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大明一统/大明风云系列
0.00     定价 ¥ 39.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ISBN:
    9787564154127
  • 作      者:
    马渭源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马渭源,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多任嘉宾和“百科探秘”特邀嘉宾,美国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主讲人,江苏省文化品牌栏目、南京市委宣传部“市民学堂”常任主讲人,南京电视台“金陵往事”主讲人,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人文讲堂”主讲人,江苏教育电视台“城市传奇”常任嘉宾,安徽电视台“新安大讲堂”主讲人,安徽电视台“旧闻新说”常任嘉宾,福建宁德网站历史文化栏目主讲人。主讲过大型系列历史文化讲座《大明王朝在南京》(118集)、《破解大明第一谜案系列》、《大明帝国传奇人物系列》、《大明帝国兴亡300年》等,深受海内外广大观众喜爱。
展开
内容介绍
  《大明风云 系列之(2):大明一统》主要是讲朱元璋君臣的统一运动,即南征与北伐等“多管齐下”。而北伐后明朝有着相当一段时间与北元军进行斗智斗勇算什么?也称北伐?似乎历史上还没这么个说法,还有双方交锋了多少次?结果如何?过去人们往往泛泛而谈,谁也没有说清楚。作者从《明太祖实录》、《皇明诏令》等明代文献资料入手,深度考察了洪武年间大明与北元之间的历次战争,发现当年有过个比较固定的说法,叫“清沙漠”。其首次出现在洪武四年朱元璋诏令里头:“朕起农业……重荷上天眷佑,平群雄,一天下,东际辽海,南定诸番,西控戎夷,北清沙漠”(《明太祖实录》卷65),以后经常使用“永清沙漠”(《明太祖实录》卷71)、“肃清沙漠”(《明太祖实录》卷185)、“扫清沙漠”(《明太祖实录》卷226)等。因此说使用“清沙漠”一词最能概括当时的那段历史,还原于历史本来面目。随后作者又将他对这一段历史的研究做了提炼,制成《明初洪武年间大明帝国10次清沙漠情况简表》,让人一目了然,有利于了解明初朱元璋确立重点打击“北虏”之国策的正确性和大一统帝国再造的艰巨性,弄清了明太祖与明成祖在北疆问题策略上的优劣——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小朱皇帝比起老子来要差多了,绝非如《明太宗实录》等当年官史所吹嘘的那般。这样一来,将一部真实的明朝开国统一史展示给了广大读者面前。
展开
精彩书摘
  《大明风云 系列之(2):大明一统》:
  第一,朱元璋周边的主要割据势力没有被消灭,过早地称王称帝容易招惹是非,不是人们常说的叫树大招风么。所以朱元璋一直牢记朱升老先生的“缓称王”的教诲,始终很低调(《明史·朱升传》卷136)。而这方面的问题一直拖到1367年东灭张士诚以后才可说是基本解决了,因为这时在群雄中能与朱元璋一争高低的已为数甚少了,所以这时称帝问题不大。
  第二,朱元璋想称帝,除了军事上的胜利这个最为基本的前提外,还必须得先建构新兴帝国的统治秩序,或言进行基本的政权架构与制度建设。虽然在称吴王前后,朱元璋曾建百司官属,置中书省,又设大都督府,形成了属下行政机构与军事机构并驾齐驱的格局。不过这个时候他的政权建设毕竟还处于草创时期,最为明显不足的就是军事机构领导人、军队官长过多兼任行政机构的领导,客观上造成了属下权力过大或言权力过于集中的局面。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想当年徐寿辉手下人倪文俊、陈友谅都是因为他们手中的权力过大才导致西线红巾军领导层政变不断。
