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男性气质
男性气质的性角色理论
男性气质,相对应的英文词是masculinities,许多中文译者将其译为“男性气概”。
本书中使用复数形式的masculinities,是因为我们认为,男性气质是一个多样化的概念,不同文化、种族、阶层的男性,男性气质是不同的。但是,并非所有的男性气质研究者均认同这一点。
在西方男性气质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80年代,性角色理论便一直控制着男性气质的研究。
一 性角色理论的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男性气质研究开始在西方出现。工业革命使家庭中的劳动力走向社会,男女的劳动分工差异加大,男人成为家庭的主要养护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男性的勇敢和强壮的身体也提出更高要求,正是这些促成了最早的男性气质研究。
三十年代,角色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已经成形,并且很快被应用于性别研究中。性角色理论(sex role theory)是角色理论在性别研究中的延伸。男性气质研究开始后,性角色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一直是统治男性气质研究领域的主流理论,不同学科在研究男性气质时都立足于性角色理论,虽然也有所发展和变化,但是对男女不同角色的强调,一直是它的核心,可谓万变不离其宗。
性角色理论强调,作为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就意味着扮演人们对某一性别的一整套期望,即性角色。任何文化背景下都有两种性角色: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性角色理论区分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不同,与男性联系在一起的是技术熟练、进取心、主动、竞争力、抽象认知,而与女性气质联系在一起的,是自然感情、亲和力、被动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很容易被解释为内化的性角色,它们是社会习得或社会化的产物。按着这一理论,男性气质被视为特定环境中的特定角色,是文化建构的。这一理论强调社会塑造男性或女性同他们的生理性别相结合。(Brannon, 1976)
二 不同的学科模式
对于男性气质的研究,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模式。但在性角色理论一统天下之时,这些模式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建立在对男女生理性别的二元划分基础上的。
1.生物学模式
这一模式集中在研究天生的生理差别对两性社会行为不同的影响。男性气质更进取、竞争、好斗、暴力,这是由生理决定的。比如认为男人的行动由左脑控制,女人受右脑控制,左右脑有不同,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便有不同。再比如,男人每次射精可以排出1亿枚甚至更多的精子,只有一枚精子会与卵子结合,而女子每次排卵只会排出1枚卵子,所以女人不需要像男人那样竞争。这种生物决定论非常容易导致种族主义,没有证据显示某种生理差别必然会导致某种社会行为。而且生物决定论习惯于将对低等动物的研究中发现的规律推论到人的身上,这也受到了批评。事实上,调查显示,不同文化中的男性气质是不同的,男人并不因为都长有阴茎便有相同的男性气质。(Michael S. Kimmel,Michael A. Messner, 2004: xi—xii)
2.心理学模式
以性角色理论研究男性气质,是由心理学家首先开始的。特曼(Terman)和迈尔斯(Miles)提出,对于不同的性别来说,都有一个心理标准,体现为不同的行为、态度、特性和兴趣。但并不是说每个人都会符合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的标准,因此会有“女性气质男人”(the effeminate man)和“男性气质女人”(the masculine woman),对于偏离应该进行矫正。他们提出了一个男性气质—女性气质(masculinity-femininity)的量表,以测量每个人处于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的哪一个点上。(Terman L., Miles C., 1936)虽然他们的理论基础太简单了,但在三四十年代,各种测量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量表还是被制造出来,其理论基础并没有大的变化。
五十年代,一个影响很大的“性角色的自我认同”理论被提出来了。该理论认为,因为与母亲交往密切,所以男孩子总是先认同于女性气质的,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自我认同”的过程,才开始逐渐认同于男性气质的。(Parsons T. and Bales R.F., 1955)
如果说特曼和迈尔斯强调了男性气质不足、男性具有女性气质是一个心理问题,那么,有学者提出,超强男子气质(极端的、极强的男性气质行为表现)也是一个心理问题。(Miller D.and Swanson G., 1960)
20世纪60年代,对于父亲缺席造成的男性气质的特异、黑肤色男人的男性气质的研究,与超强男子气质研究相互影响。(Joseph H. Pleck,1987:21—38)这些研究与男性的自我认同理论一样,都是集中在考察男性气质为何“不符合标准”上。
在笔者看来,这些研究的明显局限至少有两个:第一,为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定出对立的两个僵化的标准,简单地认为不符合这标准的人是有心理问题、需要治疗的;第二,这些研究只从心理角度着眼,完全忽视了社会文化的影响因素,因此注定是不完整的。上述种种理论,其实已经显示:对多元男性气质的存在,正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到了七十年代,性角色理论的男性气质研究在心理学领域都开始走下坡路。
3.人类学模式
人类学家在对不同文化进行考察时发现,不同文化下表现出的男性气质是不同的,男性气质所展现的行为的差异性非常明显。因此,提出性别角色具有文化差异,不同男性气质的差异来自于文化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别是流动的,文化组织起着决定作用。(Michael S. Kimmel, Michael A. Messner, 2004:xii)米德1950年出版的经典著作《三个原始社会的性和气质》,便通过对处于周围一百公里之内三个原始部落中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迥异,揭示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多样性的特点。(米德,1989)
人类学将不同文化下的个案放在一起进行跨文化的归纳与分析,戴维·吉尔摩便在《形成中的男子气概》一书中应用了这种方法。他指出人类学是研究男性气质的宝库,他将来自西班牙、特鲁克群岛、巴西、肯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玻利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地的民族志进行了对比研究,试图回答“存在男性气质的全球化原型吗”这样的问题。吉尔摩认为,多数文化下男性气质都是一致的,只存在如塔希提岛人和马来西亚的西迈人等少数意外,即“温顺”的男性气质模式。但是,康奈尔认为,吉尔摩的整个研究仍然是建立在性角色理论之下的,“事先假定了知识的固定客体”,所以“通过跨文化的归纳建立有关男性气质的实证主义科学是行不通的。”(康奈尔,2003:40-46)
人类学家肯定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男性气质的同时,坚持认为在同一文化中,男性气质仍然是相同的,而且,具有主宰性的男性气质(后来被称为支配性男性气质)仍然是主要的。
4.社会学模式
20世纪中期,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的性角色理论成为西方社会讨论男性气质的主流。经典的功能主义性角色理论研究出自帕森斯(Parsons)之手。
帕森斯认为性角色的差异符合社会功能的需要,而社会化是人们被调整到符合社会功能的手段。帕森斯批判了心理学研究男性气质的方法,他发展出一个分析男性气质的综合框架,这个框架包括:社会学中的社会化过程、心理学对个人成长过程的精神分析、家庭中内在的形式互动、劳动力的性别分工。可以看出,他试图将诸多视角加以综合。帕森斯还考察了性角色从一代人到另一代人的生产,他的两篇论文主要是在家庭情境中进行男性气质的分析。(Parsons, T.1964)
帕森斯提供的性角色理论,解释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将二者联系在了一起。但是,这种联系仍然是过于简单地相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