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目录学浅说》简要地介绍了目录学的兴起、类别、体制、作用、发展脉络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最后谈到了古典目录学的研究趋势。逻辑清晰,深入浅出地叙述了目录学的一些基本常识以及作者的研究心得。读者借此还可以了解关于书籍的文化史以及历代藏书家的风貌。
二、一书目录和群书目录目录有一书的目录和群书的目录。
一书目录是指把一本书的篇名和说明加以编排,汇集后的成品而言。它比群书目录出现得早。所以,首先应该了解各篇篇名和说明是如何出现的。
古人著书写文章,并不是先立篇目,后写内容,而只是把个人的思想见解发挥成篇就算了。同时,由于简策的书写制度,图书多是单篇流传,所以有无篇目关系不大。
但是,渐渐由于要称呼某一篇文章,或者准备把许多篇合为一书而需要有各篇名称时,于是就有了篇名。篇名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记事和表达思想的篇什所加的篇名,如《尚书》的《洪范》《禹贡》等,可能是整理者根据整篇内容而加的。战国时的诸子书往往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而对自己的著作内容加上能概括全篇要旨的篇名,如苟子的《劝学》、墨子的《兼爱》等等。这种篇名就是目,它本身已反映了篇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录的意义。所以,它可以被认作是一篇的目录。
另一种是后人为了便于称呼,从篇首截取二三字作篇名的,如《诗·魏风》的《伐檀》篇就是从该诗首句“坎坎伐檀兮”中截取来的;有的甚至还截取了破句,如《论语》的《学而》篇就是从第一章首句“学而时习之”中破取出来的。这种“目”很难使人了解篇意。于是后人有必要在篇名下做一简要的说明,如“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前二字类似“目”,后四句类似“录”,合起来就起到了这一篇诗的目录作用。
这种诗序也可以说就是目录的雏形。或者说是萌芽时期的目录。
把有关的各篇目录汇集在一起就是一书的目录。
最早的一书目录是《周易·十翼》中的《序卦传》。它编次汇总了六十四卦的卦名。清代学者卢文招曾说:“吾以为《易》之《序卦传》,非即六十四卦之目录欤?《史》《汉》诸序,殆防于此。”①近代目录学家余嘉锡先生也赞成此说,认为“目录之作,莫古于斯矣”②。
其他如把《诗》三百余篇的小序合起来就是《诗》的一书目录。《吕氏春秋·序意》和《淮南子·要略》等也都具有一书目录的性质,而体制完整便用的当推《史》《汉》的一书目录。
《史记·太史公自序》的小序就是一篇完整的《史记》目录。《太史公自序》是由大序和小序两大部分组成的。大序是自述——说明家世、学历、仕历、学术观点、编纂旨趣和体例等等;小序则是依次写了每一篇的篇名和要旨,也就是目录。它是读《史记》全书的锁钥。这里举出一条来加以说明,如:“秦失其道,豪杰并扰;项梁业之,子羽接之;杀庆(庆通卿,指卿子将军宋义)救赵(指秦汉之际赵歇称王的赵,当时秦章邯围赵于巨鹿,诸侯救援,宋义采取旁观态度,项羽杀宋义夺取兵权而救赵),诸侯立之;诛婴(秦孺子婴)背怀(楚怀王),天下非之。作《项羽本纪》第七。”这是一条很出色的一篇目录。前八句是“录”。
它概括了全篇文章的要旨;既叙述了项羽的主要业绩,又评论了项羽的功过是非。同时,作者撰传的意旨也表达出来了。
最后一句是“目”,确定了篇名和编次。把这样的二百三十条篇目集合排次在一起,就成为《史记》的一书目录。
班固《汉书》的《叙传》下篇也是仿此体例而写,成为《汉书》的一书目录。
……
第一章 目录学概说
第一节 目录与目录学
第二节 古典目录书的类别
第三节 古典目录书的体制
第四节 目录学的作用
第二章 古典目录学著作和目录学家
第一节 官修目录与史志目录的创始
——两汉
第二节 古典目录的“四分”与“七分”
——魏晋南北朝
第三节 官修目录与史志目录的发展
——隋唐五代
第四节 私家目录的勃兴和目录学研究的开展
——宋、元
第五节 古典目录学的昌盛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