早餐只吃七分饱时,特别是中年以上人群,一上午的工作状态、情绪状态和处理问题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你的身体会告诉你最佳答案。
  不偏不盛进五味
  有人会提出疑问,早餐应该吃甜的好,还是吃咸的好?
  其实无论甜咸,都应该以清淡为主。现代人们物质条件丰富,竞争激烈,人也容易产生虚火,选择清淡的饮食能对我们的身心平和起到作用,那些长寿老人之所以长寿,与他们选择清淡饮食不无关系。
  《黄帝内经》说:“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五味指的是饮食中的甘、苦、酸、辛、咸五种味道,一般用来泛指我们的饮食,它们是化生气血的物质基础,又是生命活动的力量源泉。甘味及辛味与身体阳气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酸味、苦味及咸味与身体阴精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说,饮食五味与我们养生保健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同时我们都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五味的偏盛偏衰同样也会对脏腑造成不良影响。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五味不欲偏多,故酸多则伤脾,苦多则伤肺,辛多则伤肝,咸多则伤心,甘多则伤肾。此五味克五脏五行,自然之理也。”五味与五脏五行的生克制化,是大自然的道理。能够正确进食五味,不偏不倚,才符合养生要求。
  人的气血“以平为期”,所以选择的食物也应该趋于平和。我们的早餐可以有一点儿甜味儿,也可以有一点儿咸味儿,但都应该是淡淡的味道。如果人一大早就吃刺激性食物,等于将人体平和、协调的状态打破了,长此以往,人的身体就会受到影响。孙思邈说:“咸则伤筋,酸则伤骨。故每学淡食,食当熟嚼,使米脂入腹。”这里提醒爱吃酸菜咸菜的人,尤其在早晨,更宜慎用,以免损伤筋骨。故经常进清淡饮食最好,并在进食时要多加咀嚼,使大米营养易入胃肠消化吸收。如果早餐吃对了,一天都会受益匪浅。
  门诊中我曾遇到一位50出头的男性患者,身体底子很好,年轻时从来没生过病,来就诊是因为咳嗽了三个月,夜间经常咳醒,诊脉的时候发现他上部的脉较弱,身体寒气也多,整体上脉象与体型不相称,人看起来壮,但脉偏细。问诊的时候他自己说平时感觉困倦,身体也较虚,没什么力气。问其饮食习惯,得知他每天早晚要喝500毫升醋盐水,大约四年了。这就清楚了,中医讲“酸咸无升”,尤其早晨喝醋盐水,阳气根本生发不起来,致使精力不足、肺气不足,而出现上面的脉症。一般人有不良习惯,年轻时不会影响太多,因为阳气盛;岁数偏大后,问题就一个一个出来了,自己往往感觉莫名其妙,岂不知是自己促成了这些疾患!
  现在不少人处在亚健康状态,有些还患有不同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病等,进食五味就更要注意了。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中医诊治疾病,先要进行辨证分析,找出疾病所归属的是哪个脏腑,根据不同的分类予以不同的方法施治。而一般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哪一脏有了问题,更无法应用五味进行调理,因此我们主张的饮食清淡,对所有的人都会有好处。
  ……
展开
目录
上篇 养生误区——养生还是“养病”
第一章 饮食误区
1.早晨要吃“皇帝餐”?
2.少食多餐合理吗?
3.五谷吃得越多越健康?
4.多吃水果能养生?
5.多吃蔬菜真的好吗?
6.香菇木耳治百病?
7.没有腿的食物最健康?食肉应有选择
8.肉蛋奶(动物蛋白)不可少?
9.你能分清饿和馋吗?
10.百病因于脾胃
11.阳气为何不生发?
第二章 饮水误区
1.晨起需要一杯水?
2.每天必饮七杯水?
3.大口喝水能解渴?
4.喝凉水可降火气?
5.茶适合所有人?
第三章 运动误区
1.夜练要比晨练好?
2.游泳是最好的运动?
3.健身房能带来健康?
4.运动可以随性所为?
第四章 营养品误区
1.营养品和保健品有什么用?
2.保健品补身体?
3.长寿者一定营养均衡?
4.为什么越补越气滞血瘀?
中篇 天人合一—遵循天道,和谐统一
第一章 养生男女有别
1.女七男八
2.女子养生首养月经
3.男人也有生理期
4.女子养血,男子养精
5.胎前产后需养生养心
6.男人40 综合征
7.女人七七更年期
8.男人八八更年期
第二章 养生老少不同
1.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2.青少年要“减法养生”
3.中年人切勿强支撑
4.老年人学会七招,可享尽天年
第三章 养生因天之序
1.平旦人气生
2.日中而阳气隆
3.日西而阳气已虚
4.养生跟着太阳走
5.养生应从点滴做起
第四章 养生因时之序
1.生发之春
2.长养之夏
3.收敛之秋
4.闭藏之冬
第五章 养生12字精华
1.食饮有节
2.起居有常
3.不妄作劳
下篇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1.上医是方向
2.认识中医有内涵
3.患者是医生的动力
4.中医是艺术
5.中医人,任重道远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