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枣庄抗战文艺研究/枣庄学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75.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6176337
  • 作      者:
    作者:张伯存//秦珊珊//曹新伟//顾玮//孙琳|总主编:胡小林//曹胜强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伯存,男,1968年生,枣庄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博士后,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聊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枣庄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先后三次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其他省级奖励及市厅级奖多项,出版著作四部,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书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反映枣庄市抗战题材的文艺作品为研究对象,全面地、历史性地展现它们深刻的思想意蕴和多彩的艺术风貌,向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内容主要包括:全国知名作家刘知侠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研究,以及由之衍生、改编的其他艺术形式作品——电影《铁道游击队》、电视剧《飞虎队》、舞剧《铁道游击队》、连环画《铁道游击队》的研究;山东省知名作家向春、毕四海、倪景翔、张继、闵凡利等枣庄老中青三代作家抗战题材的小说研究;以台儿庄大战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话剧、报告文学等文艺作品研究。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抗战传奇——《铁道游击队》
第一节 革命英雄传奇的诞生
第二节 革命叙事:侠义精神与英雄传奇
第三节 枣庄民俗文化的折光
第三章 民间视角下运河古镇上的大捷——评毕四海的“台儿庄大战”系列小说
第一节 ”老狼”的魅力
第二节 道德的民间化与故事的传奇性
第三节 浓厚的民间文化韵味
第四章 鲁南大地的集体历史记忆
第一节 抗日地火运行——评向春的《煤城怒火》
第二节 倪景翔《龙凤旗》的文化意蕴
第三节 抗战小说与民族精神的彰显——评闵凡利的抗战小说
第四节 抗战小说与历史还原——评王庆利的抗战小说
第五节 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评吴敬凤长篇历史小说《风雨台城》
第六节 战争图景中的人性关怀——评《大秀的春天》和《放下屠刀》
第五章 炮火中的“戏剧”,舞台上的“硝烟”——三幕剧《台儿庄》
第一节 剧本诞生前的两三点思考
第二节 真实理念与现实主义创作
第三节 稳定精良的佳构剧
第四节 塑“人”而非造“神”的艺术宗旨
第五节 “以小见大”的家国情怀
第六节 历史评价与世界影响
第六章 血肉长城与纪实美学的真实演绎——《血战台儿庄》
第一节 且说电影的诞生背景
第二节 阔而不散,紧而不凑的剧作结构
第三节 筋骨血性,真实可信的人物群像
第四节 历史再现与艺术审美相得益彰
第五节 光影交织的视觉震撼
第六节 最牢固的抗争,最终的胜利
第七章 拨开历史烟尘,钻探血火往事——五集文献纪录片《台儿庄1938》
第一节 宏观鸟瞰与微观叙事的相互交织
第二节 你说,我说,他说,场内场外道尽战争本相
第三节 同仇敌忾骁勇善战共铸中华魂
第四节 视觉震撼下的诗性表达与多风格纪实
第五节 数字的力量惊心动魄意义深远
第八章 《铁道游击队》的文艺列车
第一节 黑白胶片封存的历史记忆——电影《铁道游击队》
第二节 重塑红色经典,再现抗战传奇——电视剧《飞虎队》
第三节 回溯流金岁月,重温红色梦想——大型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
第四节 “七年磨一剑”——连环画《铁道游击队》的奇迹与辉煌
第五节 再看新版《铁道游击队》的审美意蕴与时代价值
第六节 《小小飞虎队》——儿童视角下的抗战民间化表达
第九章 以枣庄抗战为题材的其他电视片
第一节 烽火岁月铁血柔情——《我的特一营》重现台儿庄大战
第二节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且评电视剧《正者无敌》
第三节 以“血荐轩辕”浇历史块垒,《壮士出川》再现滕县保卫战
第四节 拒绝戏说与娱乐,打造真实、扎实、平实的历史新剧——评《台儿庄往事》
第十章 浩然正气书历史如椽大笔写华章 ——新闻报道中的台儿庄大战
第一节 范长江的台儿庄浴血战实录
第二节 诗人臧克家与《津浦北线血战记》
第三节 赵家欣简笔素描写大战
第四节 郁达夫前线劳军报战捷
附录
票车上的战斗(《铁道游击队》节选)
老塘放水(《煤城怒火》节选)
黑泥(节选)
龙凤旗(节选)
糊涂(《三八年日本人占领俺峄县城》节选)
血声(节选)
三幕剧《台儿庄》(节选)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