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曼纽尔·卡斯特流动的空间思想研究
0.00     定价 ¥ 78.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8615989
  • 作      者:
    编者:闫婧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曼纽尔·卡斯特,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教授、巴黎全球研究学院网络社会研究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社会、传播和全球化、网络社会等,是当代著名的城市社会学家和都市研究的权威学者之一,也是网络社会理论的创始者。其代表作有“信息时代三部曲”(《网络社会的崛起》、《认同的力量》及《千年终结》)等。20世纪80年代,卡斯特受中国政府邀请到中国考察了三个月,几乎走遍了中国各大城市。2019年3月,卡斯特再次受邀来到中国。

本书是对曼纽尔•卡斯特“流动的空间”思想的解读。卡斯特对全球化及新社会运动的解读,为理解当下中国的全球化及城市化进程、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展开
作者简介

闫婧,1981年生,河南新乡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伦理学硕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理论、空间哲学,主持上海社科课题一项,译著有《认知资本主义》(奈格尔•思瑞夫特),并在《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对曼纽尔•卡斯特“流动的空间”思想的解读。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进程推动了组织性空间与经验性空间的分离,并引发了全球性的“流动的空间”的浮现。作为一种新空间动力,“流动的空间”推动了全球性新秩序的形成及社会形态的重构,同时也为世界范围内民众的抵抗运动提供了条件。卡斯特对全球化及新社会运动的解读,为理解当下中国的全球化及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展开
精彩书摘

卡斯特的“网络社会学”

卡斯特“流动的空间”的思想成型于20世纪90年代,其在新自由主义的框架下描述了全球性新秩序中“网络与自我”的关系。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卡斯特凭借《城市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开创了新城市社会学,将马克思主义引入到城市社会的冲突与整合的研究中来,那么,在千禧年前后出版的“信息时代三部曲”中,以“流动的空间”及其网络逻辑为基础,卡斯特实质上提出了一种全球化时代的网络社会学。在该理论中,卡斯特呈现了社会在生产、组织、时空、文化、政治及权力关系等诸领域的变迁,并对人类社会的未来表达出一种乐观的态度。但这一理论采取的新自由主义框架影响了卡斯特对全球化进程中国家作用的理解,是其明显的局限所在。

一、作为全球新秩序的“流动的空间”

网络社会学首先是关于全球化时代的新的全球秩序的理论,其试图解释的问题是,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何以塑造出全球性的政治与社会秩序。人类自古就存在着超越地域界限展开经济与社会交往的努力,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交往起源于15世纪以来的地理大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是这一趋势的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发现,在关于全球化的各种论述中,马克思关于“世界市场”的论述包含了丰富的全球化的思想,成为我们理解全球化有益的理论资源。

马克思将对“世界市场”的论述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关联起来。马克思指出,地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但是,世界市场的广泛建立是大工业实现的,“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显然,在马克思那里,世界市场的必然性内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之中,一方面,航海发现带来的世界市场促进了资本的聚集和生产的扩大,以及工业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资本数量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又促进了资产阶级进一步扩展世界市场。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任何界限都表现为必须克服的限制。”

资本家阶级的壮大,使其获得了对封建主义的最终胜利。马克思同样预料到随着世界市场的建立,必然带来各民族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及资本主义秩序在世界范围内的展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大工业通过普遍的竞争迫使所有人的全部精力极度紧张起来。只要可能,它就消灭意识形态、宗教、道德等等,而当它不能做到这一点时,它就把它们变成赤裸裸的谎言。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 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世界化将同样带来工人阶级的普遍化及其世界性关联,从而为资本主义的消亡以及新的人类历史的开辟提供了可能性。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高度上,对“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的世界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括,但马克思没有说明的是,世界性的经济交往何以能够发展出资本主义的全球秩序。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补充,如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从政治出发来理解全球性的经济交往及其新秩序的实质,卢森堡试图从资本积累的视角来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生成。卡斯特的“流动的空间”理论,同样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其试图从生产方式的变革中推出全球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的新秩序。

通过对技术与生产领域的变革的分析,卡斯特指认出社会变迁过程中浮现的新的空间动力,并进一步概括出新的空间动力机制下,新的世界秩序的形成过程以及全球范围的社会重构。在这里,空间不再是固定的容器,而是社会关系的形式本身,其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同时也是新的社会活动展开的“中介”。事实上,空间的视角是列斐伏尔、哈维、吉登斯、拉什等社会理论家共同使用的理论工具。卡斯特空间理论的特殊性在于,他将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转型直接把握为空间化,即网络化。在卡斯特的分析中,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的变革使得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处理和传播成为主导性的生产形式,并导致了整个生产方式的转型。这是因为,与对物的生产不同,信息的生产需要在一个回路中完成,也就是说,信息的生产要求并直接建构出一个人际关系的回路,信息生产本身直接意味着对社会关系的生产。实质上,在卡斯特的启发下,哈特和奈格里在《帝国》中对这一点进行了更清晰的表述。从而,信息化生产直接带来生产领域内社会关系的网络化和空间化。

