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向何处去
中国财富暴走全球,投资理财热浪潮涌。一边是老外惊呼中国人太有钱了:春节900亿元境外消费刷出新纪录、全球免税店被中国人买空了、全球约46%的奢侈品被中国人掳走了……如今又来一轮全球抢房潮,在美购房超3000亿美元、在英房产投资3年增长5倍,就连日本也振臂高呼“感谢中国,日本地价8年来首次上涨”。中国人有钱成了国外的抢手货,缅甸少女甚至直言“最大的梦想是嫁中国男”。另一边则是国内力图“肥水不流外人田”,投资理财创新不断。先是移动理财火爆异常,阿里的余额宝,苏宁的零钱宝,网易的现金宝,理财“宝宝”数不胜数;接着银行的理财品牌也花样翻新,建行出了“乐当家”、农行生了“金钥匙”、工行有了“理财金账户”等等;与此同时,P2P借贷平台、民间财富管理机构也纷纷引入线上基金、保险、证券乃至私募等哄抢客源,甚至不惜重金请来诸多明星大咖、专家媒体等为之站台“背书”、摇旗呐喊。眨眼间,中国的投资理财市场就昭显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诱人前景。
事实上,中国的投资理财市场之所以一路狂飙、迅速进入“高烧”状态,与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乃至时代大势脱不了干系。其一,金融资本格局生变,由傲娇“小公举”变身亲民“子弟兵”。互联网的强势来袭褪去了金融高大上的外衣,迫使其从高高的殿堂迈向了普罗大众,从金融业的自娱自乐走向为企业、为民众的投资理财服务,甚至连资金量少,对投资理财无知懵懂的资深“傻白甜”也备受恩宠。你有你300万的“贵族”投资渠道,我有我1元的“草根”理财担当,大家各自奋斗在专属的投资理财道路上,“随时随地、说投就投”。其二,宏观经济的“新常态”带来投资理财思维的“新常态”。一边是中国过去多年来平均保持着17%的M2货币增量,急速膨胀的货币资本需要“泄洪口”;另一边则是后危机时代下,汇率、产能、物价、债务、老龄化等问题纵横交错,急需“风险担保”;再者除了存款利息的百花齐放外,财富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科技银行等专业机构也间接革新了人们单一的“储蓄理财”观念,转而偏爱找投行、找券商、找银行,甚至找“宝宝”。其三,中国“特色的国民性”难以抵挡财富资本的魅惑。国人内置的“非理性”“投机暴富”乃至“赶时髦”的执拗心性,加之跟风扎堆的“烧脑”、对资本利益的追逐、对闲散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迫切,再佐以“炒”字为先的肆意怂恿,从KOL、考察、评级征信,到各种巅峰、高峰论坛的曝光增信,再到后来的央视、协会增信,投资理财市场的蓬勃之势可想而知,余额宝的“走俏”、P2P的“发烧”皆因如此。投资理财的鼎鼎大名已然响遍街头巷尾。
尽管投资理财炙手可热,但国家资本主义与国家金融主义联手捏造的金融“盛市”,却又在自由市场与行政计划的纠斗不休中由闯关变成了“闯祸”,以致投资理财市场也惊现一片哀鸣。一方面,爆炸期金融产品全面打扮成“牛”样、高返佣,但天量资本扫荡后,如今仅剩一地鸡毛。互联网金融过度自由化的结果却是“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非标理财、草根死于P2P”,曾经热闹的资本狂欢,如今哀鸿遍野。而另一方面,由于身处经济后危机时代,曾经的投资理财“老三宝(股市、楼市、黄金)”也变成了“伤财利器”。社会热钱需求太多,而泡沫化、高杠杆、审批制又在监管层的眼皮子底下煽风点火。放眼望去,被股市拖垮的股民、被黄金深套的大妈、被P2P骗惨了的百姓等等都成了“接盘侠”,财富如流水般晃来晃去,令人心惊胆战。至此,原本看似“黄金满地”的投资理财渠道骤然收紧,“高额回报”瞬间成了“投资黑洞”,需求与供给严重倒挂,致使国内投资理财市场再度“身陷囹圄”。
然而,在这个最好也是最坏的大理财时代,风险与机遇本就共存,新的投资理财机遇口其实早已在金融市场的“乱世”嘈杂中显山露水。一是投资理财国内动不了动国外。境外投资制度的放宽、“一带一路”战略的制定、人民币的逐渐国际化等均为国人境外投资打开了政策和机遇的“方便之门”。更何况除了众多“海外投资移民优惠政策”的魔力吸引外,还有其它国家“身先士卒”:美国是欧洲最大的海外投资国;日本海外经济的规模相当于国内的1.58倍;全球投资市场四处可见阿拉伯富豪们的身影等等。就此来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实现全球资产配置已是大势所趋。二是“三新(新经济、新产业、新消费)”的崛起对投资理财形成新的拉力。因为与“三新”崛起相伴而生的必然是新的投资机遇和新的财富管理理念。共享经济能依靠闲置资源“敛财”;文化娱乐产业能凭借电影、体育“吸金”;智能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能让市场刮起一阵高品质消费风,其实皆以暗示了另一片投资理财新天地的到来。三是政策与市场充分勾兑后,将挖掘新的投资理财通道。中国一向是问题倒逼型的,前有14部委联手整顿互联网金融,后有《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加之市场的自我修整,重拳出击、内外兼修后,原本发疯的理财在被“调试”、“归整”的同时,也将触发金融科技、科技银行等新的投资理财渠道口再度开启并不断深化扩容。
而未来,当新的投资理财机遇口最终定型、投资理财市场重新调整“复位”后,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将呈现出国际化、多元化、定制化乃至精细化、生活化的投资理财新趋势,具体表现为:全球资源配置将“常态化”,且国内三大人群的投资理财渠道将愈加分化。一是随着国内高净值人群暴增,私人银行、私董会和家族办公室等全资管的“私人定制化”财富管理机构将被大批量配套引入。同时为了分散内地投资风险,海外私募股权投资、机会移民、跨境理财等将成为投资海外的“抢手货”;二是针对高速膨胀的“待富群体”中产阶级,理财产品将向非保本、净值类产品转化,更看重增值类产品;三是对普通大众而言,在保有“妥妥的”收益与本金的前提下,也将分拆保险、基金、国债等N条腿走路,逐渐由“理财金字塔”的保障层攀爬至保值层。
投资理财的方向生变。彼时“人”、“事”更迭,“高知”人类、“新型”世界等将全方位革新金融市场,投资理财将不再是单纯为了保值增值,更有可能升华为一种兴趣和技能。一方面,投资将调头转向“三高”(高科技、高端制造、高品质服务)、“三大”(大文化、大环保、大健康)等利润空间更大的“朝阳产业”;而另一方面随着“理财中枢”的不断上移,未来理财也将更趋于智能化、社交化和一站式的综合性理财。
国民将更注重场景化理财,让消费的归消费、生活的归生活、理财的归理财。伴随着生活与金融的深入嫁接,各式投资理财方式将进入人们的各类生活场景中,大到求学、养老,小到装修、旅行,“场景化理财”趋势以及对实现财富自由的追逐,会使金融与生活乃至实体经济的边界逐渐消融,届时投资理财将重新回归其“本源”,真正实现财富管理的人性化、情境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