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 洪武"四清" 政坛"先行"
● 太学生上书"泄天机"洪武默认系列"清洗"
● 云谲波诡大明新立雄主甄别天下官吏--洪武四年(1371)
昔日同为"天涯沦落人",今朝"相煎何太急"?
尴尬的元朝遗民:是"节妇"、"剩女"还是"潜伏"者?
朱元璋敏锐地感觉到:深挖革命队伍里的潜伏敌特分子很有必要
全国官吏大甄别、大清理风暴:"录天下官吏"运动
● 一举粉碎"谋反胡党"深究牵出前任宰相--洪武十三年~洪武二十三年(1380~1390)
朱元璋与"淮右功臣勋旧"之间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洪武皇帝与淮右集团核心人物、大明宰相李善长之间的是是非非
非淮右集团第二位悲剧大臣刘基及其浙东文人圈
洪武皇帝与李善长为首的淮右集团之间的矛盾升级
淮右集团权势巅峰时刻的到来--明代第三任宰相胡惟庸"独相"
扑朔迷离的胡惟庸"谋反"案之突发
深挖政界最大的潜在威胁--淮右集团核心人物李善长
淮右集团核心人物李善长的大限--洪武二十三年(距胡案10年)
● 穷追猛打"蓝玉逆党"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洪武二十六年(1393)
洪武帝再出三招,限制与防范军中功臣勋旧
中青代顶级军事人才蓝玉及所谓的"蓝党谋反"案
洪武帝双重亲家、大将军傅友德杀子案--洪武二十七年(1394)
明初唯一的真正儒将冯胜私埋兵器案--洪武二十八年(1395)
大明第一大将军徐达到底是怎么死的?
下章 严惩贪渎 "运动"深入
● "歪打正着""空印大案" 永革旧习长治久安--洪武八年(1375),《明史》记载为洪武十五年(1382)
洪武开国后为何大明频频爆发腐败大案?
明初政治与社会局势由乱到治的复杂性及朱元璋生性多疑--"空印案"
"空印案"到底是不是腐败案件?
这是一起明显的"冤案",朱元璋为什么要"一错再错"地深究与严惩?
● 精明识破"郭桓大案"除贪务尽洪武犯难--洪武十八年(1385)
人性的丑陋--贪欲恶性膨胀--"郭桓案"
"郭桓案"定性与量刑正确吗?此案中到底有多少人被杀?
"盗用军粮10万石"的户部尚书滕德懋死后怎么会肠子里全是粗粮草菜?
朱元璋严刑酷法惩治贪腐,创造中国反腐史之巅峰
朱元璋残忍治贪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朱元璋为什么会那么残忍地治贪?
洪武帝困惑犯难:重典为什么不能根治贪污腐败?
朱元璋难题与阿克顿定律
● 尽逮积年害民官吏全面清除政界"垃圾"--洪武十八年~洪武二十年(1385~1387)
逮积年害民官吏的界定
开展清除形形色色的"积年害民官吏"运动
洪武帝不仅鼓励大家要造贪官污吏的反,尽除民害,而且还对阻挠清除"积年害民官吏"者予以严厉的处罚
捉拿"积年害民官吏"运动的升级与异化
● 清除社会逸夫惰民以求每方寸土安宁--洪武十九年(1386)前后
社会逸夫、惰民的界定--宽泛概念
松江捉拿害民衙吏案中案--清除社会逸夫惰民运动的"导火索"
清除社会逸夫惰民运动的指导性"文件"--御制《互知丁业》等
形形色色的逸夫惰民害民害人
为何"与官府有关系"的逸夫、惰民害民害人事件屡屡发生?
洪武帝对害民逸夫惰民惩治的升级
● 运动深化罪及妄言清除潜在舆论危险--洪武二十三年(1390)
洪武酷政奇观
洪武禁止人们"胡说八道"--"罪妄言者"运动
● 整肃秩序澄清国度轻松解决豪民巨族
整顿秩序,澄清国度,影响后来的大明帝国
巧妙地解决了有着一定隐患的豪强世族,稳固帝国社会、经济秩序
严刑重典造成明初数十年思想文化的凝固,影响了帝国文化发展
加强了绝对君主专制主义统治,为官僚制的全面推行创造了条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