卡斯特指出,新的空间形式具有其内在的逻辑,这种逻辑本质上体现了一种分散性,或者说一种“集中与分散”并存的趋势,决策和创新的集中使得分散成为可能。无数领域分散和集中的活动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社会网络,网络的运作基于“包容与排斥”同时进行的双重机制,即网络逻辑,同时,这种空间形式还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新的空间样态,即“流动的空间”,也就是说“流动的空间”是网络逻辑的外化,全球性网络架构是其基础,是以全球性城市为核心的全球性交换空间。在“流动的空间”之下,原来作为一个整体的“地方”日渐碎片化。简言之,“流动的空间”之所以是一种重构社会的动力,在于其维持并继续生产出社会内部的分离,全球化的进程就在于社会这一主动将自身分离出来的部分,重新关联起来,并主宰其余部分。

全球化以及新的世界秩序的展开,依赖于社会在功能、意义、形态等方面的二元化,这些变化最终通过不同的空间形式及其对峙体现出来,即资本和组织的空间与经验和生活的空间之间的分离趋势,前者在全球范围内凭借网络架构将各大中城市连接起来,发展为基于交换的一体化空间,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地方空间则日益为“流动的空间”所碎片化与主宰。“流动的空间”与地方空间的对峙成为全球化的内在机制,同时也是其最显著的社会现象。

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介入下的社会生产,其拥有一种对社会进行分化的内在方式,而这样一种生产方式,恰恰是全球化展开的基础。在这一空间动力及其二元趋势下,人类社会的主导性活动被重构。这种重构指的并不是人类活动在一个新的空间中展开,而是指人类活动的领域围绕着网络逻辑形成了“网络社会”:经济的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根本,而在经济全球化之中,实体货物的全球化并非最主要内容,尽管其在以往人类长期的世界经济交往中具有核心意义,金融的全球化才是实质,这就意味着那些资本的输出国对于输入国的主导性地位。同时,金融资本的输出国和输入国国内的生产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总体上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企业组织方式的网络化体现了“集中与分散”的趋势,核心竞争力的部分被集中发展,非核心部分则根据需要进行分散,因此,跨国公司的总部往往集中在少数全球性城市中,而其生产环节则被分散至人力、环境成本都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多样化的劳动类型被简化为研究性工作和可置弃性工作。在文化表现上,真实的经验需要借助于抽象符号以网络语言的形式才能得到表达,即形成了一种“真实虚拟文化”,但符号的生产的控制权往往集中在那些在文化上占据优势的国家及其跨国企业手中。

这一随着网络逻辑而重构的“网络社会”,在社会各领域中体现着二元化趋势,其高度排斥性不言自明。那些对于信息化生产没有价值的地区首先被排斥在外,这些地方由于未能借助于新技术连接上全球性网络而日益失去其生存资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便是如此。在网络社会内部,“流动的空间”下地方空间的民众的生活同样问题重重,例如,在大城市内部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的过度聚集导致的生活空间的挤压、生存条件的恶化等一系列都市生活问题,全球性城市的崛起对周围中小城市发展的遏制等问题。

以“流动的空间”为基础的网络社会学中,卡斯特指明了人类社会的技术变革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市场和普遍的交往形式,以及这种以组织的空间和经验的空间的分裂为内核的空间机制又是如何在这一普遍的交往形式中发展出不平等的关系。其中,网络不仅是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而且从人类生存的意义上得到阐释,这种意义在认同理论中被进一步理论化了。


展开
目录

序 卡斯特“流动的空间”及其解释效应/邹诗鹏 1 

引言  1

第一章 卡斯特空间理论的思想渊源  6

第一节 卡斯特有关社会结构思想的理论资源  7 

第二节 卡斯特有关主体思想的理论资源   16

第三节 “流动的空间”思想的酝酿及初步提出   21 

第二章 “流动的空间”及其内在逻辑   31 

第一节 社会结构转变的三大推动力  32

第二节 网络及网络逻辑   40 

第三节 “网络逻辑”的具体化———“流动的空间”  49 

第四节 作为“流动的空间”之核心的全球性城市  55 

第五节 无时间之时间   65

本章小结  68 

第三章 新空间动力下的全球性“网络社会”  74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74

第二节 网络企业:信息化经济的组织形式  85 

第三节 劳资关系的转变   93

第四节 新文化形式———真实虚拟文化  105 

第五节 权力关系的网络化  112 

本章小结  115 

第四章 地方空间的激进化及其重构  120 

第一节 “流动的空间”下的地方空间    121 

第二节 新社会运动———从图尔纳到卡斯特  125 

第三节 认同的力量以及地方空间的重构  132 

本章小结  151 

结语 卡斯特的“网络社会学”  156 

参考文献  169 

后记  18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