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堂深处,一话经年生忆汝。又到梅时,喜见山茶扇底枝。秀才风味,浅墨轻红都雅致。数点宫黄,脱手如闻露蜜香。
姚茫父评价梅兰芳的绘画有“秀才风味”,实指无匠气和俗味,典雅如文人画的风格,这个评语是很得体的。梅兰芳既能以当时杰出的画家陈师曾、姚茫父等为师友,其在舞台上塑造的艺术形象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一扫平庸之气。这显然得益于梅氏的钟情书画和求教有门。老一代的戏曲艺人文化基础都不高,后来不少人却能以书画示人,一般说都出自长期艺术实践的深刻体味。可以这样说,大凡台下醉心于书画艺术的,舞台上的艺术魅力也愈明显,其中奥妙现在已经为更多的戏曲艺人所理解了。
曾经为罗瘿公所著《鞠部丛谈》作过校补工作的李释戡,专请姚茫父画了一幅“楼边梅影横斜处,岁暮灯前缩手人”的诗意画。画成后为梅兰芳所见,十分喜爱,竟为“所夺”。画家陈师曾为梅兰芳作写意画《天女散花》,姚茫父评为:“梅生为容善天矫,陈朽弄笔无依违。”这些故事也从侧面记录了梅兰芳在舞台以外的艺术趣味,以及他对绘画艺术的爱好。
1962年在北京举行的《梅兰芳艺术生活展览》,是纪念梅兰芳逝世周年的活动之一,会场上即悬有梅兰芳临摹姚茫父的《达摩面壁图》。画上的题句语义双关,表现了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蛰居上海时的生活志趣,原句是:“穴居面壁,不畏魍魉。壁破飞去,一苇横江。”此刻,梅兰芳演习绘事又不仅限于艺术的范围,进而有意在磨炼自己的气节情操了。梅兰芳把临摹姚茫父的佛像画注入了新意,不仅为后人留下一段美谈,还给人们不少启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