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文,最初也曾考虑过选那些读者不容易找到文章,但最终还是决定选择那些自认为是自己最有代表性的领域中最重要的文章,希望本书所选论文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自己的学术理念和理论框架。
我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三:历史语言学的音韵方面、音系学、现代汉语词法;三者又有相当密切的关联。历史语言学和音系学的研究都主要以境内的汉语方言为主(包括普通话),二者的研究都发现了一定要从理论模型上区分单字音和连字音、区分纯音系层面与音系-词法的接面、区分单系统语音的自身变化与多系统接触引发的变化。发现了这个理论上的总纲,又进一步体会到音系的共时规则与历史演变或接触匹配的规律实有相通,历史语言学研究和音系学研究可以彼此促进。
记得刚从美国回来在北大开设了生成音系学的新课程并陆续有论文发表的时候,我的导师徐通锵先生就曾提醒我,做研究要有个整体的总思路、总纲,不要国外有个新理论就拿到汉语中来套一套。当时我还不以为然。但当我把儿化、Z变等合音词,嵌l、拟声摹态等分音词,连调与轻声,信息处理用词表等多个问题分别做过研究之后,才发现汉语音系的格局是由单字音控制的,双音、三音等更大音系单元的变化是由单字音控制的,由此才领悟到徐先生高瞻远瞩的理论素养。现代汉语词法的研究更是前两个领域的扩展,是从“从韵律看汉语中的字词关系”这个问题入手的。“跳出词法看词法”,自认为有了不少新的收获。
我的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喜欢用大量的语料,用量的统计来说明问题,这个习惯是师从梅祖麟先生做本科论文时培养的。只是始终没有决心学习科学的现代的统计方法,是个遗憾。再后来,我从韵律-词法接面出发讨论现代汉语词和词组区分的一篇论文引起了时任北京工业大学人工智能所所长的宋柔教授的注意,于是他经常邀请我参加他学生的论文答辩,邀请我参加他项目的部分研究并把他研究用的语料库和软件工具都提供给我,为我在语料中遨游冥想提供了条件。之后又有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孙茂松老师的合作,与语音信息处理方面(社科院语言所语音室、中科院声学所、清华大学等)多位专家和中科院心理所杨玉芳教授的密切交流。这些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使我甩掉了不少旧框框,获益甚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