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成功法则(智听版)》:
墨菲定律注重可能性,强调事物的变化及不确定性。一件事你第一次做没出差错,第二次也没出问题,做多了,小概率事件就逐渐变成了必然事件。所谓“上得山多终遇虎”,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上得山多终遇虎
在古代,环境还没有被破坏得像现在这么厉害,山上有老虎是常有的事。虽然一只老虎的领地可达数平方公里,但它也不是天天在领地里闲逛,所以上一次山遇到老虎的概率也不高。但如果每天都上山的话,总有一天会倒霉的。
现在环境破坏严重,要“遇虎”,大概只能到动物园去了。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心存侥幸而最终“遇虎”的悲剧却在不停地上演。
明明湖边的提示牌上写着:水深危险,请勿游泳!但总有人认为自己水性好、技术高,非要下水。游一次没事,游N次还是没发生什么,后来第N+1次就溺水身亡了。
明明路口亮起了红灯,但还是有人趁着车还远,赶紧过马路,N次都没出意外,第N+1次就发生了车祸。
明明不能酒后驾车,但还是有人觉得没有喝多,神志清醒、反应敏捷,倒霉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酒驾了N次都没出事,第N+1次就出事了。
明明知道偷窃别人的钱财是违法行为,但还是有人明知故犯。第一次偷东西很害怕,第二次没那么怕了,偷了N次还是能逍遥法外,第N+1次就被抓到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上得“山”多,就越做越大胆,越来越肆无忌惮。总有一天,真的遇到了“虎”。
侥幸心理是酿成很多祸患的条件、诱因、根源。你可以狡猾地躲过“一万”,却难躲过“万一”;能够逃过“今天”,但逃不过“明天”。哲学家狄德罗曾说过:“人生最大的错误,往往就是由侥幸引诱我们犯下的,当我们犯下不可饶恕、无从宽释的错误之后,侥幸隐匿得无影无踪。而在我们下一次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它又光临了。”
其实,除了“上得山多终遇虎”之外,中国还有很多谚语都可以反映出墨菲定律,如“多行不义必自毙”“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常赶集没有碰不上亲家的”,还有电影《无间道》中的那句经典台词“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时刻谨记墨菲定律,这样我们会少一点“遇虎”的后悔。如果总是心存侥幸,“墨菲先生”就会跳出来惩罚我们。有人认为,墨菲定律的描述太过绝对和悲观,缺乏科学依据,很容易被推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墨菲定律乍一看的确绝对而悲观,这首先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墨菲定律以一种西方特有的幽默调侃方式描述人、事、物,对西方的语言风格不熟悉的人,自然会觉得太绝对,而熟悉西方文化的人,或是经常看美国大片的人,则会轻松理解其中的幽默和睿智。对于是否悲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对于阅历不同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对比后你会发现,你的人生经历越丰富,就越会觉得诞生于人类盲目乐观之中的墨菲定律具有普遍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