  为了防患于未然和迎接新形势的到来,迅速取代大元帝国的统治,朱元璋仿照了元朝的做法,在彻底平定张士诚势力后的第二月即吴元年(1367)十月,设置御史台及各道按察司,加强对属下的机构与权力监察,任命汤和为左御史大夫,邓愈为右御史大夫,刘基、章溢为御史中丞,文原吉、范显祖为治书侍御史,安庆为殿中侍御史,钱用壬为经历,何士弘、吴去疾等为监察御史。同时还将过去沿袭元朝尚左的百官礼仪改为尚右,令李善长由左相国改为右相国,徐达由右相国改为左相国,“余官如之”(《明太祖实录》卷26)。这样一来,加上过去已作了变革的军事机构大都督府,明初以中枢“三大府”为主体的政权架构与内政建设渐趋完备。对此,朱元璋不无得意地说道:“国家新立,惟三大府总天下之政。中书,政之本;都督府,掌军旅;御史台,纠察百司,朝廷纪纲尽系于此。”(《明太祖实录》卷26)换言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帝国政权“三驾马车”开始正式并行,明初立国基础架构大体完成。
  以上是针对国家权力的管理,那么对于全社会?就在健全“三大府”为主体的权力机构的当月,朱元璋“命中书省定律令,以左丞相李善长为总裁官,参知政事杨宪、傅,御史中丞刘基,翰林学士陶安,治书侍御史文原吉、大理卿周祯、少卿刘惟敬、大理丞周浈等为议律官,制定律令”。这就是明代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法律——吴元年律令(《明太祖实录》卷26)。该年十二月编定而成的《律令》刊布天下,新兴帝国的开国形势渐趋成熟。
  第三,朱元璋一直尊奉龙凤为正统,将小明王奉为自己的主子。既然这样,要是自己升格为皇帝了,那么小明王应该升格做什么?太上皇?可小明王比自己岁数还小,还从来没听说过太上皇比皇帝还年轻。
  这是一个令朱元璋十分头疼的事。但在龙凤十二年(1366)十二月冬天“很巧”地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小明王死了——它“帮助”了朱元璋解决了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 1366年隆冬时节,随着对张士诚战争的节节胜利,大功快要告成了,朱元璋“想念”起在滁州被他奉养着的小明王。因为不要说是称了王的朱元璋,就是一般老百姓的子女一旦发了,也要将自己的父母长辈接到身边来享享福啊,否则不仅良心上过不去,而且还要受到舆论与道德上的谴责。朱元璋当然不是那种愿意让人谴责的人,所以他就吩咐手下的一位水师将领廖永忠带了一些人到滁州去,将那个“大宋”国的小明王韩林儿接到南京来。朱元璋实在是细致之人,派别人去接还不行,只有廖永忠最合适,这是为什么?因为那时从滁州到南京的交通不便,要过河过江,这可不是一般的活儿,非得要水上功夫特别好,又十分贴心的将领才能担当此任;而接小明王不是接一般的人,万一有什么闪失,那就不好说了。所以朱元璋要挑选精通水上功夫的顶尖人物。还是廖永忠最好,他原本就是巢湖水师的一个头领,当年一起投奔过来的水师头领不是战死了,就是被俘虏了。现在剩下的廖永忠几乎成为水师“男一号”,不派他去还派谁呐?再说廖永忠把小明王接到以后,也十分认真地对待着,呵护有加。他们一路顺行,来到了今天南京六合长江瓜步渡口,准备渡江。开船时还好好的,谁知船到了江中心时,突然遇到了大风浪,廖永忠他们控制、控制、再控制,最后就没有控制住,船翻了,一船的人全部翻入了江里。廖永忠等人“奋力营救”,可小明王最后还是淹死在长江里了。(【明】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宋小明王》卷1引《通鉴博论》)本来想叫小明王来应天享福的,谁知这风也不长眼睛,哪天都可以刮大点,就偏偏不应该在人家朱元璋迎“主”这天刮得那么大,足足将一船的人都刮到江里去。除了怪天刮大风,还能怪谁呢?这是天意啊!可朱元璋还表现得极为痛心,他臭骂了廖永忠一顿,“罚”他回前线打仗(廖本来就是前线的主将之一)。
  ……
展开
目录
上章  建都南京  开创大明
● “千呼万唤”称帝南京洪武朝廷“奉天承运”
架起“三驾马车”与小明王遇上“交通事故”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朱元璋称帝
南京朝天宫与北京朝天宫
南京明皇宫的开国大典与大明帝国的建立
● 两京三京最终归一洪武建都南京之谜
魔鬼的咒语:在南京建都的朝代寿命都不长?
南京成为大一统帝国都城的亮点:号称虎踞龙蟠当真不能成为都城吗?
