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夜阑听涛/启真文史丛刊
0.00     定价 ¥ 43.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8152624
  • 作      者:
    作者:高全喜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高全喜,哲学博士,宪法学与政治思想史学者。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并兼任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过《休谟的政治哲学》《论相互承认的法权》《立宪时刻》《政治宪法学纲要》等十余部著作,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这些编辑在册的篇章,涉及古今中西、文史政法,确实是很杂乱,很零散,与我以前的专著风格截然相反。不过,细心的读者或许能够从漫无边际的叙述中感知到我思想深处的那种关怀,以及围绕其间的理路。我以为万径归一,人世间有普遍的道理,只是表现的途径不同。作为有限度的生命体,体察万事万物,俯仰朝曦晨露,是我们的权利,更是生之尊严所在。虽然,最终我们都要归于尘土,不可能真理在握,但我们毕竟走过了富有生命内涵的历史过程。这些小文浸透着我的思索,我的情感。权利与尊严俱在于此,这或许就是我所推崇的英国式的经验主义。
展开
精彩书摘
  《夜阑听涛》:
  去年贺麟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恰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一套收录有一百多人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他们找到我并希望由我来编辑其中的贺麟卷。作为贺先生的学生,我当然义不容辞,而且这也是一个重新研读贺先生的著述以及缅怀师生情谊的机会。大致用半年时间,我按照出版社的有关体例要求,并依据自己对于贺麟思想要义的理解,编辑了这部《贺麟卷》。现一册在手,我掩卷思之,眼帘不禁浮现出贺先生慈祥的目光,那是一种“仁者”的形象。
  我在《新京报》的长篇访谈中,曾经以“两个贺麟”为题,扼要地谈了对自己的博士导师贺麟先生的认识。现在《贺麟卷》要写一个导读,我将延续上述访谈的思路,把贺麟先生放在百年中国的语境中予以观照。我觉得,要理解近现代中国的学术思想性人物,离不开他们处身其中的社会,尤其是百年巨变的中国社会。其实,这一想法与这套丛书的构思若合符节,例如这套丛书要求只收录作者1949年前的原版著述,且按照年代顺序排列,就体现着思想人物与历史语境相互融贯的编辑意图。
  大家都知道,百年中国经历着古今中西之变,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非但没有很好地延续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历史文脉,反而不断陷于决裂传统的革命激进主义社会改造和政治运动之深渊。现在的年轻人面对思想学术文化时,尤其在历史传承这一层面,缺失很多。虽然近年来,读书界有一个所谓的“民国热”,但各种媒体仍然留恋于表面热闹,甚至带有很多想象的成分。很多人对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耳熟能详,对其生平简历的一些八卦津津乐道,但都是浮于表层的认知。若要真正进入厚重的历史思想文化的内在文理之中,则需要一个缓慢深入的了解过程。
  ……
展开
目录
大哉,梁启超!
——作为现代中国之立国者之一的梁启超
融贯古今中西是那辈学者的本色
百年回头看贺麟
——人大社版《贺麟卷》编者导读
成中英《儒学的宪政发引》评论
神州何处《公天下》?
漫谈秋风的《国史纲目》
说不尽的休谟
去标签化的休谟《英国史》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健全自由的人格
一份简单扼要的法理学与宪政理论书单
中国文明史中的上帝信仰问题
——在杨鹏《“上帝在中国”源流考》讨
论会上的发言
温饱论与尊严论
做一个有思想的法律人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王室与贵族
中日关系的制度与文明视角
——在第四期ipk论坛“甲午两甲子与东
北亚关系”恳谈会上的发言
自由主义美德与中国语境
我们何以进入“中国时刻”?
启蒙思想传统中的演进路径及其流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