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翼明在《江海平生》在自序中叹道:“我自己也躬逢家国多事之秋,平生乖舛艰难,有志无成,颠沛流离,转徙多地,生于湖南,长于武汉,留学美国,执教台湾,虽不敢窃攀夫子,但很能懂得‘东西南北之人’那一份辛酸与自豪。”《江海平生》以唐翼明东西南北的鸿爪燕泥,按时间先后分为四章,记录了他生于湖南,长于武汉,留学美国,执教台湾的传奇人生经历。
《江海平生》为“世界华文大家经典”丛书中的一种。
“世界华文大家经典”丛书汇集了全世界华文学术、文学、艺术大家的经典著作,既有大家的作品精选集,也有新完成的专著。以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展现当今华文世界的历史、文学、艺术的全新气象。所选的作者都是文化界一流的人物,在各个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具有广泛的读者群。
《江海平生》是著名学者唐翼明的回忆性散文集。
《江海平生》是一本散文集,而不是普通的回忆录,作者把自己几十年生命经历中跟时代与命运密切相关而又具有鲜明个性的故事,用优美的文笔做了文学的呈现,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可读性。
我1982年9月进入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东亚语言文化系,到1991年5月正式取得博士学位,前后九年。在这九年的时间里,夏志清先生一直是我的指导教授。从那以后到现在又过去九年了,我和夏老师还保持着书信往来,寒暑假我去美国,也总会去看他,请他和师母吃一顿饭。
从我这一面看,夏老师无疑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老师。九年差不多占去我全部求学生涯的三分之一,十八年则又差不多占去我过往时光的三分之一,这样的老师你生命中很难有第二个。从夏老师那一面看,我自然无法知道他的感觉,他比我年长二十多岁,友朋遍天下,慕名仰望他的人很多,他一生教出来的博士就有十三个,那么,我在他生命中的分量不可能像他在我的生命中一样,这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名人多寂寞。名学者尤其寂寞。慕名者慕的是名,并非人;以文会友,又往往会的是文,而非友。所以一个学者,一个教授,生命中真正实在的往往是同自己学生的关系。在中国文化中尤其如此。中国士大夫自古讲“在三”(事父、事师、事君)之义,民间也有“天地君亲师”的传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中国人的习语,至今也还有人提起。虽然奉行者是凤毛麟角,但有此一说与无此一说到底是不同的。夏老师一生教了十几个博士,洋人居多,其中不乏已成为名教授的,但一直往来密切的有多少,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以我在纽约时所见到的,我总觉得夏老师其实很寂寞。我老是记得,在秋冬黄昏时分,在哥大校园附近的街道上,常见他头戴一顶软帽,颈上围一条厚厚的羊毛巾,身着黑色短外套,手上提着一袋蔬果,微微偏斜着身子,迈着急急的碎步,头也不抬踽踽独行于萧瑟的寒风中。有时我离他很远,或在街道的另一边,不便打招呼,我便停下来,静静地看他走过去,消失在远处。这时候心中满满溢着的总是两个字:寂寞。
夏老师在公众场合喜欢说笑,尤其喜欢跟女孩子们开玩笑,这几乎是所有认识夏老师的人的共同印象。他那带着浓重的苏州口音的国语,杂着高分贝的英语,时时爆出一串大笑,飞过Party,飞过饭桌,飞过人群,诙谐百出,洋溢着智慧,洋溢着生命力。然而奇怪地,我每每在他喧哗而夸张的笑语中,感觉到一种隐藏在背后的深深的寂寞。他的无拘无束,没有忌讳,我总觉得像一个面具,把一个内向、害羞、不善社交的紧张敏感的灵魂掩盖起来。人群中,他的话总是滔滔不绝,迅速地、毫无预兆地从一个subject跳向另一个subject,让人难以追踪。你有时甚至觉得它没有逻辑,但不久就发现大半倒是自己的迟钝,而并非对方的混乱。你也许有点尴尬,但更多的是惊佩。我常常听到他在课堂讲了一个笑话,而底下居然没有反应时,他惊奇而悲哀地问:“你们为什么不笑?”