洪武时期大明帝国定都南京的五大缘由
都城决胜“大比拼”,南京“力挫”诸雄
朱元璋要以老家作为天下之都明初两京变成三京凤阳:从中立府到凤阳府
人算不如“天算”-- 听从老天安排,定都南京
● 依稀可见最大都城第一皇宫迷雾层层
明皇宫的四个谜团
解谜--皆因迷信“龙气”好风水
明代南京京城与皇宫的四大奇特之处
朱元璋营建明皇宫与南京城的三大宗旨
● 南京明皇宫荡然无存北京故宫“前世今生”
明皇宫的内城--宫城
明宫城的4道主门和10道小门
明宫城主要建筑:以纵轴为主“前朝五殿两楼”和“后廷三宫六院”
● 故宫外面修筑皇城纵轴彰显专制灵魂
午门外御道两侧的重要建筑:太庙和社稷坛
南京御道街与明皇宫的端门
南京的承天门--北京的天安门
外金水河、外五龙桥和长安街
明皇城四方位四主门与“马娘娘梳妆台”
洪武门--北京的中华门
明皇城的纵轴线与绝对君主专制主义的灵魂
● 西洋人利玛窦见证最大皇宫最大皇城
为明故宫“翻案”--利玛窦见证:明都南京和明皇宫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与最大的皇宫
明故宫“跑”到哪里去?--明故宫遭受的三场浩劫
南京明皇宫建筑设计与布局中的文化密码
● 明都城第三层京城最大城墙最大都城
明代南京城墙--中国目前现存的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墙
南京城墙已经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它却巍然屹立,为何?
明代南京京城十三城门和城楼
清末与民国时期直到现在新辟的南京14道“小”城门
现今南京保存完好的10多处城门和城垣
● 外廓十八环绕南京众星捧月拱卫朝廷
明代南京城外的护城河
明代南京城外的外廓城修建
明代南京外廓城的18道门
● 分类区域规划都城六百年后依然可认
高干富人区
手工业、商业集中区--南唐皇城四周
文化与宗教区
军事区--大小教场、马群、苜蓿园
皇家陵园区
风景区
● 建都南京意义非凡定名大明缘由何在
大明帝国定都南京的意义
定都南京的大明帝国为何取名为“大明”?
下章  驱逐胡虏  恢复中华
● 兼顾南方重在北伐三路大军同时出发
朱元璋最终实现大一统帝国重建战略思路:兼顾南方,重在北伐
“先南后北”战略中最终东南统一战争的开启--扫平浙东方国珍
一日连发三道军令:兼顾南征重点北伐齐头并进
● “驱逐胡虏 恢复中华”颠覆元廷 声震华夏
朱元璋的“北伐宣言”与“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稳扎稳打三步北伐颠覆元廷声震华夏
● 十“清沙漠” 除去“尾巴”横扫割据 统一天下
“大尾巴”、大后患的凸显与朱元璋的北平之行
《克复北平诏》与太原夜袭、山西平定(1368.12)
剪除余虏、夺取关陇--朱元璋:我忽悠你们的呀,现在可来真格的啦!
十“清沙漠”,南平川滇,横扫割据,天下一统
第一次“清沙漠”行动--全宁之战、大兴之战、开平大捷、大同之战、太原之战--洪武二年六月~八月
第二次“清沙漠”行动--洪武三年(1370)正月~十一月
第三次“清沙漠”行动--洪武五年(1372)正月~十一月
第四次“清沙漠”行动--大同大捷、猫儿庄之捷、三角村之捷--洪武六年(1373)春季~年底--近边
第五次“清沙漠”行动--兴和之捷 高州大石崖之捷氊帽山大捷--洪武七年(1374)四月~七月
第六次“清沙漠”行动--亦集乃路大捷洪武十三年(1380)二月
第七次“清沙漠”行动--傅友德:灰山大捷沐英:公主山长寨之捷--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四月
平定天府之国,统一西南四川
平定彩云之南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南中国统一
第八次“清沙漠”行动--洪武二十年(1387)正月~六月
第九次“清沙漠”行动--洪武二十年(1387)九月~洪武二十一年(1388)五月
第十次“清沙漠”行动--洪武二十三年(1390)正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