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觉醒,基于人的觉醒。
企业人进入自己的内心越深,就进入消费者的内心越深,
管理者了解自己的内心越深,就了解员工的内心越深。
我们为孩子上学校焦虑,受老板称赞而受宠若惊,
因担心受牵连而恐惧,生活在乏味、空虚、无意义中……
我们缺失了主动,放弃强者的地位,
我们选择忍让,舍弃“权利的高贵感”,
我们不能欣赏为真理而牺牲的人,
我们为豪华装修而惊叹,却感知不到品位上的美。
我们真的关心过企业的兴衰吗?
受人尊敬的品牌,或受到尊敬,会给企业带来什么?
什么都带来了:利润,持久经营,市场份额。
关键是,带来了开心、积极的态度。
什么是尊敬?一个人为何而给出他的尊敬?
对领导、老板和金钱、权力的尊敬是尊敬吗?
表面上毕恭毕敬,内心却是恐惧和贪婪、厌恶、憎恨…….
中国企业与中国企业人到了觉醒的时刻!
未来属于觉醒者!
良知的商业
在零售业中,天天低价政策显然比超低售价政策更加有良知(这不是评论具体的公司,而是思考这两种价格政策,以从中探索出人性的问题)。
比如,超低售价政策在人们对价格不敏感的商品上的定价会高一些,这是聪明的做法。因为这些商品的高价既不会造成超市太贵的不好形象,又获得了更高的利润。而天天低价政策是在成本尽量低的情况下(主要是通过与供应商谈判获得低供价和优化供应链、降低运营成本等)尽量低价。
虽然第一种做法聪明机智。但是第二种做法更具善意。因为他的商品低价是来自自己优秀、卓越的能力而获得的低成本,以及对自己的利益、享受的一定程度的牺牲。也就是说,他把自己的卓越带来的好处和一部分自己该得的利益及正常的享受让渡给顾客。
人类的意识在进步,即良知和人性在觉醒。因此,商业行为也需要走向人性和良知。否则必败。
我们很清楚,现在我们想的只是怎么赚钱,还想不到良知的问题(我们对良知的愧疚也许只能在偶尔的捐款里得到些安慰)。我们想的是新项目、市场机会、新模式、创业、利润,然后就是富裕的生活、受人尊重的虚荣心的满足、欲望的满足、家人的富足生活等。
但是,如果谁都不顾良知,那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会生活在缺乏良知而导致的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如雾霾、不健康食品等。
即便是弘扬一个光明的理念,我们内心的出发点到底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而把自己发扬光大呢,还是真的看到人们陷入黑暗的观念里而遭受的痛苦,在于心不忍、内心苦痛的怜悯心下弘扬的呢?显然,前者仍然是打着善的口号的恶,他弘扬的仍然是自私、骄傲、虚荣。
这就如即便是开一家素食餐厅,那么内心的出发点是为赚钱或弘扬慈悲心(自我标榜式的,或把慈悲心抽象为一个观念),还是真的看到动物的痛苦而于心不忍吃它们的肉,并由此想引导大家一起关爱动物呢?
赚钱与关爱是不矛盾的。比如,如果不关爱自己的员工,那么关爱动物岂不是笑谈。而关爱员工的企业怎么会不发展壮大呢?
现在该是觉醒的时候了。在思考项目、营销方案等的时候,我们是否同时考虑到良知,即自己的做法想法、决策符合良知吗?
否则,只顾自己利益而损害他人和社会,这不是一个文明人、有教养的人、正派的人应有的行为。
我们现在还不是一个正派的人,这是事实。而承认自己不是正派的人,这就是悔改。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