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书的立场
0.1 本书的课题设置及分析框架
0.2 前人研究中的问题及本书的独创性
0.3 本书的结构及研究方法
1 “减贫机制”的形成及其带来的“国际援助体系”的变化
1.1 引言
1.2 冷战结束后“减贫机制”的形成
1.3 小结
2 “减贫机制”的实际情况
2.1 引言
2.2 关于国际发展援助体制、机制的前人研究
2.3 “减贫机制”的保障机制:软法、同侪审查.同伴压力
2.4 “减贫机制”制度化情况
2.5 对“减贫机制”的接受度
2.6 实施层面上各援助方的行为差异
2.7 小结
3 “项目泛滥”及援助的有效性——经济增长、婴幼儿死亡率、小学毕业率
3.1 引言
3.2 前人研究及问题
3.3 “项目泛滥”指数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变量.数据、基本模型)
3.4 估计结果
3.5 小结
4 “减贫机制”的代表性援助方式——GBS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4.1 引言
4.2 前人研究
4.3 模型分析
4.4 数据
4.5 估计结果
4.6 小结
5 坦桑尼亚的“减贫机制”及国际援助体系的变化
5.1 引言
5.2 前人研究及主要观点
5.3 将坦桑尼亚作为分析对象的理由
5.4 “项目泛滥”及“减贫机制”的形成
5.5 GBs在坦桑尼亚产生影响的背景
5.6 “减贫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主导行为体
5.7 援助体系的变化及政府,援助集团内部成员关系的变化
5.8 小结
6 “减贫机制”中政府和援助方交集下的坦桑尼亚援助管理实际情况
6.1 引言
6.2 分析的角度及方法
6.3 GBS援助方的行动
6.4 坦桑尼亚财政部及地方政府的行动
6.5 小结
7 坦桑尼亚援助管理的实际情况
7.1 引言
7.2 中国对坦桑尼亚的援助和“减贫机制”
7.3 坦桑尼亚政府对GBs的看法
7.4 坦桑尼亚政府的自主发展
7.5 国家计划制定机构的变迁
7.6 小结
8 本书的意义及展望
8.1 本书的贡献及今后的课题
8.2 含义
8.3 不同类型的发展援助
专用词(名称)缩略语一览
补遗(Appendix)-1 坦桑尼亚“减贫机制”的开发成果
补遗(Appendix)-2 GBS援助方的GBs供给时间及项目数量的变化
补遗(Appendix)-3 坦桑尼亚中央政府资金下拨对地方政府预算执行率的影响:混合OLs方法及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
补遗(Appendix)-4 坦桑尼亚中央政府资金下拨对地方政府预算执行率的影响:差分GMM的估计结果
受访者名单
参考文献
结束语及谢辞
作者简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