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洪武运动/大明风云系列
0.00     定价 ¥ 39.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ISBN:
    9787564154257
  • 作      者:
    作者:马渭源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马渭源,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多任嘉宾和“百科探秘”特邀嘉宾,美国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主讲人,江苏省文化品牌栏目、南京市委宣传部“市民学堂”常任主讲人,南京电视台“金陵往事”主讲人,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人文讲堂”主讲人,江苏教育电视台“城市传奇”常任嘉宾,安徽电视台“新安大讲堂”主讲人,安徽电视台“旧闻新说”常任嘉宾,福建宁德网站历史文化栏目主讲人。主讲过大型系列历史文化讲座《大明王朝在南京》(118集)、《破解大明第一谜案系列》、《大明帝国传奇人物系列》、《大明帝国兴亡300年》等,深受海内外广大观众喜爱。
展开
内容介绍
  “洪武”本是朱元璋在位时期的年号,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大武”、“尚武”,换言之就是崇尚“铁血”,就此而言明朝这位开国皇帝要比他的“好儿子”永乐皇帝要诚实得多。朱棣的年号为“永乐”,意思是让天下人永远快乐。可在那个魔鬼施虐的22年间,除了他以外,还有谁会快乐?明初“二祖”丑陋的人性实乃一丘之貉,但相比假面“圣君”朱棣,老皇帝朱元璋似乎要坦率、诚实得多,在他治理下的31年时间里,大明帝国实行了“四清”,相继爆发了八场全国性的大运动、大风暴。在那血雨腥风的洪武年间,在那噤若寒蝉的岁月里,在人们不经意间,一代“圣祖”朱元璋及其相关人士记下了部分内容,只是我们后人一直没有充分意识到而已……
展开
精彩书摘
  《大明风云 系列之(4):洪武“运动”》:
  洪武二十五年即公历1392年,这是个极为普通的年份,那年四月丙子日,洪武皇帝的接班人皇太子朱标薨世(《明史·太祖本纪三》卷3;《明太祖实录》卷217)。4个月后的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庚申日,朱元璋下令“柑葬皇太子于孝陵之东”(《明太祖实录》卷220)。除了皇家个别野心家、阴谋家如燕王朱棣有所惊觉甚至是亢奋外,那时大明帝国上下似乎谁也没有注意到又一场围绕皇权政治的特大清洗“风暴”或言“运动”正在积聚和酝酿着。在昔日红巾军头领的血色高压下生活了25年的大明子民们早已习惯了“运动”,也能大致明白当今朝廷取用“洪武”年号到底有着怎样的一番含义。明哲保身可能是中国专制社会中尤其生活在那“运动”迭起、“风暴”不断岁月里的人们生存下去的最佳选择了,不过也有“愤青”例外。
  那年“天生圣人”高皇帝朱元璋下诏,征集天下知晓历数(即天道国运)的高人。有个太学生叫周敬心的洋洋洒洒给洪武皇帝上疏进谏,指摘洪武二十五六年间的种种弊政和坏政:“臣闻国祚长短,在德厚薄,不在历数。三代尚矣,三代而下,最久莫如汉、唐、宋,最短莫如秦、隋、五代。其久也以有道,其短也以无道。陛下膺天眷命,救乱诛暴。然神武威断则有余,宽大忠厚则不足。陛下若效两汉之宽大,唐、宋之忠厚,讲三代所以有道之长,则帝王之祚可传万世,何必问诸小道之人耶?”接着他又说:“方今力役过烦,赋敛过厚。教化溥而民不悦;法度严而民不从。昔汲黯言于武帝日:‘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方今国则愿富,兵则愿强,城池则愿高深,宫室则愿壮丽,土地则愿广,人民则愿众。于是多取军卒,广籍资财,征伐不休,营造无极,如之何其可治也?臣又见洪武四年录天下官吏,十三年连坐胡党,十九年逮官吏积年为民害者,二十三年罪妄言者。大戮官民,不分臧否。其中岂无忠臣、烈士、善人、君子?于兹见陛下之薄德而任刑矣。水旱连年,夫岂无故哉!”(《明史·周敬心传》卷139) 这哪像是上疏言事,简直是对洪武暴政的愤怒控诉。但不知为什么这份能够彰显一代“圣君”纳谏如流、“宽大胸怀”的上疏却在《明太祖实录》中没被收录?也不知道为什么周敬心连追查胡党这样敏感又危险的话题都敢说,却偏偏没提洪武中前期株连无辜甚广的空印案和郭桓案?也不知道为什么本来就心胸狭隘的朱元璋在接到这样言辞激烈的“控罪书”后却能平静地“报闻”(《明史·周敬心传》卷139),而没有暴跳如雷或严惩“妄言者”周敬心,所有这些说明了什么? 参照《明史》中解缙等人在洪武晚期的上书进言,我们可知周敬心上书中所说的都是洪武年间实实在在所发生的,而一向暴戾无常的朱元璋最后也默认了,或者说十分老到地对没“品位”的太学生周敬心不予理睬,再进一步说开来,他没做出什么过激的举措,所有这些能说明什么?就在周敬心上书后的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大明帝国又兴起了一场极为惨烈的特大“风暴”——追查与清除蓝玉党案,几乎将洪武朝开国勋臣一网打尽。
  ……
展开
目录
上章  洪武"四清"  政坛"先行"
● 太学生上书"泄天机"洪武默认系列"清洗"
● 云谲波诡大明新立雄主甄别天下官吏--洪武四年(1371)
昔日同为"天涯沦落人",今朝"相煎何太急"?
