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峒山村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双基工程丛书
0.00     定价 ¥ 42.0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16097475
  • 作      者:
    作者:马德富//蔡玲//叶宁//许伟|责编:刘天闻
  • 出 版 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峒山村乡村振兴》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相关人员撰写。为社会治理“双基”工程丛书之一。主要对对湖北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新型农村社区——鄂州市峒山村的自治体系创新进行了展全面分析和研究,分析了村庄巨变的原因、取得的成就以及还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峒山村乡村振兴》:
  其次,城乡要素流通渠道存在障碍。当前阻碍城市资本进入农村的主要障碍是土地制度不合理。由于城市生活成本高,大量“地畔农民”难以彻底脱离农村举家迁移到城市定居,土地流转难,不利于普通农民转为农场主。此外,因土地政策存在的缺陷而产生的“高地租率”更是极大地限制了城市要素进入农村,不利于农业进行规模性经营发展。
  第三,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制①不利于城乡融合发展。一方面,在土地要素配置中,市场的作用依旧未能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控制土地、审批主导的格局依旧没有改变,由此地方政府以“化整为零”等行为规避中央政府监督的做法也将持续。另一方面,不同政府间分权模式尚未合理化。当前土地利用管理规划体制形式上高度集中,具体操作中却又有不同程度不规范的“放权”,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现象存在。
  第四,土地市场价格扭曲。有学者实地调研发现,我国谷物生产用地的市场化地租为每亩均价900元,是村庄内部小面积流转租金的三倍②,此现象严重阻碍了农业规模性发展。
  第五,农业全产业链合作缺乏。世界范围看,农业发达国家在农民合作,社的运作下,其食品产业链增加幅度均远大于农产增加,而在资本分配上,农民能分享的食品产业链利益高出他们农产生产的增加值。然而,我国目前农民合作社基本名不符实,据有关数据表明,2012年全国有近11万家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超过5.7万亿元,这也意味着全国近两亿户农民生产的产品实际是被极少量商家企业卖出,所获利润也全由这些企业获得。因此只有将农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才能发挥组织优势,解决当前农业全产业链组织机制合理化的难题。
  第六,财政支农效率不高。目前我国实际单位农产品、单位耕地面积的农业财政支出并不少,整个农业领域的财政支出量也远高于欧美很多国家,但由于支农资金运用上存在目标分散、对象失准、跑冒漏滴等现象,使得农业财政支出效率不高。现实中本应用于集中支持大宗农产品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态安排等方面的资金常被挪用于一些营利性企业、服务高端消费群体的农业企业以及一些与农业关系并不密切的企业,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业财政支出效率。
  (二)城乡融合——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途径
  首先,在对城乡未来发展趋势精准预测的基础上,做好城乡产业布局和人口结构等方面的统一规划。有学者参考国际多数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预测我国在未来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将下降到15%一25%之间,且不同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就业条件、交通情况的不同在人口数量上也会有所差异。①因此,只有在对产业与人口未来变化趋势充分预测的基础上,对城乡的产业布局和人口结构进行统一合理规划下才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各地区各部门在做城乡规划时,要特别注意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特别是例如宅基地用地规模、乡村建设风格、街道交通布局等,对于居住条件或交通条件特别不好的村庄,也应注意到其未来可能搬迁转移的可能。
  其次,消除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无论所占比重如何都不可或缺,且农村由于其丰富的土地资源、特有的文化习俗等具有有别于城市的不同特征,但由于目前城乡间存在的普遍差异使得人口与资源多向城镇集中,乡村发展也相对缓慢。因此,只有缩小城乡间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以及产业、就业等方面的差距,弱化、消除城市对农村资源的单向虹吸效应才能真正扭转当前乡村的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现状,城乡间才能呈现互相吸引、彼此交融的良好局面。
  第三,充分发挥乡村比较优势,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动力。多年的城乡建设实践证明,由财政主导的公共性投入虽可一定程度缩小城乡差距,但要想乡村获得长期稳定发展必须依靠释放其内生发展动力,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与城市相比,农村最大的优势即拥有较为开阔的空间场所、绿色生态的自然景观、宁静的居住环境以及特有的乡愁文化,因此除了大力发展农村的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外,公共服务水平也需相应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才能吸引更多的城市人口来到农村,才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城乡关系演变与乡村发展
第一节 城乡关系演变趋势及融合发展动力
第二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
第三节 走向协调发展的城乡关系
小结

第二章 峒山村走城乡融合之路的基础条件
第一节 区位交通条件
第二节 供需相宜的产业基础
第三节 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
小结

第三章 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一节 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第二节 峒山村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实践
第三节 适应乡村振兴要求深化城乡体制机制改革的思考
小结

第四章 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农村产业体系
第一节 农村产业发展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经济基石
第二节 峒山村建立城乡融合产业体系的实践
第三节 适应乡村振兴要求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思考
小结

第五章 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基础设施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先决条件
第二节 峒山村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基础设施的实践
第三节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小结

第六章 坚定城乡融合发展的绿色之路
第一节 山水乡愁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 峒山村走城乡融合绿色发展之路的探索
第三节 适应城乡融合绿色发展的思考
小结

第七章 破解城乡融合发展的人才瓶颈
第一节 乡村振兴所面临的农村人才短缺问题
第二节 峒山村破解人才瓶颈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激发人才活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小结

第八章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治理创新
第一节 城乡融合发展趋势下乡村治理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峒山村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治理创新实践
第三节 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治理思考
小结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