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策》: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唯有改革蔡昉2015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合8000美元,属于世界银行定义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正在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迈进。经济学家总结挖掘了大量经济发展史实,针对我们所处的这个发展阶段,概括了一个叫作“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概念以为警示:引领一个经济体成功摆脱贫困的道路,并不能确保该经济体实现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跨越。学术界对此概念及其政策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否定存在这样一种发展现象的说法,或做出诸多不尽相同的阐释。
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的同时,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应对挑战的方法论。在中国从中等偏上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的过程中,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挑战,就是这样一个需要树立信心同时又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一、“中等收入陷阱”是统计现象“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由世界银行2007年报告《东亚经济发展报告》首次提出。该报告引用的文献表明:“比起较富或较穷的国家来,中等收入国家的增长会相对较慢。”这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此前广为使用的“拉美陷阱”,用来类比拉丁美洲以及若干亚洲经济体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面临的发展困境,并且常常作为对中国经济前景判断的一个参照点。
西方经济学是以发达国家匀质、一元化经济增长为蓝本,在其理论框架中找不到用来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现成工具,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如罗伯特·巴罗和阿玛蒂亚·森等,不承认存在着该概念所刻画的这种经济发展现象,尤其认为这个概念不适用于解释中国经济前景。不过,如果经济史上的确存在着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特别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可能面临特殊的发展挑战,而且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归纳其经验、教训对于中国无疑具有借鉴意义。对此,我们何不采取“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呢?首先,“陷阱”一词在经济学中历来被广泛用于表示一种超稳定状态,即一般的短期外力不足以改变的均衡。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如果推动人均收入一次性提高的因素不具有可持续性,不足以根本改变传统的均衡状态,就会有其他因素将其作用抵消,把人均收入拉回到原来的水平上面,使这个经济体在该收入水平上徘徊不前。所以,一旦把研究重点放在中等收入国家如何摆脱周而复始的现状,这一分析框架就是有益的。
其次,“中等收入陷阱”作为一种统计上显著的现象,为许多研究所印证。例如,胡永泰教授用各国人均GDP为美国水平的百分比,把大于55%的国家定义为高收入国家,在20%—55%之间的定义为中等收入国家,小于20%的为低收入国家。在进行比较的132个国家中,定义为中等收入国家的,1960年有32个,2008年有24个。观察这个组别的变化特点发现,中等收入国家有大约一半的可能性,经过近半个世纪仍然滞留在中等收入阶段,而那些脱离中等收入组的国家,更多的则是向下流动到低收入组,而较少毕业到高收入组。此外,艾亚尔等的一项针对100多个国家的跨国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即长期的“增长停滞”发生在中等收入阶段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在低收入阶段和高收入阶段。
二、“中等收入陷阱”四部曲虽然“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是,根据现实中的“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我们可以从丰富多彩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史,特别是拉丁美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长期徘徊于中等收入阶段的经验教训中,归纳出一些具有共性的特征化事实,用以说明一个“不幸”的经济体,是如何经过四个步骤落入该陷阱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