尴尬的元朝遗民:是"节妇"、"剩女"还是"潜伏"者?
朱元璋敏锐地感觉到:深挖革命队伍里的潜伏敌特分子很有必要
全国官吏大甄别、大清理风暴:"录天下官吏"运动
● 一举粉碎"谋反胡党"深究牵出前任宰相--洪武十三年~洪武二十三年(1380~1390)
朱元璋与"淮右功臣勋旧"之间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洪武皇帝与淮右集团核心人物、大明宰相李善长之间的是是非非
非淮右集团第二位悲剧大臣刘基及其浙东文人圈
洪武皇帝与李善长为首的淮右集团之间的矛盾升级
淮右集团权势巅峰时刻的到来--明代第三任宰相胡惟庸"独相"
扑朔迷离的胡惟庸"谋反"案之突发
深挖政界最大的潜在威胁--淮右集团核心人物李善长
淮右集团核心人物李善长的大限--洪武二十三年(距胡案10年)
● 穷追猛打"蓝玉逆党"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洪武二十六年(1393)
洪武帝再出三招,限制与防范军中功臣勋旧
中青代顶级军事人才蓝玉及所谓的"蓝党谋反"案
洪武帝双重亲家、大将军傅友德杀子案--洪武二十七年(1394)
明初唯一的真正儒将冯胜私埋兵器案--洪武二十八年(1395)
大明第一大将军徐达到底是怎么死的?
下章  严惩贪渎  "运动"深入
● "歪打正着""空印大案" 永革旧习长治久安--洪武八年(1375),《明史》记载为洪武十五年(1382)
洪武开国后为何大明频频爆发腐败大案?
明初政治与社会局势由乱到治的复杂性及朱元璋生性多疑--"空印案"
"空印案"到底是不是腐败案件?
这是一起明显的"冤案",朱元璋为什么要"一错再错"地深究与严惩?
● 精明识破"郭桓大案"除贪务尽洪武犯难--洪武十八年(1385)
人性的丑陋--贪欲恶性膨胀--"郭桓案"
"郭桓案"定性与量刑正确吗?此案中到底有多少人被杀?
"盗用军粮10万石"的户部尚书滕德懋死后怎么会肠子里全是粗粮草菜?
朱元璋严刑酷法惩治贪腐,创造中国反腐史之巅峰
朱元璋残忍治贪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朱元璋为什么会那么残忍地治贪?
洪武帝困惑犯难:重典为什么不能根治贪污腐败?
朱元璋难题与阿克顿定律
● 尽逮积年害民官吏全面清除政界"垃圾"--洪武十八年~洪武二十年(1385~1387)
逮积年害民官吏的界定
开展清除形形色色的"积年害民官吏"运动
洪武帝不仅鼓励大家要造贪官污吏的反,尽除民害,而且还对阻挠清除"积年害民官吏"者予以严厉的处罚
捉拿"积年害民官吏"运动的升级与异化
● 清除社会逸夫惰民以求每方寸土安宁--洪武十九年(1386)前后
社会逸夫、惰民的界定--宽泛概念
松江捉拿害民衙吏案中案--清除社会逸夫惰民运动的"导火索"
清除社会逸夫惰民运动的指导性"文件"--御制《互知丁业》等
形形色色的逸夫惰民害民害人
为何"与官府有关系"的逸夫、惰民害民害人事件屡屡发生?
洪武帝对害民逸夫惰民惩治的升级
● 运动深化罪及妄言清除潜在舆论危险--洪武二十三年(1390)
洪武酷政奇观
洪武禁止人们"胡说八道"--"罪妄言者"运动
● 整肃秩序澄清国度轻松解决豪民巨族
整顿秩序,澄清国度,影响后来的大明帝国
巧妙地解决了有着一定隐患的豪强世族,稳固帝国社会、经济秩序
严刑重典造成明初数十年思想文化的凝固,影响了帝国文化发展
加强了绝对君主专制主义统治,为官僚制的全面推行创造了条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