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公寓作为高校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和“第三课堂”,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是指发生在高校学生公寓区域范围内,以一定的物质建筑为基础、制度规范为保障、精神内涵为核心、行为表现为范式而呈现的一套与校园文化相契合的特定群体文化。具体承担建设高校学生公寓文化任务的是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部门,学生既有接受被管理和教育的义务,也有诉求被服务的权利,因此,参与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既是其义务也是其权利。
本书以北京大学作为主要样本,梳理我国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历程,可以发现: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物质形态经历了从斋舍到宿舍再到公寓的过程,并有逐步走向社区化的趋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伴随着公寓物质文化形态的变化,公寓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也必然有所变化,对应的行为文化也会有不同的样式。北京大学办学过程中,在筹建“燕京学堂”、拆除“宿舍老楼”等工作中因物质基础薄弱而引发的诸如“中外学生之间住宿资源分配是否公平”“老楼拆除是否影响北大精神传承”“住宿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匹配是否必然有对应模式”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其在公寓文化建设中的系列实践和取得的成效,也生动地验证了公寓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对于物质文化表现出独特和能动的反作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