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1051一1107),字元章,又称“米襄阳”
“米南宫”。因个性怪异,举止癫狂,遇石称“兄”
。因而人称“米癫”。祖籍山西太原,迁居湖北襄阳
,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北宋书法家、画家
,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书画自成一
家,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
,长于临摹古人书法。其书体潇洒奔放,又严于法度
,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米芾
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等。
米芾对书法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
不肥”。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
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米芾的
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
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米芾的
用笔特点,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
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
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
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十七帖》为米芾《王羲之十七帖》临摹本,真
草对照,甚得原作精髓。原帖是传世著名的王羲之刻
帖之一,因卷首有“十七”而得名。朱熹认为“十七
帖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
法脱,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此帖内容为信札,虽
书写随便,颇见天趣,且笔力雄健,法度谨严,为古
往今来学习草书的优秀范本。
米芾书的《米芾书十七帖》根据1926年求古斋版
本放大影印,供书法爱好者研习参考。
释文校订:戴建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