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活自理能力
2.1.2 失能
2.2 相关理论框架
2.2.1 失能的医疗模式
2.2.2 失能的社会模式
2.2.3 以ICF为框架的互动模式
2.3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测评
2.3.1 测量工具的发展
2.3.2 常用测量工具
2.3.3 应用与讨论
2.4 研究现状和评述
2.4.1 残障发生顺序与结构
2.4.2 残障发展轨迹
2.4.3 影响因素研究
2.4.4 研究评述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框架
3.3 研究方法
3.3.1 基本思路
3.3.2 组基础模型
3.3.3 多水平模型
3.4 数据来源
3.4.1 数据
3.4.2 测量
第4章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动态变化
4.1 指标选择
4.2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整体变化
4.3 老年人基本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变化
4.3.1 不同社会经济特征老年人ADL的变化
4.3.2 不同残障队列老年人ADL的变化
4.4 老年人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IADL)的变化
4.4.1 不同社会经济特征老年人IADL的变化
4.4.2 不同残障队列老年人IADL的变化
第5章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残障发生层级结构
5.1 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失能发生顺序
5.2 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失能发生顺序
5.3 身体活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残障发生的层级关系
5.3.1 总体情况
5.3.2 发生的先后顺序
5.3.3 三个领域失能的相关性分析
第6章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发展轨迹分析
6.1 分析框架及方法选择
6.1.1 模型选择
6.1.2 变量选择及编码
6.2 ADL自理能力发展轨迹分析
6.2.1 确定组群数量
6.2.2 不同类型特征的描述
6.2.3 模型评价
6.2.4 时间恒定变量对轨迹类型归属的影响
6.2.5 随时间变化变量对轨迹发展的影响
6.3 IADL自理能力发展轨迹分析
6.3.1 确定组群数量
6.3.2 不同类型特征的描述
6.3.3 模型评价
6.3.4 时间恒定变量对轨迹类型归属的影响
6.3.5 随时间变化变量对轨迹发展的影响
第7章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变化的多水平分析
7.1 分析框架与方法介绍
7.1.1 变量选取
7.1.2 分析方法
7.2 ADL多水平模型分析
7.2.1 建立两水平空模型
7.2.2 建立三水平空模型
7.2.3 建立三水平随机截距一斜率发展模型
7.2.4 最终模型
7.3 IADL多水平分析
7.3.1 建立两水平空模型
7.3.2 建立三水平空模型
7.3.3 建立三水平随机截距一斜率发展模型
7.3.4 最终模型
第8章 失能老年人照护的质性分析
8.1 失能类型和照护强度
8.1.1 失能类型
8.1.2 照护需求
8.2 失能者及家庭处境
8.2.1 照护处境
8.2.2 经济处境
8.3 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和讨论
9.1.1 主要结论
9.1.2 进一步讨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注重功能健康的个体保健
9.2.2 合理配置和调整社会资源
9.2.3 建立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
第lO章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照护体系
10.1 政策梳理
10.1.1 国际政策共识
10.1.2 我国照护老年人政策发展
10.2 存在问题
10.2.1 政策体系尚未完善
10.2.2 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10.2.3 社会发展环境较为滞后
10.3 政策建议
10.3.1 将长期照护作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着力点
10.3.2 实施综合性行动方案
10.3.3 合理配建基础设施
10.3.4 打造全人照顾体系
10.3.5 建立多元伙伴关系
10.3.6 夯实政策法制基础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