夏老师是耶鲁的英美文学博士,而让他饮誉学界的却是《中国现代小说史》(History.of.Modern.Chinese.Fiction )和《中国古典小说》(Classical.Chinese.Novels ),以这样的学问要在美国找到几个知音,自然是不容易的。有一次我陪夏老师去送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其时正来哥大演讲的刘若愚先生回去。火车尚未到,我们在车站里的cafe小饮,刘先生在微醺中大发牢骚,抱怨美国那些教中国文学的同行们的浅薄与不通:中国人的英文不通,美国人的中文不通。在刘先生的愤世嫉俗中,我也感到他深深的寂寞与悲哀。刘先生不久就去世了,夏老师特地写了一篇纪念文章:《东夏悼西刘》,登在纽约的《世界日报》的副刊上,那篇文章的内容我一点都不记得了,但是我敢说,最能体会和同情刘先生的寂寞与悲哀的,舍夏老师外,怕没有第二人吧。
夏老师在曼哈顿西一一五街的家,我去过很多次,每次留给我的印象都是五个字:凌乱的书堆。桌上、沙发上、茶几上、书架上,到处是横堆竖叠的中英文书籍、报纸、杂志、学生的论文,要找到一块放茶杯的地方都不容易。后来他搬了新家,在西一一三街,特地沿墙装订了一排排的隔板来安顿他那些拥挤的、混血的臣民。他得意地指着隔板对我说:“唐翼明,我花了五千美金做的这些书架,你看,很扎实!”想象他一个人深夜埋首在那些书堆中——他喜欢工作至凌晨二三时才睡觉,孜孜矻矻、跋前涉后,应该会邂逅许多古今中西的贤哲吧,应该与他们谈得很愉快、很充实吧。但是不知为什么,我在他的话里感到的还是寂寞。
“Professor.C..T.Hsia”,在美国汉学界,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圈中,可说是无人不晓,它同“祖师爷”、“最高权威”差不多是一个意思。至于在中国人的文学研究者与爱好者中,台湾自不必说,就是大陆,“夏志清”三个字也是人人皆知的。我常常想,像夏老师这样一个名满天下的人,为什么留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竟然是寂寞呢?或许寂寞只是我自己当时心境的投射?在纽约的几年,我不是没有欢快热闹的日子,除了读书,我也交了不少朋友,也参加侨社的活动,做过一家中文报纸的主笔,组织过一个文学社,举办过书法展览。在一次偶然性的事件中,我还莫名其妙地成了纽约地区留学生中的头面人物,上过美国的电视和报纸。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心境的基调其实是寂寞。一种远离主流、远离中心、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文化“边缘人”(Marginal.men)的寂寞。这种寂寞是促使我后来决定离开美国到台湾任教的重要原因之一。夏老师有没有这种“边缘人”的感觉,我没有问过他,但我记得有一次同余英时先生谈起这种感觉,余先生说:“其实我们大家都是边缘人。”那么,夏老师大概也不能免吧。
自题
自序
第一章 上学的路
六岁出门远行
妹妹的死
伯父
抓鱼摸虾的乐趣
乡下孩子的点心
鞋子与潜意识
腿的故事
金溪庙的新年
土匪
虱子
谷满爹
上学的路
在老家的最后一个除夕
初中记忆
传奇人物——大舅王祺
因过兵而想起小舅
第二章 诺贝尔梦
我拥有一段长江
诺贝尔梦
高中记忆何校长
红石大道
收泼油的老妇人
第二次高考碰壁
一夕成名
荒谬的刹那
当学生的脚踏在老师背上的时刻
一记耳光
人生的滩头
全力以赴过滩头
走进武大
樱花时节
诗话珞珈
倾盖如故——记我和刘道玉校长在美国的第一次见面
怀耀老
追忆程千帆先生
鲤鱼的故事
第三章 到美国去
到美国去
空前绝后的硕论答辩
走过罗湖桥
洛城记事
纽约初夜
走进哥大
我在美国捡家具
哥大东亚图书馆和糟老头
在哥大办书法展
冯友兰来哥大
周汝昌访哥大纪实
唐德刚先生
智者的寂寞——想念志清师.
维特克女士
四方田犬彦
忆纽约晨边文学社,兼谈留学生文学
在学术上修成正果
江滩、草坪、日光浴
赌博、赌城、赌性
圣诞节有感
第四章 旅台杂记
廿四年前的台湾印象
到台湾去教书
第一个在台湾教大陆当代文学的人
到台湾去看什么
槟榔西施
台湾的端午节
钱穆与陈水扁
想起蒋经国
马英九印象
观鹰楼记
台北的假日花市和玉市
台湾的老兵
“父亲”的想象与支撑
抖擞精神看夕阳
母与子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曾国藩说人生有三乐,第一乐就是读书,读好书能带来精神的愉悦、享受。有阅历、有真情、有学问、有见识、有思想的书,就是好书。”《江海平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好书,是岁月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
——知名作家、畅销历史小说《曾国藩》作者 唐浩明
唐翼明写能追忆之人事,是为了存吾生命之真,同时存此时代之真。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